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廣西省博白縣李氏宗親舉行隆重公祭活動:追憶北宋民族英雄

李氏家族

4月14日, 博白縣李氏舉行隆重的公祭活動, 紀念北宋民族英雄李時亮。 參加本次祭祀活動的有:廣西李氏宗親總會、博白縣李氏文化研究會、博白縣李時亮文化研究會和廣東省、江西省、博白縣等地李氏時亮公後裔、李氏宗親, 以及秦氏、徐氏代表等數千人。 他們懷著崇敬的心情, 追憶北宋民族英雄, 緬懷李時亮勤政愛民、抗擊外侵、忠貞報國、一門忠烈的愛國情懷。 通過祭祀活動, 讓祖孫後代牢記先祖精忠報國的精神, 牢記使命, 為李氏事業和社會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航拍祭祀活動片段

廣西博白縣上包鳳凰山麓

李時亮, 又名李春華, 字端夫, 為北宋才子、政治家。 今博白縣東平鎮李村人。 17歲中舉, 人稱“南流李白”。 嘉佑二年高中殿試第一甲第二名, 欽點榜眼及第進士。 四子皆為北宋朝廷護國將帥, 民族英雄, 抗擊交趾侵略軍, 可謂一門忠義。 時亮公獻《平邊十策》及《時政得失五十事》, 擊敗交趾(今越南)侵略者, 累官至‘檢校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 御賜‘金緋魚袋’, 封‘開國伯’。 和陶弼同朝為官, 有庚和詩《李陶集》流傳於世。

嘉祐二年(1057年)五月,宋仁宗下詔,將丁酉科章衡榜進士入仕于各州府軍縣。 狀元章衡留京城任將作監丞。 榜眼李時亮被授以桂州(今桂林,廣南西路治所)錄事參軍, 負責掌管各曹文簿、督察治所、糾查府事、宣達教令、舉彈善惡、獄訟捕亡等方面事務。

李時亮墓

據清代《博白李氏族譜》記載,李時亮是唐朝西平郡王李晟的第十子李憲的後代,祖輩原來居於江西,江南西路吉安府廬陵縣宣化鄉,父親李南英考中進士後,做官時因與同事不和,“偕弟南圖緣事邀遊中州,複游楚至粵,晚年占籍粵之南昌”,原住址在今天的博白縣三灘鎮圩頭。李時亮秉承家學,加上聰穎敏達,詩書辭賦無不精通,被人們譽為神童,據說時亮17歲那年,即宋仁宗天聖二年(1024年),年輕的李時亮和秦懷忠、徐噩一道參加鄉試,結果三人都考中了舉人,白州大地一時傳為佳話。在這一榜388名進士中,來自建州浦城(今福建南平市)的章衡,被欽點為一甲第一名即狀元,李時亮被欽點為一甲第二名即榜眼。李時亮不僅能登上千年科舉第一榜,而且榮居榜眼,是值得敬佩和驕傲的。此時,李時亮真乃春風得意,譽貫白州。

北宋熙寧八年(1075年),以李乾德為首的交趾李朝集團,乘北宋忙於應對北方遼、夏,無睱南顧之機,調集了12萬(一說8萬)軍隊,向北宋南疆發動了大規模侵略戰爭。宋神宗在全國選拔能臣幹吏到廣南西路出知州縣,李時亮就是在這危急關頭,臨危受命出任廉州知州。李時亮滿懷報國之志走馬赴任。上任之後,根據當時敵我雙方的態勢,及時向朝廷獻上《平邊十策》,宋神宗“嘉納之”,全部接受了時亮獻上的10條策略。及時調整部署,最終取得自衛反擊戰的勝利。

李時亮生子四人,念一、念二、念三、念四。在抗擊交趾(今越南)的護國戰爭中,李時亮的四個兒子皆為護國將帥。他們在這場戰爭中為保家衛國立下汗馬功勞,同時為國捐軀。李時亮一家精忠報國,功勳卓著,可謂一門忠義。

公祭典禮

廣西李氏宗親總會李炳奎會長致辭

博白縣李氏文化研究會李威會長致辭

博白縣李氏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李華龍致辭

秦氏代表致辭

徐氏代表致辭

廣西李氏宗親總會副會長李曉東致辭

江西、廣東等地李氏宗親代表致辭

東旭房地產公司董事長李裕致辭

文藝節目表演

為獎掖李時亮的平邊豐功偉績,朝廷“賜金緋魚袋,封開國伯” (欽定四庫全書清.金鉷 撰《廣西通志》卷七十六) ;為表彰撫慰時亮公夫人黃氏的“賢德”,“嘉祐太后嘗召入禁掖,賜食方丈,居無何,封崇德院君,與食邑”(博白盤鱗尖吉《李氏家譜·序》)。李時亮累官至‘檢校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

李時亮不僅是一位功勳卓著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和書法家。史載:“(時)亮善屬文,尤長於詩,與陶弼相庚和,有《李陶集》”(見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三九)。

秦巴美好江山,攜手與您共創美好生活

據清代《博白李氏族譜》記載,李時亮是唐朝西平郡王李晟的第十子李憲的後代,祖輩原來居於江西,江南西路吉安府廬陵縣宣化鄉,父親李南英考中進士後,做官時因與同事不和,“偕弟南圖緣事邀遊中州,複游楚至粵,晚年占籍粵之南昌”,原住址在今天的博白縣三灘鎮圩頭。李時亮秉承家學,加上聰穎敏達,詩書辭賦無不精通,被人們譽為神童,據說時亮17歲那年,即宋仁宗天聖二年(1024年),年輕的李時亮和秦懷忠、徐噩一道參加鄉試,結果三人都考中了舉人,白州大地一時傳為佳話。在這一榜388名進士中,來自建州浦城(今福建南平市)的章衡,被欽點為一甲第一名即狀元,李時亮被欽點為一甲第二名即榜眼。李時亮不僅能登上千年科舉第一榜,而且榮居榜眼,是值得敬佩和驕傲的。此時,李時亮真乃春風得意,譽貫白州。

北宋熙寧八年(1075年),以李乾德為首的交趾李朝集團,乘北宋忙於應對北方遼、夏,無睱南顧之機,調集了12萬(一說8萬)軍隊,向北宋南疆發動了大規模侵略戰爭。宋神宗在全國選拔能臣幹吏到廣南西路出知州縣,李時亮就是在這危急關頭,臨危受命出任廉州知州。李時亮滿懷報國之志走馬赴任。上任之後,根據當時敵我雙方的態勢,及時向朝廷獻上《平邊十策》,宋神宗“嘉納之”,全部接受了時亮獻上的10條策略。及時調整部署,最終取得自衛反擊戰的勝利。

李時亮生子四人,念一、念二、念三、念四。在抗擊交趾(今越南)的護國戰爭中,李時亮的四個兒子皆為護國將帥。他們在這場戰爭中為保家衛國立下汗馬功勞,同時為國捐軀。李時亮一家精忠報國,功勳卓著,可謂一門忠義。

公祭典禮

廣西李氏宗親總會李炳奎會長致辭

博白縣李氏文化研究會李威會長致辭

博白縣李氏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李華龍致辭

秦氏代表致辭

徐氏代表致辭

廣西李氏宗親總會副會長李曉東致辭

江西、廣東等地李氏宗親代表致辭

東旭房地產公司董事長李裕致辭

文藝節目表演

為獎掖李時亮的平邊豐功偉績,朝廷“賜金緋魚袋,封開國伯” (欽定四庫全書清.金鉷 撰《廣西通志》卷七十六) ;為表彰撫慰時亮公夫人黃氏的“賢德”,“嘉祐太后嘗召入禁掖,賜食方丈,居無何,封崇德院君,與食邑”(博白盤鱗尖吉《李氏家譜·序》)。李時亮累官至‘檢校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

李時亮不僅是一位功勳卓著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和書法家。史載:“(時)亮善屬文,尤長於詩,與陶弼相庚和,有《李陶集》”(見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三九)。

秦巴美好江山,攜手與您共創美好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