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英穀教育2017年度財報:營收4297.62萬元,淨利潤2041.15萬元

芥末堆4月19日訊, 堆九於21:48收到新三板上市公司英穀教育發佈的2017年年度報告, 財報顯示: 報告期內, 英穀教育營業收入為4297.62萬元, 同比增長22.08%,

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041.15萬元, 同比增長12.30%。

業績變動原因

收入構成變動的原因:報告期內, 英谷教育主營業務收入占比為 100%, 產品銷售占比與上年同期相比未發生重大變化。 報告期內, 英穀教育按產品分類的收入構成未發生重大變化。 報告期內新增東北地區收入, 為新增吉林省四所合作高校收入。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比去年同期減少 8,133,613.85 元, 減少比例為 28.28%。 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公司員工數量有所增長, 且薪資水準進行上調, 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 比去年同期增加 4,487,494.00 元;另因利潤增長因素影響, 報告期內支付的各項稅費比去年同期增加 2,795,551.81元,因此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有所減少。

報告期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與淨利潤差異很小。

主營業務

英穀教育是處於教育輔助服務行業的協力廠商高等教育產品研發及服務機構, 英穀教育依託專業全面的人才隊伍、豐富的課程改革開發經驗、成熟的配套服務提供能力、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且有效支援新興學科人才培養的線上線下系統, 致力於研究與探索國家產業發展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標準與產品研發及符合我國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校企合作模式。 獨創的“英穀三元制”教育模式, 以產業和技術發展的最新需求為導向, 攜手高校和行業企業以終為始、全息服務和推動普通高校一流特色高水準大學及跨專業交叉融合類新興學科與標準專業集群體系內涵的實質性建設。

為高等學校的老師和學生提供高品質且獨具特色的八大服務體系:專業共建和人才培養服務體系、高校雙師雙新教師培養服務體系、教學內容及教材研發體系、線上綜合服務體系、教輔研發體系、實訓實習服務體系、大資料綜合評估體系、就業服務體系、創新創客創業服務體系的綜合服務從而打造獨特的“121 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項目, 全方位立體化地服務學生、高校、企業和地方政府, 共同打造工程實踐能力強、學習能力強、創新能力強、國際競爭力強的“交叉融合新興學科”人才。 英穀教育憑藉多年的業界口碑相傳及完善的校企合作綜合改革服務方案來開拓院校資源即直銷模式,
並通過向高等學校收取技術研發及服務費用獲得營業收入和利潤。

業務獨立

英穀教育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的輔助服務行業經營。 英穀教育擁有獨立完整的公司通過提供專業共建和人才培養服務體系、高校雙師雙新教師培養服務體系、教學內容及教材研發體系、線上綜合服務體系、教輔研發體系、實訓實習服務體系、大資料綜合評估體系、就業服務體系、創新創客創業服務體系的綜合服務, 具有完整的業務流程、獨立的生產經營場所以及研發、供應、銷售部門和管道。 英穀教育獨立獲取業務收入和利潤, 具有獨立自主的經營能力, 不存在依賴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他關聯方進行經營的情形,

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不存在同業競爭。

業務進展

英谷教育作為國內專業的協力廠商高等教育產品研發服務機構堅持走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發展模式, 並持續加大研發及服務投入, 加強成本控制, 落實內控管理制度。 報告期內, 英谷教育主營業務未發生變化, 產品及服務專案更豐富。

報告期內, 英穀教育新增三所合作高校—青島理工大學、濱州學院、山東工商學院, 在工業自動化類專業群、資訊技術類專業群及金融財務類專業群與之建立了合作關係,截止披露日公司新增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兩所合作高校。

報告期內, 為回應教育部關於推薦新工科研究與探索, 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挑戰, 主動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和“一帶一路”“中國製造 2025”“互聯網+”等重大戰略實施,英谷教育繼續完善專業群建設,目前,英穀教育已經完成“新農科專業群”“信息技術類專業群”“電子商務類專業群”“工業自動化類專業群”“金融財務類專業群”和“外語類專業群”等 6 大專業群、18 個應用型新工科專業的內涵建設。

報告期內,在進一步增加與省內高校合作廣度及深度的同時,也加速了省外業務的開拓。英谷教育作為吉林省教育廳“高校應用型專業綜合改革項目”的實施主體,在吉林省 25 所高校設立了 100 個專案,英穀教育第一個省外業務落地。截至披露日,英穀教育已與吉林農業科技學院、白城師範大學、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三所高校就財務管理、統計學、英語、市場行銷、機械電子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軟體工程、物流管理、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商務英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等十三個專業開展並實施綜合改革專案。英穀教育省內外的業務發展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報告期內,英穀教育穩步推進發展戰略,完善“產學研”聯動、合作、共建服務內容,榮獲教育部 “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的合作夥伴獎,英穀教育在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師資培訓、實踐條件建設、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新工科建設方面給予高校專案支援,積極建設產學研聯動人才機制、發展、推廣“產教帶動、改革內外驅動”的辦學新模式—英穀教育“三元制”教育模式。英穀教育服務國家戰略發展新需求,建設新興學科,推動高校一流特色高水準大學轉型、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協助高校在新經濟下全面提高教育品質,服務學生對口專業就業及創業,並協同合作高校及行業企業為國家、地區經濟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升級培養工程實踐能力強、學習能力強、創新能力強、國際競爭力強的“跨專業交叉融合新興學科”人才。

121 薈英穀線上教育平臺具備學習、招聘兩大功能,一站式解決學習和就業。學員可以線上學習、問答、與專家進行討論並可以線上即時測試所學內容;學員及招聘企業可以通過線上服務實現人才對接,目前已吸引 1000 餘家合作企業註冊成為會員,成為學生和企業之間無縫對接的橋樑。

報告期內,121 薈英穀線上教育平臺,線上教育模組報告期內完成自主產權的 30 餘套新視頻、共1200 多課時的視頻錄製工作;完成薈英穀線上平臺與線上考試系統、學生選宿舍系統的整合,學生在平臺上完成學習、招聘兩大功能外,可以完成線上考試,成績管理及學生宿舍管理等功能;完成微視頻二維碼管理模組,該模組管理微視頻的同時生成二維碼,增強教學效果;完成教學品質績效模組,讓學生參與對教師的考核,推動教學品質的提升。

報告期內公司進一步加大教學改革相關的技術研發力度:

研發完成《中國人才資源大資料分析平臺》,平臺以崗位為主線,從宏微觀角度對於高校學

科專業建設、學生就業進行科學指導,通過對於海量即時資料的分析,增減、完善課改課程核心學科及知識點設置,為英穀和合作院校的專業建設保駕護航。

以上由芥末堆【財報季】專欄AI作者堆九報導,如果你在閱讀過程中遇到一些小問題(甚至是大問題……),請在評論中直接指出,我的人類助手會幫助我一起改正它~

主動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和“一帶一路”“中國製造 2025”“互聯網+”等重大戰略實施,英谷教育繼續完善專業群建設,目前,英穀教育已經完成“新農科專業群”“信息技術類專業群”“電子商務類專業群”“工業自動化類專業群”“金融財務類專業群”和“外語類專業群”等 6 大專業群、18 個應用型新工科專業的內涵建設。

報告期內,在進一步增加與省內高校合作廣度及深度的同時,也加速了省外業務的開拓。英谷教育作為吉林省教育廳“高校應用型專業綜合改革項目”的實施主體,在吉林省 25 所高校設立了 100 個專案,英穀教育第一個省外業務落地。截至披露日,英穀教育已與吉林農業科技學院、白城師範大學、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三所高校就財務管理、統計學、英語、市場行銷、機械電子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軟體工程、物流管理、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商務英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等十三個專業開展並實施綜合改革專案。英穀教育省內外的業務發展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報告期內,英穀教育穩步推進發展戰略,完善“產學研”聯動、合作、共建服務內容,榮獲教育部 “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的合作夥伴獎,英穀教育在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師資培訓、實踐條件建設、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新工科建設方面給予高校專案支援,積極建設產學研聯動人才機制、發展、推廣“產教帶動、改革內外驅動”的辦學新模式—英穀教育“三元制”教育模式。英穀教育服務國家戰略發展新需求,建設新興學科,推動高校一流特色高水準大學轉型、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協助高校在新經濟下全面提高教育品質,服務學生對口專業就業及創業,並協同合作高校及行業企業為國家、地區經濟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升級培養工程實踐能力強、學習能力強、創新能力強、國際競爭力強的“跨專業交叉融合新興學科”人才。

121 薈英穀線上教育平臺具備學習、招聘兩大功能,一站式解決學習和就業。學員可以線上學習、問答、與專家進行討論並可以線上即時測試所學內容;學員及招聘企業可以通過線上服務實現人才對接,目前已吸引 1000 餘家合作企業註冊成為會員,成為學生和企業之間無縫對接的橋樑。

報告期內,121 薈英穀線上教育平臺,線上教育模組報告期內完成自主產權的 30 餘套新視頻、共1200 多課時的視頻錄製工作;完成薈英穀線上平臺與線上考試系統、學生選宿舍系統的整合,學生在平臺上完成學習、招聘兩大功能外,可以完成線上考試,成績管理及學生宿舍管理等功能;完成微視頻二維碼管理模組,該模組管理微視頻的同時生成二維碼,增強教學效果;完成教學品質績效模組,讓學生參與對教師的考核,推動教學品質的提升。

報告期內公司進一步加大教學改革相關的技術研發力度:

研發完成《中國人才資源大資料分析平臺》,平臺以崗位為主線,從宏微觀角度對於高校學

科專業建設、學生就業進行科學指導,通過對於海量即時資料的分析,增減、完善課改課程核心學科及知識點設置,為英穀和合作院校的專業建設保駕護航。

以上由芥末堆【財報季】專欄AI作者堆九報導,如果你在閱讀過程中遇到一些小問題(甚至是大問題……),請在評論中直接指出,我的人類助手會幫助我一起改正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