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謀上市的貓眼電影:財務資料前後“打架”,盈利與否仍存疑

2018年的資本市場可謂熱鬧非凡, B站、愛奇藝先後上市, 而貓眼、小米、快手紛紛被傳計畫IPO。

其實, 關於貓眼電影要上市的傳聞早已出現, 2016年內部會議上, 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曾公開表態“貓眼電影已經開始盈利, 不排除未來獨立上市的可能。 ”直至今日貓眼電影的上市之路卻依舊停留在傳聞階段。

有業內人士指出, 貓眼之所以將上市提上日程, 最大原因還是淘票票的貼身追趕, 淘票票近幾年通過市場投入和創新, 份額不斷上升。 去年暑期檔, 淘票票成功超越貓眼成為行業第一, 但很快貓眼通過合併微影又搶回了第一位置。

不過, 貓眼微影的市場第一地位並不穩固。 擁有母公司阿裡影業堅決支持的淘票票, 通過大力投入換市場的策略, 今年春節檔繼續進行大手筆的行銷, 市場份額已經升至43.6%, 和貓眼相差無幾。

從阿裡影業最新發佈的公告來看, 從2017年1月份到2018年3月, 阿裡影業預估虧損16-17億元之間, 業內估計阿裡影業為淘票票投入的市場費用很有可能超過20億元, 這也難怪貓眼急於上市, 通過資本市場融資以對抗淘票票的全力進攻。

但是貓眼能否順利IPO, 目前仍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無論是從貓眼之前被曝出的財務資料前後“打架”, 還是其對外宣稱“已經盈利”的真實性, 都有不少投資人表示過質疑。

三個公告三種說法,

財務數字前後矛盾

2017年6月, 光線傳媒又以1.3億元向貓眼平價轉讓了其持有的捷通無限(天津網票網)68.55%的股權。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 這一舉動加大了貓眼獨立上市的可能性。

兩年間, 貓眼的股權正一步步轉到光線麾下, 然而其財報數據卻是霧裡看花, 耐人尋味。 光線傳媒曾於2017年5月31日發佈《關於出售資產暨關聯交易的公告》, 資料顯示貓眼在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10.53億元, 虧損5.11億元。 但到了同年9月21日, 光線傳媒《關於參股公司增資擴股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公告》中卻顯示, 貓眼2016年度營業收入約為10.32億元, 虧損數字從 5.11 億元減少到 1.09 億元。

而在2017年10月24日發佈的《公開發行2017年公司債券(第一期)募集說明書》呈現的又是另一組數字:貓眼2016年實現營收6.89億元,

並已產生淨利潤, 數額為199.52萬元。 這樣暗藏“貓膩”的資料“打架”現象, 讓外界一時不知道哪個資料為真。

公告的會計資料前後不同, 可能是公司進行了資料調整, 但光線傳媒公開資料顯示的會計資料差距很大, 表明公司的會計資料存在巨大差異調整。 易觀互動娛樂業務中心分析師董敏娜曾對貓眼的財報數據提出質疑,

“貓眼若要上市, 它對自己的財務報表就會有要求。 2017年一季度為什麼實現了盈利, 除了有減少票補的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是它通過不同的演算法, 沒有把進行票補工作的公司放進最後的審計範圍內。 很多企業會通過這種方法把利潤或收入算得高一些。 ”但無論基於何種原因, 貓眼對財務資料的粉飾似乎已引起廣泛關注。

票補力不從心, 貓眼上市的執念是為了給自己輸血

燒錢的“票補”大戰使得百度糯米電影出局, 貓眼和微影時代合併, 市場格局亦從“多方較量”進階到貓眼微影和淘票票對戰的“寡頭爭霸”的階段。

你有多久沒看過9.9元的電影了?“票補”大戰終結,

電影市場開始回歸理性, 很難再買到9.9元、19.9元的電影票了。 在淘票票和貓眼上購票選座時發現, 同一部電影同一個影院, 在貓眼上購票的價格會比淘票票高出10元錢左右。 10元的票價差價, 不得不令人懷疑貓眼正在縮緊票補力度, 究其原因是資金上力不從心。

(左:淘票票;右:貓眼)

據公開資料顯示,光線系旗下與貓眼相關的公司有三家,分別為天津貓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貓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天津貓眼影業有限公司,其中除了天津貓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符合公開財報情況,其他公司並不在公開財報標準。

此前有媒體引用一位精通財務運作人士的說法認為,貓眼要並表到光線,就需要將貓眼的成本轉移到其他關聯公司當中,在收入不變的情況下,淨利潤會有相應增加。也就是說,業績表現不錯的歸入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虧損的部分則放到關聯公司下面,而這也就是光線公開其他兩家公司收入情況的目的就是為了隱藏虧損。

上市就一定可以扭轉盈利虧損嗎?答案還有待市場考驗。貓眼投入光線傳媒懷抱還不到一年,對外界宣稱的“盈利”或許只是給市場放的一個煙霧彈,而其與微影的合並沒有改善虧損現狀,貓眼其實已經流血不止,不得已走上上市的道路,尋找新的救濟金主。

(左:淘票票;右:貓眼)

據公開資料顯示,光線系旗下與貓眼相關的公司有三家,分別為天津貓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貓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天津貓眼影業有限公司,其中除了天津貓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符合公開財報情況,其他公司並不在公開財報標準。

此前有媒體引用一位精通財務運作人士的說法認為,貓眼要並表到光線,就需要將貓眼的成本轉移到其他關聯公司當中,在收入不變的情況下,淨利潤會有相應增加。也就是說,業績表現不錯的歸入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虧損的部分則放到關聯公司下面,而這也就是光線公開其他兩家公司收入情況的目的就是為了隱藏虧損。

上市就一定可以扭轉盈利虧損嗎?答案還有待市場考驗。貓眼投入光線傳媒懷抱還不到一年,對外界宣稱的“盈利”或許只是給市場放的一個煙霧彈,而其與微影的合並沒有改善虧損現狀,貓眼其實已經流血不止,不得已走上上市的道路,尋找新的救濟金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