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領同樣工資的同事:一個深陷分期泥潭 一個靠理財攢下7萬

作者:光而不耀

大學畢業後, 小A和小B同時回到家鄉一個三線小城, 一同進入一家公司, 工資均為每月3000元。

兩年以後, 兩人的工資漲幅和年終獎金基本相同,

卻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現象:小A每月捉襟見肘, 甚至已經使用信用卡分期;而小B已有超過七萬元固定存款, 每月還能請同事一起吃飯。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同樣的工作收入, 怎麼差別這麼大呢?

通過訪談, 我發現小A和小B的每月的收入和支出如下。

小A的支出:租房每月600元, 吃飯每月600元, 出行常打車, 交通費每月100元+, 通訊費每月100元, 人際交往至少500元+, 購置物品至少1000元+。

小A的收入:僅有3000元工資。

這樣一看, 小A每月工資的確所剩無幾。

小B的支出:住在公司宿舍, 每月僅需交50元的水電費, 吃公司食堂, 每月450元, 出行騎單車, 交通費極少, 通訊費靠幾年前參加活動獲取, 已經許久沒有交過電話費, 人際交往至少500元+, 極少購置物品,

月均100元左右。

這樣看, 小B每月的收入還有結餘, 而讓然驚奇的是, 小B還有其他收入。

小B的收入:除了工資收入外, 小B還有理財收入, 最早的時候, 每月可投入的理財本金, 只有兩千元, 投在互聯網金融平臺, 年化收益有20%, 但是月底也僅僅有33元的收益, 但是隨著後來資金的增多, 收益越來越可觀, 他還利用一些管道借到了一部分低息的貸款, 投入了理財之中;小B在消費時, 他巧妙地利用了信用卡的最長還款期, 小B還通過投稿等方式賺取稿費, 小B說雖然稿費收入並不多, 但每月也有幾百元。

我粗略的計算了一下, 小B的理財收入, 年化20%的收益, 月化收益為1.67%, 如果小B第一個月的2000元和收益一直複投, 那麼現在的本息共2000*(1+1.67%)^24=2973.82元;第二個月的2000元和收益一直複投,

那麼現在的本息共2000*(1+1.67%)^23=2924.98元;

第三個月的2000元和收益一直複投, 那麼現在的本息共2000*(1+1.67%)^22=2876.93元。

這的確增加了小B的收入。

更可喜的是, 小B還有很多省錢的攻略, 每月靠參加各類活動, 也獲得了很多生活用品。 他說自己的生活品質並不低, 有時候還把一些東西通過二手平臺賣掉, 獲取現金。

這樣看來小B有七萬元的存款, 確實不是難事。

通過對比, 我發現小A和小B的差別在於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 主要體現在以下四點。

1.開源節流:小B在收入有限的情況下, 具備開源節流的思維方式, 以省錢攻略和增加被動性收入的方法, 減少了生活開支, 增加了收入, 而小A依然重複著以往的生活方式。 從以往的案列看, 即使是一些收入很高的月光族,

在遇到金融危機後, 生活會陷入困境。 如果小A突然失業, 在尋找工作的一段, 他的生活狀況一定十分糟糕。

2.理財思維:小B具備理財的思維方式, 這為其增加了被動性收入;我曾問小A, 有沒有想過通過理財增加自己的收入, 小A說哪有錢理財啊。

3.複利思維:10000元, 如果按照年化10%的收益, 僅需7年, 即可變成20000元。 小B每月把本息複投, 實現了更高的理財收益, 這一點小A顯然也沒有。

4.借雞生蛋的思維:小B使用借款為自己賺取收益;而小A卻在信用卡分期的泥潭裡, 不能自拔。

小A和小B的故事, 是不是對你有所啟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