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外媒:中國藥企擬推首款國產抗癌藥 臨床試驗效果可喜

外媒稱, 和黃中國醫藥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賀雋說, 2017年對該公司將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它將為該公司向市場推出首款中國國產抗癌藥鋪平道路。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3月13日報導, 賀雋說, 本月早些時候, 該公司的在研新藥在臨床試驗的最後階段收到可喜效果。 已在倫敦和紐約上市的和黃中國醫藥, 有望因此成為首家獲批在本土量產主流抗癌藥的中國生物科技企業。

呋喹替尼(Fruquintinib)是治療結直腸癌的在研新藥, 賀雋希望在今年年中之前將該藥提交中國監管部門審批。 如果獲批, 它將成為中國生物科技行業的首款國產抗癌藥。

賀雋說, 從呋喹替尼的臨床試驗資料來看, 今年的開局不錯。

經過15年的研究和試驗, 和黃中國醫藥準備在中國市場和國際市場推出該公司首批治療腫瘤的藥物。 目前, 該公司有8款藥物正在接受30項臨床試驗, 其中4款已處於臨床試驗的最後階段。

在一項將於今年公佈結果的重大研究中, 工作人員正在試驗和黃中國醫藥的在研新藥沃利替尼(Savolitinib)與阿斯利康製藥公司的Tagrisso聯合治療某種肺癌的效果。

賀雋認為, 這將成為2017年規模最大和最有價值的資料。

賀雋說:“這些資料有望讓新藥獲得突破性療法的稱號, 而且可能加快審批進程。 我們最早可能在明年提出申請。 ”

由於財力限制, 和黃中國醫藥不得不與美國禮來公司和阿斯利康製藥公司合作研發呋喹替尼和沃利替尼,

以獲得研發和商業化的資金。

但賀雋希望, 和黃中國醫藥將有能力在2018年底前推出首款獨立研發的抗癌藥。

去年, 和黃中國醫藥的銷售額達到創紀錄的2.161億美元, 同比增長1/5。 銷售額的增長來自該公司商業部門的貢獻, 後者銷售處方藥、成藥和非專利藥。 商業部門的營收主要用來支持創新部門研發新藥。

去年, 其創新部門的營收從上一年的5200萬美元降至3520萬美元, 因為加大了研發資金投入力度, 去年該部門虧損達4070萬美元。

但商業部門的利潤抵銷了創新部門的虧損, 去年該集團(包括合資公司)的淨利潤增加了44%, 達到1170萬美元。

賀雋說:“處方藥業務營收增長了30%,

我們一直有良好的管理, 市場份額也在增加。 ”

英國潘繆爾·戈登公司分析師邁克·米切爾說:“該公司開始以一些可能具有變革意義的專案, 在最具挑戰性的醫藥領域之一展現其戰略實力和管理能力。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