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瑞銀:全球經濟面臨的風險最遲三年後就會變為現實

全球經濟面臨的一些風險可能最遲三年後就要變為現實。

瑞銀集團主席魏柏昂(Axel Weber)在華盛頓參加2018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世界銀行春季年會期間對CNBC表示, 全球經濟今年將迎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好的表現, 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的經濟都將錄得增長。 不過, 這樣的不俗表現可能會在未來兩三年內走到盡頭。

“我們處在一個長復蘇的末端, 最遲從現在起的兩至三年後, 一些風險將會實現。 衰退的風險在上升。 ”魏柏昂說。

IMF副總裁張濤週四(4月19日)表示, 目前, 全球經濟面臨三大挑戰:國際貿易關係緊張,

財政和金融風險, 以及全球經濟尚未實現包容性增長。 張濤從2016年8月起擔任IMF副總裁, 他此前曾擔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張濤說, 隨著中美貿易關日益緊張, 出現了許多模型, 試圖評估潛在貿易戰的影響, 以及可能的緩和措施的有效性。

不過, 張濤指出, 現實情況可能比預測模型“複雜得多”, 而不管通過何種方式, 貿易緊張關係的升級都會給全球經濟帶來損失。

魏柏昂表示, 不認為中美之間的貿易衝突將帶來全面的貿易戰。 但他同時表示, 是時候重新評估中國在世界貿易組織(WTO)中的地位——尤其是中國某一天終將變成全球最大的經濟體。 他還說, 全球企業應該被允許更自由地在中國經營。

有關全球債務風險, 張濤表示,

他所看到的全球債務要高於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水準。 “這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令人擔憂的。 ”

他說, 各國必須注意財政狀況, 尤其是公共部門的財政狀況, 以確定其是否具有可持續性, 或者財政擴張政策是否仍是支持經濟增長的一個可行選擇。 張濤還指出, 隨著一些經濟體接近充分就業, 政府開支進一步上升將對其財政健康的可持續性帶來風險。

IMF在其最新發佈的財政監測報告中警告稱, 全球債務水準目前已觸及紀錄高位。 報告指出, 全球總債務水準2016年達到了164萬億美元的紀錄高位, 比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的紀錄還高出12%。 2016年, 全球總債務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已經高達225%。

報告顯示, 發達國家的債務水準遠遠超過新興市場,

發達國家債務占其GDP的比重平均為105%, 在新興市場和中等收入經濟體, 債務占GDP比重平均達到50%, 達到了1980年代債務危機時的水準, 對於低收入發展中國家而言, 債務占GDP的平均比率一直在迅速增加, 到2017年已經超過40%。

IMF財政部門主管加斯帕(Vitor Gaspar)表示, 除美國外, 發達國家債務對GDP比重預期到2023年將開始下降。 “美國是唯一一個公共債務對GDP比重預期將上升的國家, 將從2017年的108%上升到2023年的117%。 ”加斯帕說, 原因要歸結於特朗普政府的減稅和增加支出計畫。

加斯帕建議各國政府應該在經濟運行尚好的背景下開始削減公共債務, 建立緩衝, 以應對“將來不可避免到來的挑戰”。 “因為時機很好, 正是要在時機好的情況下建立緩衝和彈性。 ”他說。

IMF在本周發佈的世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將2018年全球經濟增速維持在3.9%, 這將成為2011年以來全球經濟最快速的擴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