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凱綏珂勒惠支 一位不願屈服的藝術家

珂勒惠支 《犧牲》

在中國, 提起版畫藝術, 凱綏·珂勒惠支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 幾乎每一位老一輩版畫家都曾間接的成為過她的學生。

或許內在的冷硬性格總能互相吸引, 珂勒惠支進入中國, 源自魯迅先生的大力推薦。

力群1936年創作的版畫魯迅肖像

回望20世紀30年代的民國, 當救亡圖存成為民族的頭等大事, 藝術當然不能獨身事外。 在這遍佈戰爭、饑荒、死亡的華夏大地上, 藝術該如何為救國發展?藝術家該如何為民族而創作? 魯迅給出的答案是,

推薦珂勒惠支的木刻版畫。 1931 年的 9 月, 魯迅為紀念柔石等革命戰士被密謀殺害, 選擇了珂勒惠支的作品《犧牲》刊登在 9 月份的機關刊物《北斗》, 正是在這份刊物的登載, 標誌著珂勒惠支的版畫藝術正式進入到中國, 宣導出轟轟烈烈的新木刻版畫運動, 促成了中國近代版畫的興起, 為中國人抗日與反壓迫宣傳提供了圖像基礎。

珂勒惠支 《母親與她死去的孩子》

魯迅的一生搜集了近兩千幅國外版畫, 三百多位畫家, 這其中, 他最為推崇便是凱綏 珂勒惠支, 認為這是中國所需要的”有力之美“。 他曾攜帶者這些畫冊與作品, 親自到他所辦的展覽會與木刻版畫講習班中向學院教授、向社會展出。 在逝世前一年病重之時, 還自費出版印刷了《《凱綏·坷勒惠支版畫選集》, 在書的扉頁後面還印著“有人翻印, 功德無量。 ”他在書的序言當中高度評價了坷勒惠支“在女性藝術家之中, 震動了藝術界的, 現代幾乎無出於凱綏·珂勒惠支之上。

“以深廣的慈母之愛, 為一切被侮辱和被損害者悲哀, 抗議, 憤怒, 鬥爭;所取的題材大抵是困苦, 饑餓, 流離, 疾病, 死亡, 然而也有呼號, 掙扎, 聯合和奮起”——魯迅評珂勒惠支作品。

《磨鐮刀》(1905) 銅刻版畫 30×30cm

珂勒惠支

凱綏·珂勒惠支, 1867年出生在德國柯尼斯堡的一個商人家庭, 其家族雖然不是貴族, 但在當地非常有名望、受人尊敬。 他的祖父和父親作為知識份子, 崇尚法國大革命、參加民主運動。 他們對彼時普魯士僵化的思想與教育極為不滿, 因而在家族內聘請內部教師進行家庭教育。 當珂勒惠支14歲時, 她的父親發現了她的藝術天賦,專門為她開設了一門素描課,從此走上了繪畫藝術之路。

《織工的反抗》 第六福《突擊》(Sturm) 銅刻版畫 24×29

1884年7月,17歲的珂勒惠支與她一生的伴侶卡爾訂婚,卡爾是一位醫生,彼時還在柏林學醫,這成為珂勒惠支前往柏林學習藝術的契機。在他們正式結婚後,她經常去卡爾的診所幫忙,並在閒暇時以這些病人為模特完成素描稿。卡爾的診所開在工人區,大多為貧窮的底層工人在此安靜等候。在這裡,她開始直面病痛、死亡、饑餓、失業、悲慘的婦女與兒童,並開始對無產階級抱有極大的同情。“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無產階級事業終將會得到實現,而資產階級的生活最終只會走向滅亡。我之所以我堅信這一刻的到來,是因為在我的丈夫開設的診所裡,我接觸到了生活在社會最底層人民的真實生活,他們渴望生活的態度和不屈奮鬥的精神打動了我。我要把自己的命運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命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用自己藝術的力量幫助他們改變悲慘的命運。”

《農民組畫:俘虜》 銅刻版畫 33×42cm

這一時期是她創作的早期,主要描寫無產階級所受的壓迫與反抗,《織工的反抗》是她這一時期的代表作,1893年的冬天,柏林的劇院上演了一部表現西里西亞工人起義的舞臺劇—《織工》,劇中那些工人們的絕望、反抗與鬥爭深深的打動了她。彼時的德國處於轉型時期,新興資本家與無產階級矛盾極為尖銳,無情的剝削卻由沒有相應的法律保護工人,反抗、罷工都被普魯士專制政府所鎮壓。珂勒惠支用自己獨特的女性視角創作了《織工的反抗》組畫,並被冠以“社會主義藝術家”的頭銜。工人之外,農民亦是她的關注對象,另一組畫《農民戰爭》源自於宗教改革時期,為推翻農奴制政權和封建貴族們的農民,以此表達她對當時社會的抗爭與不滿。

《耕田》

隨著她與卡爾的兩個孩子出生,在完成藝術創作的同時,她亦要承擔起母親的責任。身份的改變,帶來的是她作品開始圍繞母愛與孩子的題材。1914年,無情的一戰爆發,珂勒惠支的小兒子受到了德國愛國情操的感染而選擇了參軍,頭一個月,便不幸犧牲,這成為她作品從反抗到母愛的轉捩點。隨著戰爭繼續,越來越多的年輕生命喪生在這毫無意義的戰爭中,她代表著千千萬萬喪子的母親完成了一系列作品,如《不准碾碎為播種用的種子》。

《不准碾碎為播種用的種子》

畫中的婦女形象便是珂勒惠支自己,她曾寫道:“如果可以,我願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回在戰爭中喪生的小兒子彼得。同時她也在思考,這些自願參軍的年輕人們原本可以成為朋友,卻在戰場上無情的相互殘殺,他們真的需要戰爭嗎?這一切不過是既得利益者們的炮灰而已。所有國家的年輕人都被出賣了,是政治陰謀下的犧牲品。所有的思考讓她創作了一個雕塑《相愛的人》,刻畫的是一位母親抱著在戰爭中犧牲的兒子,她兒子的雙臂卻從她的懷抱中滑落下來。她要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告誡年輕人:生命寶貴,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不要被政治的陰謀而蒙蔽了雙眼。並希望每一位年輕人都能夠在母愛的感染下,找到自己的出路。

《德國兒童在饑餓中》

一戰結束後,德國戰敗。死亡與物資的缺乏衝擊著每一個人的生活,政府為了解決種種問題大量的印製鈔票導致通貨膨脹。那些在戰爭中失去父親與丈夫的妻兒們,卻得不到這個國家起碼的溫飽保證,這悲慘的生活反映在《德國兒童在饑餓中》、《麵包》中。“每一個人必須盡他的能力去工作。我承認我的藝術是有目的性的。”而這個目的就是‘當現時人民正處在如此無依無靠、需要救援的時候要起到作用’。

然而亂世之下,她一個人的呼籲太過單薄,一個女藝術家能起到什麼作用呢?隨著希特勒上臺,鑒於珂勒惠支的影響與內容,官方開始打壓她,撤掉了她的院士榮譽和她在柏林女子藝術大學的一切待遇,在她66歲高齡的時候,還逼迫她離開藝術學院,並撤銷了她“大師畫室”版畫部主任的職位。

《悼念卡爾·李蔔克內西》

但她從沒有一天屈服。

隨著二戰爆發,她再一次失去了她的孫子,而她的丈夫卡爾也於1940年去世。這令她開始直面戰爭與死亡,兩次大戰令她失去了自己的兒子和孫子,她開始高呼停止戰爭!祈禱和平的到來。“戰爭一直伴隨我到生命的最後,可要是如果能看到全世界所有戰爭的結束那該是多麼令人高興的一件事情。”這一時期, 珂勒惠支完成了《死亡》組畫,並為自己死去的丈夫創作了雕塑《告別》,以此,來獻給那千千萬萬在戰爭中失去丈夫的妻子。

《告別》 草圖

1945年,隆隆的炮聲跨國易北河,第三帝國行將就木,她所期待的和平即將到來,但珂勒惠支再也看不到了,4月22日,她因病去世。在她去世後,和平降臨,但東西德分離,冷戰來臨。戰爭令一代人的內心都成為了廢墟,她的家鄉東普魯士成為蘇聯領地,歷史浪潮之下,藝術總是一廂情願。

《寡婦》

而她的藝術漂洋過海,進入中國,她作品中所體現出來力量之美與反抗壓迫、暴力的精神,給中國的版畫發展指明了道路,成為了青年版畫家學習的物件,標誌性的黑與白、易於印刷的木刻版畫也成為了中國革命鬥爭的宣傳武器,反抗壓迫的思想廣為傳播,成為那個時代經典的圖像符號。

《自畫像》

她的父親發現了她的藝術天賦,專門為她開設了一門素描課,從此走上了繪畫藝術之路。

《織工的反抗》 第六福《突擊》(Sturm) 銅刻版畫 24×29

1884年7月,17歲的珂勒惠支與她一生的伴侶卡爾訂婚,卡爾是一位醫生,彼時還在柏林學醫,這成為珂勒惠支前往柏林學習藝術的契機。在他們正式結婚後,她經常去卡爾的診所幫忙,並在閒暇時以這些病人為模特完成素描稿。卡爾的診所開在工人區,大多為貧窮的底層工人在此安靜等候。在這裡,她開始直面病痛、死亡、饑餓、失業、悲慘的婦女與兒童,並開始對無產階級抱有極大的同情。“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無產階級事業終將會得到實現,而資產階級的生活最終只會走向滅亡。我之所以我堅信這一刻的到來,是因為在我的丈夫開設的診所裡,我接觸到了生活在社會最底層人民的真實生活,他們渴望生活的態度和不屈奮鬥的精神打動了我。我要把自己的命運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命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用自己藝術的力量幫助他們改變悲慘的命運。”

《農民組畫:俘虜》 銅刻版畫 33×42cm

這一時期是她創作的早期,主要描寫無產階級所受的壓迫與反抗,《織工的反抗》是她這一時期的代表作,1893年的冬天,柏林的劇院上演了一部表現西里西亞工人起義的舞臺劇—《織工》,劇中那些工人們的絕望、反抗與鬥爭深深的打動了她。彼時的德國處於轉型時期,新興資本家與無產階級矛盾極為尖銳,無情的剝削卻由沒有相應的法律保護工人,反抗、罷工都被普魯士專制政府所鎮壓。珂勒惠支用自己獨特的女性視角創作了《織工的反抗》組畫,並被冠以“社會主義藝術家”的頭銜。工人之外,農民亦是她的關注對象,另一組畫《農民戰爭》源自於宗教改革時期,為推翻農奴制政權和封建貴族們的農民,以此表達她對當時社會的抗爭與不滿。

《耕田》

隨著她與卡爾的兩個孩子出生,在完成藝術創作的同時,她亦要承擔起母親的責任。身份的改變,帶來的是她作品開始圍繞母愛與孩子的題材。1914年,無情的一戰爆發,珂勒惠支的小兒子受到了德國愛國情操的感染而選擇了參軍,頭一個月,便不幸犧牲,這成為她作品從反抗到母愛的轉捩點。隨著戰爭繼續,越來越多的年輕生命喪生在這毫無意義的戰爭中,她代表著千千萬萬喪子的母親完成了一系列作品,如《不准碾碎為播種用的種子》。

《不准碾碎為播種用的種子》

畫中的婦女形象便是珂勒惠支自己,她曾寫道:“如果可以,我願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回在戰爭中喪生的小兒子彼得。同時她也在思考,這些自願參軍的年輕人們原本可以成為朋友,卻在戰場上無情的相互殘殺,他們真的需要戰爭嗎?這一切不過是既得利益者們的炮灰而已。所有國家的年輕人都被出賣了,是政治陰謀下的犧牲品。所有的思考讓她創作了一個雕塑《相愛的人》,刻畫的是一位母親抱著在戰爭中犧牲的兒子,她兒子的雙臂卻從她的懷抱中滑落下來。她要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告誡年輕人:生命寶貴,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不要被政治的陰謀而蒙蔽了雙眼。並希望每一位年輕人都能夠在母愛的感染下,找到自己的出路。

《德國兒童在饑餓中》

一戰結束後,德國戰敗。死亡與物資的缺乏衝擊著每一個人的生活,政府為了解決種種問題大量的印製鈔票導致通貨膨脹。那些在戰爭中失去父親與丈夫的妻兒們,卻得不到這個國家起碼的溫飽保證,這悲慘的生活反映在《德國兒童在饑餓中》、《麵包》中。“每一個人必須盡他的能力去工作。我承認我的藝術是有目的性的。”而這個目的就是‘當現時人民正處在如此無依無靠、需要救援的時候要起到作用’。

然而亂世之下,她一個人的呼籲太過單薄,一個女藝術家能起到什麼作用呢?隨著希特勒上臺,鑒於珂勒惠支的影響與內容,官方開始打壓她,撤掉了她的院士榮譽和她在柏林女子藝術大學的一切待遇,在她66歲高齡的時候,還逼迫她離開藝術學院,並撤銷了她“大師畫室”版畫部主任的職位。

《悼念卡爾·李蔔克內西》

但她從沒有一天屈服。

隨著二戰爆發,她再一次失去了她的孫子,而她的丈夫卡爾也於1940年去世。這令她開始直面戰爭與死亡,兩次大戰令她失去了自己的兒子和孫子,她開始高呼停止戰爭!祈禱和平的到來。“戰爭一直伴隨我到生命的最後,可要是如果能看到全世界所有戰爭的結束那該是多麼令人高興的一件事情。”這一時期, 珂勒惠支完成了《死亡》組畫,並為自己死去的丈夫創作了雕塑《告別》,以此,來獻給那千千萬萬在戰爭中失去丈夫的妻子。

《告別》 草圖

1945年,隆隆的炮聲跨國易北河,第三帝國行將就木,她所期待的和平即將到來,但珂勒惠支再也看不到了,4月22日,她因病去世。在她去世後,和平降臨,但東西德分離,冷戰來臨。戰爭令一代人的內心都成為了廢墟,她的家鄉東普魯士成為蘇聯領地,歷史浪潮之下,藝術總是一廂情願。

《寡婦》

而她的藝術漂洋過海,進入中國,她作品中所體現出來力量之美與反抗壓迫、暴力的精神,給中國的版畫發展指明了道路,成為了青年版畫家學習的物件,標誌性的黑與白、易於印刷的木刻版畫也成為了中國革命鬥爭的宣傳武器,反抗壓迫的思想廣為傳播,成為那個時代經典的圖像符號。

《自畫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