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砂石市場缺口大,機制砂何去何從?

隨著京津冀一體化、長江經濟帶、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等概念的提出, 以城鎮化和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的固定資產投資仍將維持較高增速。 2018年砂石需求量或將超過200億噸, 且隨著價格持續攀升, 銷售收入可達10000億元, 市場空間巨大。

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後, 立即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此前, 海南島年需求建築用砂達1.4億方, 曾因需求大漲, 供給不足, 建築用砂價格曾一度飆升至150元/方。

海南自貿區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需要巨量砂石供應。 未來, 廣東、香港、澳門、海南以及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廣西將形成我國南端砂石需求大區, 能夠以海運供應砂石的沿海、沿珠江地區砂石企業或將迎來新的機遇。

在建築用砂方面, 本地河砂供應能力遠比不上市場需求, 海南建築用砂頻頻告急, 廣東部分地區則正在經歷建築用砂供給不足的窘境。

儘管機制碎石工藝及供應十分成熟, 但是機制砂推廣艱難, 當前我國加強了非法海砂、河砂開採的打擊與規範行動, 不合格淡化海砂進入市場的消息被頻頻曝光, 重點工程是否採用淡化砂仍待商榷, 機制砂推廣迫在眉睫。

傳統砂石生產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粗放式的發展模式導致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管理混亂, 長此以往將無以為繼, 與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社會和諧的可持續發展理念相背離。

在河砂供應不足的現狀下, 海南自貿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 大量的建築用砂需求會選擇資源易得、價格便宜的淡化海砂, 還是品質、供應穩定的機制砂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