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融資租賃交易額全球第二,從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

自2007年銀監會下發《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 金融租賃公司開閘以來, 中國租賃業經歷了十年的高速發展。

統計顯示, 截至2017年底, 全國共開業金融租賃公司64家, 實收資本1630.06億元, 總資產合計20975.14億元(實收資本和總資產未包含未披露資訊的7家公司)。 截至2016年底, 內資試點融資租賃企業204家, 資產總額5140.1億元, 外資融資租賃公司5954家, 註冊資本共計143億元, 資產總額16398.2億元。

“2016年, 中國的融資租賃交易額已經到了全球第二位, 但是市場滲透率仍遠低於世界發達市場的水準, 未來潛在的發展空間非常大。 ”4月17日,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在“新時代 新租賃”金融租賃十周年高峰論壇上指出。

巴曙松認為, 發展融資租賃的本質是説明實體經濟更好地獲得與其實際需求相匹配的融資, 需要關注這些行業的特質, 瞭解行業的需求和動態、風險和盈利點, 形成自己專業化的服務模式和方向, 使自己的服務、商業模式和產品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中國融資租賃三十人論壇主席、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在論壇上指出, 租賃業在支援實體經濟發展, 特別是在支援高端設備製造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企業降低杠杆率以及服務改善民生、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等方面, 都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不過楊凱生認為, 當前我國租賃業和其他行業一樣,

也都面臨著一個如何從前一時期高速增長向下一步高品質發展轉變的問題。 此時要充分認識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極端重要性, 要積極回應和遵從金融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

去杠杆的過程和結果也為租賃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個新的機遇。 中信集團原監事長朱小黃認為, 監管趨嚴對非市場原因的套利空間做了明確的限制。 租賃業直接面對實體經濟, 直接促進有效交易, 這種金融業態面臨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機會。 中國民生銀行董事長洪崎表示, 租賃作為獨具“融資+融物”特色的金融業態, 可以通過租賃物, 更好地將金融資源鎖定在實體經濟領域, 直接連接供給側的需求。 基於這一特點, 租賃業在供給側改革中有很大的作為空間。

業內人士指出, 現階段, 融資租賃業體量規模和經驗教訓的積累, 已經具備了發展模式實現質的飛躍的條件。 可以預見, 融資租賃行業必將進入一個以創新升級為特徵的新時期。

值得注意的是, 2019年1月1日開始, 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發佈的新版租賃準則即將實施。 根據中國融資租賃三十人論壇聯合民生金融租賃在本次論壇上發佈了《新租賃會計準則影響分析及應對》課題成果, 國際版租賃新會計準則在今年年初徵詢了一版意見, 預計中國新版租賃會計準則也將在近期落地, 這將對承租人、出租人都產生重大、深遠的影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