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株洲33歲婦女懷孕35周被診斷乳腺癌,女同胞們請“自摸”!

從孕育這個小生命開始, 媽媽的心裡便有了一份割不斷舍不下的牽掛, 想的念的全是肚子裡的寶寶, 有時候卻忽視了自己的健康。

來自醴陵的周女士, 今年33歲, 懷孕到35周時被查出了乳腺癌, 她不得不將還未足月的寶寶剖出, 治療自己的疾病。

據周女士說, 在懷孕前, 她的乳房時有疼痛, 以為是乳腺增生沒什麼大礙。 在去年12月底, 也就是她懷孕32周時, 突然發現自己的左乳房上方有一個拇指大小的腫塊, 不痛不癢, 也無其他特殊症狀, 以為是孕期乳房的正常改變, 沒有在意。

可是近三個月來, 她發現自己的左乳房越來越大, 和另一邊乳房不對稱, 這才引起她的重視。 她和丈夫來到當地醫院就診, 醫生建議她到上級醫院看看。 於是她和丈夫又來到長沙一家醫院就診, 通過各項檢查, 醫生高度懷疑是乳腺癌, 建議她趕緊把寶寶剖出來, 儘快治療。

3月29日, 周女士來到株洲市中心醫院產科進行了剖宮產手術, 寶寶出來後就被送入新生兒科觀察治療。 4月2日, 周女士轉入乳腺外科治療。

乳腺外科醫生經過乳腺微創手術從周女士乳房內取出少量腫塊組織進行病理檢查, 結果顯示為浸潤性乳腺導管癌伴壞死。

被確診後, 周女士不得不進行化療和手術治療。 這意味著她不能進行母乳餵養, 不能和普通產婦一樣待在家裡坐月子、逗寶寶。

一年接診數例妊娠期乳腺癌患者

株洲市中心醫院乳腺外科主任、主任醫師周圍介紹說, 周女士患的是妊娠期乳腺癌。

過去, 此種類型的乳腺癌非常少見, 但是近幾年來, 乳腺外科每年都會收治到數例這樣的患者。

孕期乳腺在高水準的雌孕激素刺激下, 通常表現為腺體增厚水腫, 乳房飽滿脹大, 較小的乳腺腫塊隱藏其中, 常常被患者忽視。

妊娠期乳腺癌一旦漏診或誤診,

分泌旺盛的雌孕激素, 將刺激乳腺腫瘤細胞快速增殖, 當乳腺癌最終確診時往往已是局部晚期, 常常失去了直接手術治療的機會, 預後較差。

所以, 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改善妊娠期乳腺癌預後的關鍵!

你在乳腺癌高危人群之列嗎?

如屬於以下高危人群的, 周圍主任建議每半年至少要到醫院進行一次乳腺健康檢查。

乳腺癌家族史

12歲以前月經初潮者

30歲後生小孩

40歲以上未孕

一側患過乳腺癌的女性

患有乳腺小葉增生或導管增生

體形過度肥胖或伴有糖尿病者

長期接觸放射線史者等

乳腺癌自查“三字經”:看 摸 捏

不管是普通女性還是妊娠期女性, 平時都要注意自己的乳房情況, 預防方面關鍵是做好自查。

第一步:看

首先對著鏡子,雙手自然下垂,看看兩側乳房大小是否有明顯的不對稱,有沒有局部隆起,或者是乳房皮膚有無凹陷、增厚變粗,毛孔有沒有增大,乳頭有沒有回縮等,然後雙手叉腰再複查一遍。最後雙手向上舉起,看看腋窩裡有沒有凸起,乳房下方有無異常。

第二步:摸

自摸乳房是最重要的一步。用指腹輕按,地毯式搜索,包括腋窩、乳頭、乳暈感觸是否有無硬塊。如果摸到蠶豆大小的腫塊,較硬,能活動,要警惕,建議到乳腺專科請醫生檢查。

第三步:捏

主要是捏乳頭,看看有沒有暗紅色的液體溢出。如果有,也要當心。

小編語錄

不熬夜,適當的釋放壓力,穩定的情緒可減少患乳腺癌的風險。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時不要忘記定期為自己的身體來一次全面檢查。

專家名片

周圍:畢業于湘雅醫學院,碩士學歷,主任醫師,現任乳腺外科主任,株洲市抗癌協會委員。株洲市衛生人才“135”工程學科骨幹。

從醫近20年,一直從事乳腺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工作。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扎實的理論基礎,熟練掌握乳腺外科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病的診療技術和各種乳腺外科手術的技巧。對於乳腺疾病的治療:比如乳腺的良性及惡性腫瘤、乳腺增生性病變、乳腺的各種炎症等的預防及診療以及乳腺癌的化療、內分泌治療及分子靶向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每年完成大量的乳腺癌的各種根治性手術及其他乳腺良性疾病的手術。

尤其擅長乳腺疾病的微創治療:比如乳腺癌的保乳手術;乳腺癌的腔鏡手術;乳腺腫塊的麥默通微創手術;在國家級核心期刊發表文章10餘篇;參與的科研獲得湖南省及株洲市科技進步獎。

坐診時間:週三全天

通訊員:事業發展科 王家明;乳腺外科 姚夢婷

第一步:看

首先對著鏡子,雙手自然下垂,看看兩側乳房大小是否有明顯的不對稱,有沒有局部隆起,或者是乳房皮膚有無凹陷、增厚變粗,毛孔有沒有增大,乳頭有沒有回縮等,然後雙手叉腰再複查一遍。最後雙手向上舉起,看看腋窩裡有沒有凸起,乳房下方有無異常。

第二步:摸

自摸乳房是最重要的一步。用指腹輕按,地毯式搜索,包括腋窩、乳頭、乳暈感觸是否有無硬塊。如果摸到蠶豆大小的腫塊,較硬,能活動,要警惕,建議到乳腺專科請醫生檢查。

第三步:捏

主要是捏乳頭,看看有沒有暗紅色的液體溢出。如果有,也要當心。

小編語錄

不熬夜,適當的釋放壓力,穩定的情緒可減少患乳腺癌的風險。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時不要忘記定期為自己的身體來一次全面檢查。

專家名片

周圍:畢業于湘雅醫學院,碩士學歷,主任醫師,現任乳腺外科主任,株洲市抗癌協會委員。株洲市衛生人才“135”工程學科骨幹。

從醫近20年,一直從事乳腺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工作。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扎實的理論基礎,熟練掌握乳腺外科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病的診療技術和各種乳腺外科手術的技巧。對於乳腺疾病的治療:比如乳腺的良性及惡性腫瘤、乳腺增生性病變、乳腺的各種炎症等的預防及診療以及乳腺癌的化療、內分泌治療及分子靶向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每年完成大量的乳腺癌的各種根治性手術及其他乳腺良性疾病的手術。

尤其擅長乳腺疾病的微創治療:比如乳腺癌的保乳手術;乳腺癌的腔鏡手術;乳腺腫塊的麥默通微創手術;在國家級核心期刊發表文章10餘篇;參與的科研獲得湖南省及株洲市科技進步獎。

坐診時間:週三全天

通訊員:事業發展科 王家明;乳腺外科 姚夢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