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日學者:中日韓需開啟跨境智力合作 打造亞洲創新集群

參考消息網4月19日報導《日本經濟新聞》4月11日刊發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戶堂康之的文章《從世界工廠到創新基地——日中韓需要跨越國境的智力合作》稱, 一直以來, 憑藉跨境供應鏈形成的“世界工廠”維持了東亞(文中的東亞包括東南亞——本網注)的經濟增長。 在近25年內, 東亞的人均實際所得達到了此前的2.3倍, 日本向東亞的出口也增至此前的3.7倍。

文章稱, 現在亞洲的增長開始出現放緩。 少子高齡化的進程預計將會更快, 亞洲地區對於日本產品的需求可能難以繼續順暢增長。

文章稱, 為擺脫這一局面, 維持日本與亞洲其他國家的高速增長,

必須推進亞洲從“世界工廠”向“創新基地”的轉變。

亞洲創新能力弱于歐美

文章稱, 在亞洲, 中日韓三國已經成為技術革新的基地。 2017年國際專利申請數量排名前五位的分別是美國、中國、日本、德國和韓國, 但從品質上看, 中日韓的創新仍不及歐美。

文章作者與新潟大學教授飯野隆史等人進行的聯合分析顯示, 2010年註冊的專利中, 日韓專利被引用的次數不足美國的一半。 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之一是國際性智力合作的欠缺。 近年來, 開放式創新的重要性逐漸得到重視。 所謂開放式創新, 指的是與包括其他公司在內的多個機構合作, 吸收新知識新技術, 產生新的發明創造。 中日韓三國雖然在各自國內都進行聯合研究,

但三國企業之間以及與歐美企業開展跨國研究的情況並不多。 相比之下, 歐美企業之間就沒有明確的國別之分, 它們在跨境聯合研究方面表現得非常活躍。

文章稱, 根據美國康奈爾大學等機構制定的國際指標衡量, 日本對創新的投入大部分都未能取得成果, 效率性指標僅排在世界第49位。 而中國通過融入歐美的研究網路, 深化中美智力合作, 成功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排名第二的創新大國。

文章稱, 日本要想維持技術優勢、實現高水準增長, 當以聯合研究為起點, 深化與海外的智力合作。 與歐美的合作當然不可或缺, 與中韓的合作也同樣重要, 後者在地理和文化上都更具接近性。 甚至可以以三國合作為中樞,

打造與整個亞洲緊密相連的創新集群, 維持亞洲的高速增長, 日本將能夠在知識和需求層面享受實惠。

日本不必擔心“技術被盜”

文章稱, 為實現這一目標, 日本必須做到以下幾件事情。

第一, 以中日韓為核心構建國際聯合研究支援機制。 歐盟多年來為國際性的聯合研究提供了巨額資金, 中日韓也應搭建這種共同出資的多邊框架。

第二, 自滿意識需要改變。 至今仍有許多日本人認為, “日本的技術具備壓倒性優勢, 如果與中韓進行聯合研究, 只會被盜取技術”。 這種想法在20年前或許正確, 但今天已經完全不是這樣。 應當有更多的日本人前往中韓企業和大學訪問, 與那裡的研究人員和技術人員交流,

切實感知他們的實力。 當然, 日本仍須對技術外流有所防備。 比如在經濟合作協定中加入為保護智慧財產權構建相關機制的內容、由政府向中小企業提供如何保護智慧財產權的資訊等等。

最後, 日本還需要與亞洲的新興經濟體開展智力合作。 新興國家在研發活動上有所欠缺, 日本可以通過聯合研究與技術轉讓提高新興國家的創新能力。 日本企業可通過合作推出更多符合當地需求和制度的新產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