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靠創新模式,這家基金公司5年做到1200億,基金界“廣州恒大”

昨晚開始, 老六的朋友圈就被前海開源基金給刷屏了。

這種經常在P2P圈中見到的場景, 出現在了公募基金的家門口, 的確讓人大感意外。

深入瞭解下, 原來是前海開源資產(系前海開源基金的子公司)通過深圳市錦安基金銷售有限公司代銷發行的《前海開源資產錦安財富新三板資產管理計畫》項目, 於近日到期。

“由於市場變化等原因, 該資管計畫表現不如人意, 個別投資者不能接受, 情緒激動。 ”

所以就跑公司門口去表達了自己的不滿情緒, 方式是拉-橫-幅, 一時之間上了頭條。

這批投資者真的特別慘,

因為這一資管計畫投的專案是中科招商的定增……

中科招商最近慘成什麼樣子不必多說了吧, 私募大佬王亞偉也踩了它的雷, 到現在還沒緩過氣來。

基協的備案資料顯示, 該資管計畫成立於2015年3月31日, 合同期限為3年, 總募集資金為1.57億元, 成立時投資者數量為110人。

管理費為1.5%, 認購方式為100萬起(不含認購費)。

唉。

可憐廣大投資者朋友了。

老六不知道當時代銷機構是怎麼行銷的, 假如有過度行銷比如說“保本保收益”的嫌疑, 投資者大可以舉證去告。 法律會站在你們那一邊的。

其實, 前海開源基金, 老六還挺看好的, 主要是它的模式。

這家於2013年1月23日註冊成立的公募基金, 雖然很年輕, 但勢頭很猛, 成立整五周年母子公司合計管理的總資產規模就突破了1200億元。

帶著合夥人制、事業部制、持有人利益至上、大市走勢預判精准、前瞻性產品佈局等鮮明標籤, 這家基金公司被業內稱為“公募基金創新者”, 也曾被人戲稱為“基金業的廣州恒大”。

根據海通證券的統計, 從2015年6月15日(A股上證指數點位為5178點)到2017年12月31日,

前海開源基金規模加權累計收益率實現正收益8.56%, 在五隻以上權益類公募基金公司中排名第四位。

就是沒想到出現這麼一個糾紛事件, 會對他們的品牌產生多大影響。

前海開源作為一家公募基金, 在機制上的創新更值得關注。

比如, 前海開源基金公司有四家股東, 每家股東持股各占25%, 其中一個是管理層成立的合夥企業。 管理層作為並列第一大股東, 四家股東互不關聯, 沒有單一股東具有1/3的否決權。

根據中國基金報的統計, 像董事長王宏遠、總經理蔡穎、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等等, 應該都有股份。 怪不得這麼有幹勁。

再比如, 前海開源的運作靠“三會”:持股委員會, 執行委員會, 管理委員會。 據說這是學習了華爾街高盛的模式。

持股委員會跟上市公司股東大會的投票機制一樣, 按股數投票。 持股委員會相當於代行了執行股東大會的概念。

用董事長王宏遠的話來說, 他們現在“早已擺脫了一人公司, 我們是一個精英團隊, 是幾十個核心組成的精英團隊。 ”

希望因此事受傷的人越少越好。 可是投資本身就具有風險, 假若不能挽回, 只有自己抱緊自己了。

在投資這條路上, 無論是自己做, 還是委託別人做, 永遠都別忘了還有風險這回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