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孫權為華夏政權續命三百年!

江南今天是中國經濟和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但在上古時代, 江南與中原的一體化遠未完成, 中原的經濟文化遠勝於江南。

石器時代, 從長江往南, 是百越民族的天下, 從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形成的越文化系統與中原文化有十分顯著的差別。 越族使用的是與今日南島語系有親緣的語言, 跟中原使用的漢藏語系語言迥異。 進入商周以後, 越族的青銅器特徵與中原也有很大不同, 原始瓷、青銅劍等工藝甚至勝過中原。

當然, 隨著文明交流, 靠近華夏地區的越族部落, 其文化與華夏文化互相影響, 獲得飛躍性的提升, 出現吳國和越國這樣的以越人為主體的強國, 一度做上了中原霸主。

但是, 廣大的越族地區也只有吳國的中心姑蘇(今江蘇蘇州)和越國的中心會稽(今浙江紹興)一帶, 華夏化比較顯著, 浙江南部的甌越、福建的閩越、湘贛的揚越,

廣東的南越、廣西的西甌、越南的駱越等, 則還處於比較原生代的狀態。

隨著戰國時代楚國的南擴, 和秦始皇統一後大舉征伐南越, 越族的華夏化進程大大加快, 但直到漢末, 揚州的山越、荊州的武陵蠻和交州的南越依然沒有充分漢化。

山越是被趕到山裡的越人。 秦漢時代漢人持續不斷的南下墾荒, 佔領了大片的平原地區, 開墾為農田, 也建立了不少城市, 越族被驅趕到山林之中。 但他們也不甘心就這樣把平原地帶拱手相讓, 於是經常出來殺個人搶個劫什麼的, 當漢朝的政府軍來征討的時候則遁入山林, 打起了遊擊戰。

不過, 隨著漢朝政治的腐敗, 苛捐雜稅日益嚴重, 也有不少漢人逃到山林中越族的地盤躲避苛政。

漢朝政府雖然對越人也有進貢、當兵的要求, 但總體上比漢人要寬鬆, 而且越人桀驁不馴, 不爽了還勇於造反, 所以漢朝政府也不敢壓迫太重。

因為這些進山的漢人, 山越也開始了緩慢的漢化, 但直到東漢末年, 半漢化的山越人與漢人依然有不少差別, 與漢人的矛盾也依舊尖銳。 而一些鄰近山林居住的漢人豪族也沾染了越人好勇鬥狠之風, 甚至也被史籍稱為“山越”。

東漢末年, 天下大亂, 這些統稱山越的漢化越人或者越化漢人, 開始走上歷史舞臺, 在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建立東吳的江東孫氏, 就是沾染了越人風氣的漢人, 是漢越兩種文化交融的結晶, 而東吳政權最終也促成了漢越文化的進一步交融, 促進了江東民族的一體化。

從東吳到東晉南朝, 六朝對江東進行了三百年以上的大開發, 直到南朝末期, 富陽依然是山高林密, 人煙不算稠密, 東漢末年可想而知, 當地應該有大量越人。 因此孫家雖是漢族, 但受到越文化的深刻影響。

江東孫氏的始祖孫堅其實是一個底層平民,

他的父親或者爺爺輩的孫鐘是一個瓜農, 《三國志》裡“堅世仕吳”的記載, 應該是不加辨別的採用了韋昭《吳書》的說法, 而韋昭作為東吳大臣, 著史時不可避免的要給皇帝家貼金, 把孫堅的身份從平民提升成武力豪族。 這在六朝這樣重家世的社會對提升皇家的權威是有用的, 但在今天看來則是無謂的, 畢竟英雄不問出身嘛。

孫堅作為底層平民, 只能通過奮鬥來改變命運, 而越族好勇鬥狠風格的影響, 又使他驍勇善戰, 於是孫堅成了東漢末年朝廷的救火隊員, 從涼州打到揚州, 給東漢朝廷平定了無數叛亂, 當上了兩千石的高官長沙太守, 成為平民的傳奇, 他的長子孫策更是以千餘兵馬就席捲江東, 成為令曹操都忌憚的少年英傑。

但孫堅的成就在江東之外,孫策打下江東不久就遇刺身亡,只有孫堅的次子孫權,統治江東超過半個世紀,給江東留下了深厚的遺產。在孫權統治期間,山越人不斷的造反,尤其是經常在關鍵時刻影響東吳的大局,令孫權不能容忍。官渡之戰時孫策試圖偷襲許都、赤壁之戰前孫權試圖消滅黃祖之威奪取荊州、赤壁之戰後孫權試圖乘勝追擊,都因為背後的山越造反,牽制了其腳步,這令孫權對山越人越來越無法容忍。

秦漢帝國時代,帝國的重心在中原,越族這樣的南方民族因為山林阻隔,無法建立蒙古草原上那樣強大的遊牧帝國,威脅其實很有限,所以漢朝對他們不怎麼關注,只顧著佔據宜於農耕的平原地帶,要是山越造反就去打一下,打完了只要暫時服了就好,也沒什麼興趣追擊。

但東吳這種立國于江東的政權不一樣,山越對東吳而言已經不是纖芥之疾而是心腹大患,而且東吳也有意從山越那裡掠奪勞動力和兵員,於是,在陸遜的建議下,孫權啟動了數十年如一日的征服山越的戰爭。

東吳對山越的征服,使用的不僅是政府的力量,而且發動江東本地的大族跟政府聯手,戰果由孫家與眾多大族瓜分。所以東吳平定山越,是以整個江東漢人社會的力量,對山越進行廣泛而深入的征服。

幾乎所有的東吳名將都打過山越,有些名將如會稽賀氏的賀齊、會稽鐘離氏的鐘離斐,主要戰績就是打山越。江東大族中的吳郡陸氏也是打山越的好手,陸遜不但提出了進攻山越的建議,而且在與山越的戰爭中戰果極其豐碩,從山越人那裡掠奪得大量兵員,組建了一支幾千人的強大私兵。

對山越的最後一擊則由神童諸葛恪完成。諸葛恪用堅壁清野、破壞農田的辦法,征服了距離東吳首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很近的丹陽山越,掠取勞動力十萬,從中間選得精兵四萬,大大的增強了東吳的實力。

可以說,到東吳政權末年,除了荊州的武陵蠻、交州的南越外,揚州境內的山越已經全部被肅清。江東大族在攻打山越的戰爭中得益良多,經濟、軍事實力也有極大的增長,直到東吳滅亡後,西晉王朝也不敢去動實力強大的江東大族。

等到西晉因皇權集團的內鬥陷入危機,被匈奴消滅以後,北方陷入了五胡亂華的長期亂局。司馬氏皇室碩果僅存的司馬睿南逃江東,在琅琊王氏的頂級士族王導的擁護下,流寓江東的北方僑姓士族與江東本地的吳姓士族共建了東晉王朝,而吳姓士族與豪族強大的實力,是東晉王朝的重要保障。

在東晉南渡之前,不但有義興周氏的周玘“三定江南”,而且在東晉立國以後,雖是北人但已經當地語系化的周訪(汝南安城周氏的旁支)、甘卓(甘甯之孫)成為東晉平定荊州的重要助手。當羯族石勒有意割據江漢時,“江南之兵大集壽春”,東晉以南人丹陽紀氏的紀瞻為將,大破石勒的頭號戰將石虎,有力的保全了江東草創的華夏政權。

雖然後來經過王敦、王導兄弟運作,僑姓士族在政府中淩駕于吳姓士族之上,但對吳姓士族的經濟利益始終予以保全,南北士族的共和,肇造了東晉南朝的文采風流。而這不能不說有孫權征服山越,大大加強南方漢人力量的功勞在內。

而陸遜提出的主動征服山越的策略,也拉開了東晉南朝數百年平蠻戰爭的序幕,並且是唐宋以後改土歸流的預演,影響後世歷史一千多年。孫權建立的東吳政權,是江南自覺的開始,也是江南成為中國經濟文化最發達地區的開始,漢族秩序構建、理性行政與越族的冒險精神、商業傳統,共同催生了絢爛的江南文化。

成為令曹操都忌憚的少年英傑。

但孫堅的成就在江東之外,孫策打下江東不久就遇刺身亡,只有孫堅的次子孫權,統治江東超過半個世紀,給江東留下了深厚的遺產。在孫權統治期間,山越人不斷的造反,尤其是經常在關鍵時刻影響東吳的大局,令孫權不能容忍。官渡之戰時孫策試圖偷襲許都、赤壁之戰前孫權試圖消滅黃祖之威奪取荊州、赤壁之戰後孫權試圖乘勝追擊,都因為背後的山越造反,牽制了其腳步,這令孫權對山越人越來越無法容忍。

秦漢帝國時代,帝國的重心在中原,越族這樣的南方民族因為山林阻隔,無法建立蒙古草原上那樣強大的遊牧帝國,威脅其實很有限,所以漢朝對他們不怎麼關注,只顧著佔據宜於農耕的平原地帶,要是山越造反就去打一下,打完了只要暫時服了就好,也沒什麼興趣追擊。

但東吳這種立國于江東的政權不一樣,山越對東吳而言已經不是纖芥之疾而是心腹大患,而且東吳也有意從山越那裡掠奪勞動力和兵員,於是,在陸遜的建議下,孫權啟動了數十年如一日的征服山越的戰爭。

東吳對山越的征服,使用的不僅是政府的力量,而且發動江東本地的大族跟政府聯手,戰果由孫家與眾多大族瓜分。所以東吳平定山越,是以整個江東漢人社會的力量,對山越進行廣泛而深入的征服。

幾乎所有的東吳名將都打過山越,有些名將如會稽賀氏的賀齊、會稽鐘離氏的鐘離斐,主要戰績就是打山越。江東大族中的吳郡陸氏也是打山越的好手,陸遜不但提出了進攻山越的建議,而且在與山越的戰爭中戰果極其豐碩,從山越人那裡掠奪得大量兵員,組建了一支幾千人的強大私兵。

對山越的最後一擊則由神童諸葛恪完成。諸葛恪用堅壁清野、破壞農田的辦法,征服了距離東吳首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很近的丹陽山越,掠取勞動力十萬,從中間選得精兵四萬,大大的增強了東吳的實力。

可以說,到東吳政權末年,除了荊州的武陵蠻、交州的南越外,揚州境內的山越已經全部被肅清。江東大族在攻打山越的戰爭中得益良多,經濟、軍事實力也有極大的增長,直到東吳滅亡後,西晉王朝也不敢去動實力強大的江東大族。

等到西晉因皇權集團的內鬥陷入危機,被匈奴消滅以後,北方陷入了五胡亂華的長期亂局。司馬氏皇室碩果僅存的司馬睿南逃江東,在琅琊王氏的頂級士族王導的擁護下,流寓江東的北方僑姓士族與江東本地的吳姓士族共建了東晉王朝,而吳姓士族與豪族強大的實力,是東晉王朝的重要保障。

在東晉南渡之前,不但有義興周氏的周玘“三定江南”,而且在東晉立國以後,雖是北人但已經當地語系化的周訪(汝南安城周氏的旁支)、甘卓(甘甯之孫)成為東晉平定荊州的重要助手。當羯族石勒有意割據江漢時,“江南之兵大集壽春”,東晉以南人丹陽紀氏的紀瞻為將,大破石勒的頭號戰將石虎,有力的保全了江東草創的華夏政權。

雖然後來經過王敦、王導兄弟運作,僑姓士族在政府中淩駕于吳姓士族之上,但對吳姓士族的經濟利益始終予以保全,南北士族的共和,肇造了東晉南朝的文采風流。而這不能不說有孫權征服山越,大大加強南方漢人力量的功勞在內。

而陸遜提出的主動征服山越的策略,也拉開了東晉南朝數百年平蠻戰爭的序幕,並且是唐宋以後改土歸流的預演,影響後世歷史一千多年。孫權建立的東吳政權,是江南自覺的開始,也是江南成為中國經濟文化最發達地區的開始,漢族秩序構建、理性行政與越族的冒險精神、商業傳統,共同催生了絢爛的江南文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