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建立采風寫生基地,用筆和相機描繪青山綠水

■4月20日,新快報三江寫生基地揭牌儀式在三江縣觀景酒店一樓大廳舉行。

■程陽風雨橋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快報書畫院三江寫生基地揭牌,藝術家代表見證這一精彩時刻——

廣西“壯族三月三”是侗族、壯族、布依族、苗族共同的傳統節日。 侗鄉傳說,古時候的侗族人每到“三月三”,就會吹起蘆笙唱著歌走親訪友。 如今,每到這個時節,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程陽八寨就吸引眾多遊客。

4月20日,三江侗族自治縣程陽八寨細雨霏霏,程陽橋下蘆笙悠揚,新快報書畫院三江寫生基地揭牌儀式在這裡舉行。 中共三江縣委宣傳部領導、廣東新快報社副總編輯李潔軍、廣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姚涯平、廣州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賴智豪、新快報書畫院院長洪波、廣西三江職業技術學校校長楊淮、新百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波、新快報書畫院三江寫生基地負責人等出席並見證。

■新快報記者 羅韻/文

■新快報記者 王飛/圖

大批藝術家將走出工作室到三江采風

穀雨時節,侗鄉籠罩在水墨畫一般的朦朧煙霧中,稻農的身影出現在梯田之間,清潔工也搖著小船在河中央打撈雜物垃圾。 蘆笙隊盛裝打扮演奏起當地民歌,用悠揚的絲竹聲和搖曳的花傘喚醒了程陽八寨的清晨。

在嘉賓和眾多遊客的見證下,新快報三江寫生基地正式揭牌,新快報書畫院邀請的藝術家代表還特意給基地贈送了《為善而生-新快報20周年攝影作品集》和《夢筆生花集-2016年廣東青少年書畫大賽優秀作品》兩本作品。

新快報書畫院成立於2014年,作為嶺南畫派藝術家相互學習和交流的平臺,曾舉辦了如“藝術助學采風寫生”“廣東青少年書畫大賽”等重量級活動,讓藝術家從小小的工作室中走出來,走向廣闊天地,走向人民群眾。 掛牌儀式舉行後,大批藝術家將陸續到三江采風,少數民族原生態地區本身所擁有的秀美風景和民俗風情,將成為藝術家創作的靈感源泉。

同時,侗鄉的獨特魅力也將通過藝術家的作品和媒體傳播,吸引海內外遊客。

在揭牌儀式上,廣東新快報社副總編輯、廣東省攝影家協會主席李潔軍說,在30年前,他曾以大學生的身份來到三江創作,這次故地重遊感慨良多,這裡的社區建設、旅遊業和人們生活水準都得到了提升。 “新快報將持續關注生態文明建設,努力推進文化自信,致力於與更多的少數民族原生態地區合作,建立采風寫生基地,號召藝術家們用手中的筆和照相機,描繪青山綠水”。

文化人住木樓吃“百家宴”體驗侗家生活

在侗族嚮導的帶領下,藝術家代表參觀了程陽八寨內多個可供采風寫生的景點,從知名的程陽橋、梯田、鼓樓等標誌性的景觀,到坐在路邊炒茶的老奶奶、編織手工產品的婦女和吹蘆笙唱山歌的小夥子,囊括了歷史、風景、人文和民生等多方面的內容。

嚮導介紹說,許多來自外地的藝術家和美術專業學生最喜歡的景觀就是程陽橋,這座名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風雨橋始建於1912年,採用古橋獨有的木石榫卯結構,外形別具侗族韻味。 從遠處望去屋簷層層疊疊,簷角飛起,好像一頂結構複雜的大帽子,風雨來時可以作為遮擋,盛夏酷暑時,微風拂過水面穿透橋樑,這裡又成了居民納涼的好去處。

新快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多名侗族居民穿著民族服飾,在風雨橋上擺起小攤,向過往遊客出售手工藝品和小吃。 也有人背著畫夾和顏料前來,一坐就是一整天。

除了程陽橋,鼓樓也是寫生的好去處。“程陽八寨是八個侗寨連在一起的統稱,每一個寨子都有自己的鼓樓,設有大鼓和戲臺。古時候,鼓樓就是全村人民的議事堂,村長和村民代表經常在這裡開大會,商議決定村中大小事務,凡有重要節日也會在這裡舉辦慶祝儀式,知名的侗族民俗百家宴也在這裡舉行。”

藝術家代表們在村民們邀請下體驗了一把“侗族百家宴”,他們坐在古舊的長條桌邊,跟陌生人親親熱熱擠在一起,桌上的藤籃子裡裝著寨中家家戶戶自己烹製的家常菜,雖然食材廉價易得,卻帶有農家的風情,菜有菜香,肉有肉味,每一桌的菜式都不盡相同。當侗族姑娘們唱起歌,參加百家宴的客人就要應聲而起,帶上自己的筷子,走遍每一張桌,跟每一個素昧平生相聚在此的客人碰杯,吃每一道自己中意的菜式。“從長桌頭吃到長桌尾,才是圓圓滿滿,代表了侗族兒女熱情好客、不分彼此的天性。”當地村民說。

到了晚上,一行人深入當地百姓居住的木樓,跟侗族人民共同起居。此後,他們在天晴時坐在戶外喝甘香的藤茶,下雨時一腳淺一腳深穿過泥水交流的古街。夜晚在姑娘小夥的山歌中入眠,早晨在大娘大嬸張羅飯食的嘈雜聲裡醒來,一碗油茶、一杯重陽菊花酒,配上自家制的酸筍、酸菜和臘肉,親身體驗木樓裡雞犬相聞的日常生活。

嘉賓臨窗揮毫 要為兩廣文藝作貢獻

面對著侗寨的種種好風光,廣州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賴智豪臨窗揮毫寫下“侗鄉煙雨”四字,記錄了這個特殊的日子。

賴智豪說:“首先代表廣州青年美協熱烈祝賀新快報書畫院寫生創作基地在三江掛牌!三江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美麗古樸的原生態風光。新快報書畫院三江寫生基地的建立,為廣東文藝工作者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創作環境,以此為橋樑,促進兩廣的藝術交流和美術創作,為推介三江獨特的自然人文資源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為當地文化旅遊深度融合增添新的活力。”

廣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姚涯屏在接受新快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三江之行是受廣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主席鐘瑞軍的委託,專程前來見證和支援新快報書畫院三江寫生基地的揭牌儀式。

“廣西擁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在歷史上和廣東是一家人的關係,在文化上有很多共同之處。同時,廣西也有自己獨特的地方,比如三江侗族文化。而新快報對文化藝術一直有著執著的關注和支持,和廣東省、市青年美協一直有著良好的合作。這次活動就是繼海南省藝術助學活動成功實施後,又一次深度合作的美好開端。廣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希望以這次新快報書畫院寫生基地掛牌為契機,通過與這個平臺的合作,由點及線、由線及面,與廣西美術界在藝術交流互動等方面進一步全面發展,為繁榮兩廣文化藝術作出新的貢獻。”姚涯屏說。

除了程陽橋,鼓樓也是寫生的好去處。“程陽八寨是八個侗寨連在一起的統稱,每一個寨子都有自己的鼓樓,設有大鼓和戲臺。古時候,鼓樓就是全村人民的議事堂,村長和村民代表經常在這裡開大會,商議決定村中大小事務,凡有重要節日也會在這裡舉辦慶祝儀式,知名的侗族民俗百家宴也在這裡舉行。”

藝術家代表們在村民們邀請下體驗了一把“侗族百家宴”,他們坐在古舊的長條桌邊,跟陌生人親親熱熱擠在一起,桌上的藤籃子裡裝著寨中家家戶戶自己烹製的家常菜,雖然食材廉價易得,卻帶有農家的風情,菜有菜香,肉有肉味,每一桌的菜式都不盡相同。當侗族姑娘們唱起歌,參加百家宴的客人就要應聲而起,帶上自己的筷子,走遍每一張桌,跟每一個素昧平生相聚在此的客人碰杯,吃每一道自己中意的菜式。“從長桌頭吃到長桌尾,才是圓圓滿滿,代表了侗族兒女熱情好客、不分彼此的天性。”當地村民說。

到了晚上,一行人深入當地百姓居住的木樓,跟侗族人民共同起居。此後,他們在天晴時坐在戶外喝甘香的藤茶,下雨時一腳淺一腳深穿過泥水交流的古街。夜晚在姑娘小夥的山歌中入眠,早晨在大娘大嬸張羅飯食的嘈雜聲裡醒來,一碗油茶、一杯重陽菊花酒,配上自家制的酸筍、酸菜和臘肉,親身體驗木樓裡雞犬相聞的日常生活。

嘉賓臨窗揮毫 要為兩廣文藝作貢獻

面對著侗寨的種種好風光,廣州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賴智豪臨窗揮毫寫下“侗鄉煙雨”四字,記錄了這個特殊的日子。

賴智豪說:“首先代表廣州青年美協熱烈祝賀新快報書畫院寫生創作基地在三江掛牌!三江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美麗古樸的原生態風光。新快報書畫院三江寫生基地的建立,為廣東文藝工作者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創作環境,以此為橋樑,促進兩廣的藝術交流和美術創作,為推介三江獨特的自然人文資源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為當地文化旅遊深度融合增添新的活力。”

廣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姚涯屏在接受新快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三江之行是受廣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主席鐘瑞軍的委託,專程前來見證和支援新快報書畫院三江寫生基地的揭牌儀式。

“廣西擁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在歷史上和廣東是一家人的關係,在文化上有很多共同之處。同時,廣西也有自己獨特的地方,比如三江侗族文化。而新快報對文化藝術一直有著執著的關注和支持,和廣東省、市青年美協一直有著良好的合作。這次活動就是繼海南省藝術助學活動成功實施後,又一次深度合作的美好開端。廣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希望以這次新快報書畫院寫生基地掛牌為契機,通過與這個平臺的合作,由點及線、由線及面,與廣西美術界在藝術交流互動等方面進一步全面發展,為繁榮兩廣文化藝術作出新的貢獻。”姚涯屏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