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藥企靠行銷賺得盆滿缽滿時代已經過去

4月份的生物醫藥行業政策頻出。 對於創新藥和仿製藥企業來說, 均收到了“政策紅包”。

4月12日, 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 決定從5月1日起, 實現我國實際進口的全部抗癌藥零關稅, 還將較大幅度降低抗癌藥生產、進口環節增值稅稅負。 此外, 政府還將加快創新藥進口上市。 對創新化學藥設置最高6年的資料保護期, 對在中國與境外同步申請上市的創新藥給予最長5年的專利保護期限補償。 這一系列的政策將鼓勵進口抗癌藥、創新藥的發展。

與此同時, 國務院辦公廳還發佈了《關於改革完善仿製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

以促進仿製藥研發, 提升仿製藥品質療效, 提高藥品供應保障能力, 加快我國由製藥大國向製藥強國跨越。 其中包括推動仿製藥一致性評價, 並在多個環節予以支持, 例如促進仿製藥替代使用;發揮基本醫療保險的激勵作用, 加快制定醫保藥品支付標準, 與原研藥品質和療效一致的仿製藥、原研藥按相同標準支付等等。

截至目前, 全國共有29個品規通過一致性評價。 各地也加大了對通過仿製藥一致性評價藥品的支持力度, 例如基層醫療機構應優先採購使用通過品質療效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替代原研藥;多地還對通過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出具了獎勵基金計畫。

筆者認為, 雖然創新藥、仿製藥均收到利好紅包,

但對於創新研發還未成熟、仿製藥水平參差不齊的醫藥行業來說, 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分享政策紅利。

筆者看來, 上述鼓勵措施的最終目的是在研發、生產、流通和支付多個環節共同發力, 降低藥品價格。 未來, 隨著國際前沿創新藥的准入門檻將降低, 國內醫藥市場競爭將加劇, 藥品的優勝劣汰也會加快, 只有真正的治療性藥物才會用於臨床。 擁有臨床治療價值藥品的企業才能成為“剩者”、“勝者”。

如何獲得臨床治療有價值的藥品?那就是將資本投入到創新研發之中, 用藥品創新推動企業良性發展。 被稱為研發一哥的恒瑞醫藥在很早之前就開始佈局創新藥, 創新藥艾瑞昔布和阿帕替尼已獲批上市並給公司業績帶來回報。

在創新藥開發上, 公司已基本形成了每年都有創新藥申請臨床, 每2年-3年都有創新藥上市的良性發展態勢。 但值得一提的是, 目前, 很多企業的研發費用並不高, 不足營業收入的1%。

與以往國際前沿新藥很難進入國內市場不同, 未來國際原研創新藥、甚至高端仿製藥企業都有可能進入中國。 以前製藥企業靠行銷就可以賺得盆滿缽滿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國內製藥企業需要看到機遇, 也應正視危機。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 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