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開放的中國為世界注入“穩定因數”

“憑你幾路來, 我只一路去。 ”這“一路”就是堅定不移地加大改革開放力度。 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的背景下, 中國沒有選擇停滯不前, 也沒有選擇關上大門, 而是堅定地擴大對外開放。

最近一系列的行動就是最好的證明。

4月17日, 國家發改委發佈上半年將要出臺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有關情況。 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嚴鵬程表示, 新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要進一步大幅度減少限制, 除包括金融、汽車領域對外開放措施外, 還將在能源、資源、基礎設施、交通運輸、商貿流通、專業服務等領域提出一批新的開放舉措;改變以往“一次一放”的開放模式,

將一次性列出部分行業未來幾年開放的路線圖時間表, 明確過渡期。

“增強可預期性, 改變以往‘一次一放’的開放模式”, 這說明我們在開放方面已經有了系統性的規劃, 脫離了“摸著石頭過河”的初級階段, 一切盡在掌握中。

優化外商投資環境表達了中國開放的誠意。 其實此前, 從最高層到多個部門和地方, 已經紛紛表示加快開放的步伐, 並採取了實際措施。

13 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 周年大會上宣佈, 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 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 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

這是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大舉措。

此前, 央行宣佈了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10 餘條新舉措, 證監會隨即也公佈了擴大開放的新政策。 海關總署表示, 今年將相當幅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 同時降低部分其他產品進口關稅, 努力增加人民群眾需求比較集中的特色優勢產品進口。

北京也宣佈, 將進一步放寬科學技術服務、互聯網和資訊服務、文化教育服務、金融服務、商務和旅遊服務、健康醫療服務等六大重點領域的外資准入限制, 重點推進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引資。

中國已形成4億人規模且仍在快速增長的中等收入群體, 這些重要舉措, 將形成中國開放的新態勢, 給外來資本創造更多的市場空間,

彰顯了中國在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盛行的當下, 向世界開放的堅定決心。

而且, 我們堅信, 加大加快開放力度, 我國金融業競爭力將明顯提升, 資本市場將持續健康發展, 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將加快推進和完善, 我國市場環境將大大改善, 智慧財產權將得到有力保護, 對外開放是中國基於發展需要作出的戰略抉擇, 同時也是在以實際行動推動經濟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反觀某些國家, 則頻頻在國際上對他國“使絆子”、“卡脖子”, 一會發起貿易爭端, 一會發動高科技產品禁運, 這種“殺敵八百, 自損一千”的不智之舉, 給全球經濟貿易發展蒙上陰影。 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的研究結果顯示, 貿易衝突若未能避免,

將導致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放緩, 全球經濟增速將下降0.5%。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認為貿易保護主義會威脅全球經濟增長。

作為世界主要貿易國, 中國始終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 為世界經濟穩定平衡發展作出貢獻。 中國已成為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交易夥伴, 與24個國家或地區簽署了16個自由貿易協定。 中國還致力於推動多邊貿易談判進程, 早日結束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談判, 加快亞太自貿區和東亞經濟共同體建設。

全面開放的中國是世界經濟的“發動機”, 更是“壓艙石”和“穩定錨”。 當前, 世界經濟深層次結構性矛盾並未有效解決, 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 中國擴大開放有助於化解全球在貿易、債務、貨幣政策等領域的挑戰與風險,

從而為世界注入“穩定因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