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福建歷史上的十大名人

福建, 簡稱“閩”, 位於中國東南沿海, 東北與浙江省毗鄰, 西面、西北與江西省接界, 西南與廣東省相連, 東面隔臺灣海峽與臺灣省相望。 南北最長為530千米, 東西最寬為480千米。 福建省現轄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岩、三明、南平、寧德9個 設區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平潭縣)。 省會為福州。

福建自古人傑地靈, 在歷史上出現過很多的名人, 下面為大家介紹幾個名人。

第一位:朱熹

朱熹(農曆1130.9.15—1200.4.23), 字元晦, 又字仲晦, 號晦庵, 晚稱晦翁, 諡文, 世稱朱文公。 祖籍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 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 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 閩學派的代表人物, 儒學集大成者, 世尊稱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 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朱熹是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 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東巡撫,

做官清正有為, 振舉書院建設。 官拜煥章閣侍制兼侍講, 為宋甯宗皇帝講學。

朱熹著述甚多, 有《四書章句集注》《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周易讀本》《楚辭集注》, 後人輯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語象》等。 其中《四書章句集注》成為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

第二位:李剛

李綱(1083年-1140年2月5日),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 民族英雄。 字伯紀, 號梁溪先生, 祖籍福建邵武, 祖父一代遷居江蘇無錫。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進士, 曆官至太常少卿。 宋欽宗時, 授兵部侍郎、尚書右丞。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時, 任京城四壁守禦使, 團結軍民, 擊退金兵。 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 宋高宗即位初, 一度起用為相, 曾力圖革新內政, 僅七十七天即遭罷免。 紹興二年(1132年), 複起用為湖南宣撫使兼知潭州, 不久, 又罷官。 多次上疏, 陳訴抗金大計, 均未被採納。 紹興十年(1140年)正月十五, 病逝於倉前山欏嚴精舍寓所, 贈少師。 淳熙十六年(1189年), 特贈隴西郡開國公, 諡忠定。 李綱能詩文, 寫有不少愛國篇章。 亦能詞, 其詠史之作, 形象鮮明生動,

風格沉雄勁健。 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傳信錄》、《梁溪詞》。

第三位: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字君謨, 漢族, 興化軍仙遊縣(今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楓亭鎮青澤亭)人 。 北宋著名書法家、政治家、茶學家。

天聖八年(1030年), 蔡襄登進士第, 先後任館閣校勘、知諫院、直史館、知制誥、龍圖閣直學士、樞密院直學士、翰林學士、三司使、端明殿學士等職,

出任福建路轉運使, 知泉州、福州、開封和杭州府事。 治平四年(1067年), 蔡襄逝世。 累贈少師, 諡號"忠惠"。

蔡襄為官正直, 所到之處皆有政績。 在泉州時, 主持建造萬安橋(洛陽橋) ;在福建時, 倡植驛道松;在建州時, 主持製作武夷茶"小龍團"。 所著《茶錄》總結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經驗, 而《荔枝譜》則被稱讚為"世界上第一部果樹分類學著作" 。 蔡襄工于書法, 詩文清妙, 其書法渾厚端莊, 淳淡婉美, 自成一體, 為"宋四家"之一。 有《蔡忠惠公全集》傳世。

第四位:宋慈

宋慈(1186-1249),字惠父,漢族,建陽(今屬福建南平)人,與理學大師朱熹同鄉,祖籍河北邢臺市南和縣,唐相宋璟後人,生於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南宋著名法醫學家,中外法醫界普遍認為是宋慈於西元1235年開創了"法醫鑒定學",因此宋慈被尊為世界法醫學鼻祖。

第五位:柳永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時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離開家鄉,流寓杭州、蘇州,沉醉於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進京參加科舉,屢試不中,遂一心填詞。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余杭縣令、曉峰鹽鹼、泗州判官等職,以屯田員外郎致仕,故世稱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 也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柳永大力創作慢詞,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於詞,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以適俗的意象、淋漓盡致的鋪敘、平淡無華的白描等獨特的藝術個性,對宋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第六位:鄭成功

鄭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名森,表字明儼、大木,幼名福松,為東甯王朝的開國君王。鄭成功原為中國南明政權的大將軍,因蒙南明紹宗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世稱“國姓爺”、“鄭賜姓”、“鄭國姓”、“朱成功”,又因蒙南明昭宗封延平王,稱“鄭延平”。尊稱“延平郡王”、“開台尊王”、“開台聖王”等。1645年清軍攻入江南,不久芝龍降清、田川氏在亂軍中自盡;鄭成功乃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襲、包圍清江甯府(原明朝南京),但終遭清軍擊退,只能憑藉海戰優勢固守海島廈門、金門。1661年率軍橫渡臺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大員(今臺灣台南市境內)的駐軍,開啟鄭氏在臺灣的統治,但不久即病死。鄭成功死後,臺灣民間陸續建立廟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為重要。

第七位:俞大猷

俞大猷(1503年-1579年),字志輔,又字遜堯,號虛江,晉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將,軍事家、武術家、詩人、民族英雄。

俞大猷一生幾乎都在與倭寇作戰,戰功顯赫,他所率領的"俞家軍"甚至能將敵人嚇退,與戚繼光並稱為"俞龍戚虎",掃平了為患多年以及趁機作亂的偽倭寇。俞大猷雖然戰功累累,卻經常被彈劾而遭到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領軍功,但俞大猷卻從來不會計較,仍舊全力打擊倭寇。

俞大猷創立兵車營,設計創造了用兵車對付騎兵的戰術。官授平蠻將軍,死後被追諡為武襄。著有《兵法發微》、《劍經》、《洗海近事》、《續武經總要》等軍事、武術作品,後人將俞大猷生平所作詩詞等編匯成《正氣堂集》。

第八位:林則徐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

1839年,林則徐于廣東禁煙時,派人明察暗訪,強迫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並將沒收鴉片於1839年6月3日在虎門銷毀。虎門銷煙使中英關係陷入極度緊張狀態,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入侵中國的藉口。儘管林則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對於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貿易則持開放態度,主張學其優而用之。根據文獻記載,他至少略通英、葡兩種外語,且著力翻譯西方報刊和書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將林則徐及幕僚翻譯的文書合編為《海國圖志》,此書對晚清的洋務運動乃至日本的明治維新都具有啟發作用。1850年11月22日,林則徐在普寧老縣城病逝。

第九位:施琅

施琅(1621年-1696年),字尊侯,號琢公,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今晉江市龍湖鎮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軍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將領。

施琅早年是鄭芝龍的部將,1646年(順治三年)隨鄭芝龍降清。不久又加入鄭成功的抗清義旅,成為鄭成功的得力助手。 鄭成功手下曾德一度得罪施琅,施琅借故殺曾德而得罪鄭成功,鄭成功誅殺施琅家人,父親與兄弟被殺。由於親人被鄭成功殺害的大恨,施琅再次降清。 施琅投降清朝後被任命為清軍同安副將,不久又被提升為同安總兵、福建水師提督。 1681年(康熙二十年),康熙帝採納了李光地的意見,授施琅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積極進行攻討臺灣的部署準備。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帝決定攻台,命施琅與福建總督姚啟聖一起進取澎湖、臺灣。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指揮清軍水師先行在澎湖海戰對臺灣水師獲得大勝。上疏籲請清廷在臺灣屯兵鎮守、設府管理,力主保留臺灣、守衛臺灣。因功授靖海將軍,封靖海侯。

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施琅逝世,賜諡襄莊,贈太子少傅銜。施琅死後與其妻王氏、黃氏合葬。泉州城內有靖海侯府和施氏大宗祠。在同安東郊有績光銅柱坊,現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第十位:洪承疇

洪承疇(1593.10.16-1665.04.03),字彥演,號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今英都鎮良山村霞美)人 。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進士,累官至陝西布政使參政,崇禎時官至兵部尚書、薊遼總督,松錦之戰戰敗後被清朝俘虜,後投降成為清朝漢人大學士。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隨清軍入關。抵京後以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銜,列內院佐理機務。

洪承疇宣導儒家學術,針對順治皇帝不崇信孔孟,提出意見,為滿漢的合流打下基礎。洪承疇也建議清廷採納許多明朝的典章制度,獻計甚多,大多被清廷信納,加以推行,完善清王朝的國家機器。為了鞏固清朝的統治,承疇建議滿洲統治集團也須"習漢文,曉漢語",瞭解漢人禮俗,淡化滿漢之間的差異。

順治十年(1653年)受命經略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處,總督軍務兼理糧餉。順治十六年(1659年)督清軍攻佔雲南後回北京。順治十八年(1661年)自請致仕。康熙四年(1665年)逝世,諡文襄。

宋慈(1186-1249),字惠父,漢族,建陽(今屬福建南平)人,與理學大師朱熹同鄉,祖籍河北邢臺市南和縣,唐相宋璟後人,生於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南宋著名法醫學家,中外法醫界普遍認為是宋慈於西元1235年開創了"法醫鑒定學",因此宋慈被尊為世界法醫學鼻祖。

第五位:柳永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時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離開家鄉,流寓杭州、蘇州,沉醉於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進京參加科舉,屢試不中,遂一心填詞。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余杭縣令、曉峰鹽鹼、泗州判官等職,以屯田員外郎致仕,故世稱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 也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柳永大力創作慢詞,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於詞,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以適俗的意象、淋漓盡致的鋪敘、平淡無華的白描等獨特的藝術個性,對宋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第六位:鄭成功

鄭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名森,表字明儼、大木,幼名福松,為東甯王朝的開國君王。鄭成功原為中國南明政權的大將軍,因蒙南明紹宗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世稱“國姓爺”、“鄭賜姓”、“鄭國姓”、“朱成功”,又因蒙南明昭宗封延平王,稱“鄭延平”。尊稱“延平郡王”、“開台尊王”、“開台聖王”等。1645年清軍攻入江南,不久芝龍降清、田川氏在亂軍中自盡;鄭成功乃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襲、包圍清江甯府(原明朝南京),但終遭清軍擊退,只能憑藉海戰優勢固守海島廈門、金門。1661年率軍橫渡臺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大員(今臺灣台南市境內)的駐軍,開啟鄭氏在臺灣的統治,但不久即病死。鄭成功死後,臺灣民間陸續建立廟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為重要。

第七位:俞大猷

俞大猷(1503年-1579年),字志輔,又字遜堯,號虛江,晉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將,軍事家、武術家、詩人、民族英雄。

俞大猷一生幾乎都在與倭寇作戰,戰功顯赫,他所率領的"俞家軍"甚至能將敵人嚇退,與戚繼光並稱為"俞龍戚虎",掃平了為患多年以及趁機作亂的偽倭寇。俞大猷雖然戰功累累,卻經常被彈劾而遭到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領軍功,但俞大猷卻從來不會計較,仍舊全力打擊倭寇。

俞大猷創立兵車營,設計創造了用兵車對付騎兵的戰術。官授平蠻將軍,死後被追諡為武襄。著有《兵法發微》、《劍經》、《洗海近事》、《續武經總要》等軍事、武術作品,後人將俞大猷生平所作詩詞等編匯成《正氣堂集》。

第八位:林則徐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

1839年,林則徐于廣東禁煙時,派人明察暗訪,強迫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並將沒收鴉片於1839年6月3日在虎門銷毀。虎門銷煙使中英關係陷入極度緊張狀態,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入侵中國的藉口。儘管林則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對於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貿易則持開放態度,主張學其優而用之。根據文獻記載,他至少略通英、葡兩種外語,且著力翻譯西方報刊和書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將林則徐及幕僚翻譯的文書合編為《海國圖志》,此書對晚清的洋務運動乃至日本的明治維新都具有啟發作用。1850年11月22日,林則徐在普寧老縣城病逝。

第九位:施琅

施琅(1621年-1696年),字尊侯,號琢公,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今晉江市龍湖鎮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軍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將領。

施琅早年是鄭芝龍的部將,1646年(順治三年)隨鄭芝龍降清。不久又加入鄭成功的抗清義旅,成為鄭成功的得力助手。 鄭成功手下曾德一度得罪施琅,施琅借故殺曾德而得罪鄭成功,鄭成功誅殺施琅家人,父親與兄弟被殺。由於親人被鄭成功殺害的大恨,施琅再次降清。 施琅投降清朝後被任命為清軍同安副將,不久又被提升為同安總兵、福建水師提督。 1681年(康熙二十年),康熙帝採納了李光地的意見,授施琅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積極進行攻討臺灣的部署準備。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帝決定攻台,命施琅與福建總督姚啟聖一起進取澎湖、臺灣。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指揮清軍水師先行在澎湖海戰對臺灣水師獲得大勝。上疏籲請清廷在臺灣屯兵鎮守、設府管理,力主保留臺灣、守衛臺灣。因功授靖海將軍,封靖海侯。

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施琅逝世,賜諡襄莊,贈太子少傅銜。施琅死後與其妻王氏、黃氏合葬。泉州城內有靖海侯府和施氏大宗祠。在同安東郊有績光銅柱坊,現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第十位:洪承疇

洪承疇(1593.10.16-1665.04.03),字彥演,號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今英都鎮良山村霞美)人 。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進士,累官至陝西布政使參政,崇禎時官至兵部尚書、薊遼總督,松錦之戰戰敗後被清朝俘虜,後投降成為清朝漢人大學士。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隨清軍入關。抵京後以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銜,列內院佐理機務。

洪承疇宣導儒家學術,針對順治皇帝不崇信孔孟,提出意見,為滿漢的合流打下基礎。洪承疇也建議清廷採納許多明朝的典章制度,獻計甚多,大多被清廷信納,加以推行,完善清王朝的國家機器。為了鞏固清朝的統治,承疇建議滿洲統治集團也須"習漢文,曉漢語",瞭解漢人禮俗,淡化滿漢之間的差異。

順治十年(1653年)受命經略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處,總督軍務兼理糧餉。順治十六年(1659年)督清軍攻佔雲南後回北京。順治十八年(1661年)自請致仕。康熙四年(1665年)逝世,諡文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