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新能源汽車跑出“合肥加速度” 年產10萬輛電動轎車

4月4日, 工業和資訊化部發佈《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306批), 江淮大眾旗下首款電動車位列其中。

這意味著, 牽手十個月後, 江淮大眾誕下雙方合作的“結晶”。 即將從世界級生產線上駛下的江淮大眾新能源汽車, 是合肥新能源汽車譜系中的一員, 也將成為其中的佼佼者。

自2009年成為全國新能源汽車“雙試點”城市以來, 合肥就開始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不懈探索, 以應用加產業的模式, 跑出了新能源汽車的“合肥加速度”。

全國第一個實現電動轎車大批量外銷的城市;開通全球第一條純電動公交線路;純電動客車單車運行里程居全國首位;家庭純電動轎車推廣應用總量全國領先……

第29屆加拿大世界電動車大會期間, 合肥作為中國唯一城市,榮獲“世界最具影響力電動汽車城市”稱號。 新能源汽車成為合肥城市的靚麗名片。

抓機遇, 站上發展潮頭

國家層面的重視, 讓合肥覓得發展先機。

2009年, 我國開始實施“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工作, 合肥市躋身試點的13個城市之一; 2013年, 合肥再次被列入國家新一輪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示範城市。

乘著試點示範的東風, 合肥拉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序幕。 以江淮汽車為代表的整車企業不斷推陳出新, 加速產品升級換代, 至今新能源汽車第7代產品已經上市銷售;以國軒高科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核心組件企業不斷攻堅克難,

提速研發, 目前, 高比能量動力鋰離子電池研發與集成專案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以巨一自動化為代表的汽車裝備生產線企業緊盯市場、持續突破, 近期, 全球首條正向開發的全尺寸純電動鋁車身SUV生產線正式交付使用。

在推動產業發展的“大名單”上, 還有安凱汽車、長安汽車、華霆動力、恒宇動力等一串閃耀的名字, 他們共同構築了合肥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深厚根基。

截至目前, 我市共聚集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70余家, 形成年產10萬輛電動轎車、1.1萬輛電動客車、10億安時動力電池、15萬台(套)電機生產能力。

抓應用, 滾出雪球效應

與消費市場短兵相接的產業,

最難的突破莫過於消費者的認可。 合肥新能源汽車的推廣, 正是從鬆開消費者的“口袋”開始。

在此基礎上, 從2013年開始, 新能源汽車面向所有普通消費者。

從私家車開始, 合肥將新能源電動汽車的推廣一路擴展到公車、垃圾清運車、計程車以及公務車領域。 2010年1月23日, 合肥公交集團開通了18路公交線,該線全部由30輛純電動車組成, 是世界上第一條純電動車公交線路。

合肥探索示範應用的新模式, 不僅吸引了北京、成都、廣州等試點城市前來取經, 也發揮了滾雪球效應, 讓產業越做越大, 應用越來越廣。

截至目前, 全市推廣新能源汽車近8萬輛, 約占全國推廣總量的5%。

強科技, 助推新能源汽車加速跑

攜手大眾, 打造安徽先進製造業“一號工程”;牽手蔚來,

強力進軍互聯網汽車產業。

“合肥造”新能源汽車何以在短時間內聲名鵲起, 結下多門“姻親”?

打鐵必須自身硬。 除企業自身不斷強化研發實力外, 我市還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打造了鏈條式創新平臺。 合工大、江汽集團等高校、企業聯合組建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研究院, 高校院所與企業優勢互補, 為新能源汽車提供了重要技術保障;成立了由江淮汽車、安凱客車、國軒高科、合肥新能源汽車研究院等產業鏈相關單位組成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成為“合肥造”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基地”。

2016年12月5日, “國家電動客車整車系統集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安凱客車正式揭牌啟動。 這是我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電動客車整車系統集成領域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被譽為新能源客車“最強大腦”。

“智庫”雲集, 產業發展不缺創新動力。

截至目前, 我市共擁有新能源汽車產業重大科技成果12個, 國家級創新型平臺10個, 省級創新平臺14個, 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1家, 國家級創新型企業4家, 發明專利授權數532個。

搶抓機遇、抓好應用、持續創新, 合肥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積蓄前進的力量, 也必將釋放出更強大的能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