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茶詩人白居易|人生不富即貧窮,光陰易過閑難得

坐酌泠泠水, 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 寄與愛茶人。

唐朝詩人當中, 白居易是以茶入詩最多的一位, 相對于李白為代表的浪漫主義,

白居易則是一個典型的現實主義。

在白居易的生活中, 現實與理想是共存的, 他入世為官長達五十餘年, 從未丟過官, 他的一生都在官場混跡, 在世俗與名利間穿行;他出世于山野間、僧廬, 茶酒相伴, “或吟詩一首, 或飲茶一甌”, “身心無一系, 浩浩如虛舟”, 逍遙於山水間。

白居易無論再官還是在野都與茶酒相伴, 他自許為“別茶人”, 就是有評判茶葉品質的本領, 他的詩裡是這樣寫的:

故情周匝向交親, 新茗分張及病身。

紅紙一封書後信, 綠芽十片火前春。

湯添勺水煎魚眼, 末下刀圭攪麹塵。

不寄他人先寄我, 應緣我是別茶人。

白居易茶詩最多, 卻不能說他是最愛茶的人, 於他而言茶是日常, 如同柴米油鹽醬醋一般平常, 但是又不可或缺。 白居易茶詩眾多, 是他的詩風決定的, 他將茶代入日常生活, 茶在他的詩裡出現也是伴隨著飲食而來。

他習慣於餐中飲茶, “盡日一餐兩碗茶, 更無所要到明朝”;他也習慣於睡醒飲茶, “食罷一覺睡, 起來兩甌茶”, 還有酒後飲茶, “滿甌似乳堪持玩, 況是春深酒渴人”。

這些飲茶太過日常, 他不似盧仝的吃茶欲成仙, 也不似皎然的吃茶可通道, 他的喜愛是更務實的, “平時無所好, 見此心依然”。

白居易喜好交友, 除了同僚還有僧侶和道士, 他喜愛賞遊山水, 僕馬茶酒。 有日他心情大好, 命著童子去喚韜光禪師一起品茶,

並以詩為請柬:

白屋炊香飯, 葷膻不入家。

濾泉澄葛粉, 洗手摘藤花。

青芥除黃葉, 紅薑帶紫芽。

命師相伴食, 齋罷一甌茶。

意外的是, 韜光禪師並沒有來赴約, 而是也回了一首詩:

山僧野性好林泉, 每向岩阿倚石眠。

不解栽松陪玉勒, 惟能引水種金蓮。

白雲乍可來青嶂, 明月難教下碧天。

城市不能飛錫去, 恐妨鶯囀翠樓前。

白居易立即明白了自己的淺薄, 韜光禪師是嫌棄官衙是個俗地呀, 喝茶自然要去山水之間, 於是他命人收拾茶具, 便欣然前往。 自此韜光寺便成了白居易的煮茶聖地, 他與山野之間的情誼又多了一成, 與禪茶的緣分又多了一成。

昨夜鳳池頭, 今夜藍溪口。

明月本無心, 行人自回首。

新秋松影下, 半夜鐘聲後。

清影不宜昏, 聊將茶代酒。

提籠複攜榼,遇勝時停泊。

泉憩茶數甌,嵐行酒一酌。

白居易喜茶也喜酒,他於詩中也表達對酒的迷戀“就花枝,移酒海,今朝不醉明朝悔。且算歡娛逐日來,任他容鬢隨年改”、“暖擁紅爐火,閑搔白髮頭。百年慵裡過,萬事醉中休”。他還給自己取了一個名號“醉隱先生”,但是白居易更著名的名號是“香山居士”,這是中晚年時期與香山僧人如滿結交後起的。

白居易一生嗜酒,也常病酒臥床,因此受盡折磨,越是到了晚年他越發離不開茶。有人說:“白居易終生愛飲,卻是始於酒,終於茶。其早年詩言志:看風小溘三升酒,唯酒是飲;中年詩言志:茶鐺酒杓不相離,酒茶並論;晚年詩言志:寒食深爐一碗茶,專愛於茶,由酒境漸漸皈依茶境。”

其實嗜酒如命的白居易從未放棄過酒,儘管身體大不如前使得他有所節制,剛剛感歎完“老去齒衰嫌橘酸,病來肺渴覺茶香”,不過一會便開始“有時閑酌無人伴,獨自騰騰入醉鄉。”他在茶酒間徘徊,如同他自己的人生寫照一般,在朝在野之間游走,自由變換自己的角色。

白居易既有出世之心又有入世之心,既有做官又有做隱士的想法和追求,日常起居茶酒並立,“茶鐺酒杓不相離”。他出世也罷,入世也罷,他的人生終是一個“閑”字做主,因為一個“閑”字白居易才有了自己的茶酒生活,他的詩裡無一例外都展現他於茶與酒的喜愛和情趣。

捫蘿上煙嶺,蹋石穿雲壑。

穀鳥晚仍啼,洞花秋不落。

提籠複攜榼,遇勝時停泊。

泉憩茶數甌,嵐行酒一酌。

門嚴九重靜,窗幽一室閑。

好是修心處,何必在深山。

在中國古代詩人中,白居易又是最“閑”的詩人。白居易一生幾十年,“閑”幾乎成了他一生最重要的人生體驗。

他的“閑”是與生俱來的天賦,使他再朝為官幾十年裡於出世與入世之間如來如去,也奠定了他豁達的人生觀,儘管在爾虞我詐的官場他依據活得像一名隱士。

白居易一生,輾轉南北,曾在長安、盩厔、江州、忠州、杭州、蘇州、洛陽等地任職,官場的爾虞我詐,舟車勞頓,皆因他的一個“閑”字紛紛分崩瓦解。

初出茅廬的白居易,少年時期就寫下《晚秋閒居》:

“地僻門深少送迎,披衣閑坐養幽情。秋庭不掃攜藤杖,閑踏梧桐黃葉行。”

貞元十八年,白居易參加吏部組織的書判拔萃科考試,次年春天,白居易登第,授校書郎,開始仕宦生活,居住在長安。作《長安閒居》:

“風竹松煙晝掩關,意中長似在深山。無人不怪長安住,何獨朝朝暮暮閑?”

元和二年,白居易在盩厔,任盩厔尉,作《官舍小亭閑望》:

“日高人吏去,閑坐在茅茨。亭上獨吟罷,眼前無事時。數峰太白雪,一卷陶潛詩。”

元和十年,在長安,任太子左贊善大夫,作《昭國閒居》:

“貧閑日高起,門巷晝寂寂。……獨在一床眠,清涼風雨夕。……平生尚恬曠,老大宜安適。何以養吾真,官閒居處僻。”

元和十二年,白居易任江州司馬,寫《閒居》:

“肺病不飲酒,眼昏不讀書。端然無所作,身意閑有餘。雞棲籬落晚,雪映林木疏。幽獨已雲極,何必山中居。”

元和十四年,白居易任忠州刺史,寫《東亭閑望》:

“東亭盡日坐,誰伴寂寥身。綠桂為佳客,紅蕉當美人。……不作悠悠想,如何度晚春?”

長慶三年,任杭州刺史,寫《閑臥》:

“盡日前軒臥,神閑境亦空。有山當枕上,無事到心中。”

寶曆元年,白居易在洛陽任太子左庶子分司,寫《閑出覓春戲贈諸郎官》:

“年來數出覓風光,亦不全閑亦不忙。”

寶曆二年,任蘇州刺史,寫《正月三日閑行》:

“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鴛鴦蕩漾雙雙翅,楊柳交加萬萬條。”

大和元年,白居易又回到長安,任秘書監,寫《閑行》:

“五十年來思慮熟,忙人應未勝閒人。……倘年七十猶強健,尚得閒行十五春。”

大和二年,任刑部侍郎,寫《閑出》:

“身外無羈束,心中少是非。被花留便住,逢酒醉方歸。”

大和九年,又到洛陽任太子賓客分司,寫《閑吟》:

“貧窮汲汲求衣食,富貴營營役心力。人生不富即貧窮,光陰易過閑難得。”

開成五年任太子少傅分司,寫《閒居》:

“眼昏入夜休看月,腳重經春不上山。心靜無妨喧處寂,機忘兼覺夢中閑。”

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貶,這是白居易一生當中遭受的最大一次政治打擊,在江州開始長達三年多的貶謫生涯。

在此期間,白居易忘懷處順、不以譴謫介意,作《閑意》:

“病停夜食閑如社,慵擁朝裘暖似春。漸老漸諳閒氣味,終身不擬作忙人。”

晚年在洛陽時,白居易把自己稱為“閑叟”,“雨砌長寒蕪,風庭落秋果。窗間有閑叟,盡日看書坐。”把自己擔任的職務,稱為“閑官”,把自己工作生活的洛陽稱為“閑地”:

“自遂意如何?閑官在閑地。閑地唯東都,東都少名利。閑官是賓客,賓客無牽累。”

白居易自己斷言:洛下多閑客,其中我最閑。被貶江州三年,白居易經過自我調整,把退“閑”作為一種為官策略。慕“閑”求退,以退為進,混跡官場,直到致仕。“閑”,讓白居易曆官二十任,食祿四十年。白居易詩中之“閑”,是一種人生體驗、也是生存智慧。

白居易是個有情趣的人,他喜好山野林鶴,渴望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也能積極入世在朝為官,為自己創造物質財富。他不像陶淵明那樣“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隱遁於山水間,逃離於世俗外,卻難以自給自足。

白居易於出世入世之間如來如去,在官在野,是中國許多文人所追求的,後來的宋代大文豪蘇軾對白居易也十分欽佩,處處效仿和繼承白居易的人生姿態。蘇東坡說:“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不如“做個閒人,對一長琴,一壺酒,一溪雲”。

作者:離蘇丨弘益茶道美學編輯

•責任編輯✎ 找茶

提籠複攜榼,遇勝時停泊。

泉憩茶數甌,嵐行酒一酌。

白居易喜茶也喜酒,他於詩中也表達對酒的迷戀“就花枝,移酒海,今朝不醉明朝悔。且算歡娛逐日來,任他容鬢隨年改”、“暖擁紅爐火,閑搔白髮頭。百年慵裡過,萬事醉中休”。他還給自己取了一個名號“醉隱先生”,但是白居易更著名的名號是“香山居士”,這是中晚年時期與香山僧人如滿結交後起的。

白居易一生嗜酒,也常病酒臥床,因此受盡折磨,越是到了晚年他越發離不開茶。有人說:“白居易終生愛飲,卻是始於酒,終於茶。其早年詩言志:看風小溘三升酒,唯酒是飲;中年詩言志:茶鐺酒杓不相離,酒茶並論;晚年詩言志:寒食深爐一碗茶,專愛於茶,由酒境漸漸皈依茶境。”

其實嗜酒如命的白居易從未放棄過酒,儘管身體大不如前使得他有所節制,剛剛感歎完“老去齒衰嫌橘酸,病來肺渴覺茶香”,不過一會便開始“有時閑酌無人伴,獨自騰騰入醉鄉。”他在茶酒間徘徊,如同他自己的人生寫照一般,在朝在野之間游走,自由變換自己的角色。

白居易既有出世之心又有入世之心,既有做官又有做隱士的想法和追求,日常起居茶酒並立,“茶鐺酒杓不相離”。他出世也罷,入世也罷,他的人生終是一個“閑”字做主,因為一個“閑”字白居易才有了自己的茶酒生活,他的詩裡無一例外都展現他於茶與酒的喜愛和情趣。

捫蘿上煙嶺,蹋石穿雲壑。

穀鳥晚仍啼,洞花秋不落。

提籠複攜榼,遇勝時停泊。

泉憩茶數甌,嵐行酒一酌。

門嚴九重靜,窗幽一室閑。

好是修心處,何必在深山。

在中國古代詩人中,白居易又是最“閑”的詩人。白居易一生幾十年,“閑”幾乎成了他一生最重要的人生體驗。

他的“閑”是與生俱來的天賦,使他再朝為官幾十年裡於出世與入世之間如來如去,也奠定了他豁達的人生觀,儘管在爾虞我詐的官場他依據活得像一名隱士。

白居易一生,輾轉南北,曾在長安、盩厔、江州、忠州、杭州、蘇州、洛陽等地任職,官場的爾虞我詐,舟車勞頓,皆因他的一個“閑”字紛紛分崩瓦解。

初出茅廬的白居易,少年時期就寫下《晚秋閒居》:

“地僻門深少送迎,披衣閑坐養幽情。秋庭不掃攜藤杖,閑踏梧桐黃葉行。”

貞元十八年,白居易參加吏部組織的書判拔萃科考試,次年春天,白居易登第,授校書郎,開始仕宦生活,居住在長安。作《長安閒居》:

“風竹松煙晝掩關,意中長似在深山。無人不怪長安住,何獨朝朝暮暮閑?”

元和二年,白居易在盩厔,任盩厔尉,作《官舍小亭閑望》:

“日高人吏去,閑坐在茅茨。亭上獨吟罷,眼前無事時。數峰太白雪,一卷陶潛詩。”

元和十年,在長安,任太子左贊善大夫,作《昭國閒居》:

“貧閑日高起,門巷晝寂寂。……獨在一床眠,清涼風雨夕。……平生尚恬曠,老大宜安適。何以養吾真,官閒居處僻。”

元和十二年,白居易任江州司馬,寫《閒居》:

“肺病不飲酒,眼昏不讀書。端然無所作,身意閑有餘。雞棲籬落晚,雪映林木疏。幽獨已雲極,何必山中居。”

元和十四年,白居易任忠州刺史,寫《東亭閑望》:

“東亭盡日坐,誰伴寂寥身。綠桂為佳客,紅蕉當美人。……不作悠悠想,如何度晚春?”

長慶三年,任杭州刺史,寫《閑臥》:

“盡日前軒臥,神閑境亦空。有山當枕上,無事到心中。”

寶曆元年,白居易在洛陽任太子左庶子分司,寫《閑出覓春戲贈諸郎官》:

“年來數出覓風光,亦不全閑亦不忙。”

寶曆二年,任蘇州刺史,寫《正月三日閑行》:

“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鴛鴦蕩漾雙雙翅,楊柳交加萬萬條。”

大和元年,白居易又回到長安,任秘書監,寫《閑行》:

“五十年來思慮熟,忙人應未勝閒人。……倘年七十猶強健,尚得閒行十五春。”

大和二年,任刑部侍郎,寫《閑出》:

“身外無羈束,心中少是非。被花留便住,逢酒醉方歸。”

大和九年,又到洛陽任太子賓客分司,寫《閑吟》:

“貧窮汲汲求衣食,富貴營營役心力。人生不富即貧窮,光陰易過閑難得。”

開成五年任太子少傅分司,寫《閒居》:

“眼昏入夜休看月,腳重經春不上山。心靜無妨喧處寂,機忘兼覺夢中閑。”

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貶,這是白居易一生當中遭受的最大一次政治打擊,在江州開始長達三年多的貶謫生涯。

在此期間,白居易忘懷處順、不以譴謫介意,作《閑意》:

“病停夜食閑如社,慵擁朝裘暖似春。漸老漸諳閒氣味,終身不擬作忙人。”

晚年在洛陽時,白居易把自己稱為“閑叟”,“雨砌長寒蕪,風庭落秋果。窗間有閑叟,盡日看書坐。”把自己擔任的職務,稱為“閑官”,把自己工作生活的洛陽稱為“閑地”:

“自遂意如何?閑官在閑地。閑地唯東都,東都少名利。閑官是賓客,賓客無牽累。”

白居易自己斷言:洛下多閑客,其中我最閑。被貶江州三年,白居易經過自我調整,把退“閑”作為一種為官策略。慕“閑”求退,以退為進,混跡官場,直到致仕。“閑”,讓白居易曆官二十任,食祿四十年。白居易詩中之“閑”,是一種人生體驗、也是生存智慧。

白居易是個有情趣的人,他喜好山野林鶴,渴望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也能積極入世在朝為官,為自己創造物質財富。他不像陶淵明那樣“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隱遁於山水間,逃離於世俗外,卻難以自給自足。

白居易於出世入世之間如來如去,在官在野,是中國許多文人所追求的,後來的宋代大文豪蘇軾對白居易也十分欽佩,處處效仿和繼承白居易的人生姿態。蘇東坡說:“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不如“做個閒人,對一長琴,一壺酒,一溪雲”。

作者:離蘇丨弘益茶道美學編輯

•責任編輯✎ 找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