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青年學者:促進當代社會與文化遺產協調發展的不懈動力

2018年4月18日, 由北京魯迅博物館(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中國文物交流中心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共同合作舉辦的“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創新——青年學者沙龍”在北大紅樓成功舉辦。 會議從公眾考古學發展、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遺址類博物館/紀念館展示、歷史街區與社區營造, 以及新媒體平臺下的傳承與創新等角度進行了深入探討, 以期對文化遺產在當時代下的傳承與保護理論研究與實踐操作提供新的思路。

2018年, 為了發揮跨時代群體在文化遺產知識傳承中的重要性, 更好地向公眾傳播文化遺產的知識以及宣傳遺產保護的意義,

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將國際古跡遺址日的主題確定為“遺產事業 繼往開來”(Heritage for Generations)。 本次沙龍在呼籲遺產保護精神代際傳承的同時, 把目光聚焦在青年一代的身上, 通過不同領域不同代際的遺產保護學者的理念和經驗與理念分享, 強調青年學者在遺產保護中所扮演的角色, 並宣導為遺產事業增加更多的活力。

主題發言

1.中國公共考古學的回顧與反思

首都師範大學講師 范佳翎

公眾考古是基於考古學發展起來的分支學科, 著重於考古遺產的研究與保護利用, 與文化遺產的關係可以說十分密切。 來自首都師範大學的范佳翎老師首先介紹了公眾考古學在西方和中國的起步, 並在一定的歷史情境下分析了中國公眾考古學的發展與當時社會歷史背景之間的聯繫。

從19世紀起, 伴隨著全球殖民擴張的步伐, 西方的考古學在世界各地都有了實踐與研究, 現代科學意義上的考古學誕生了。 到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 考古類專業機構和大學專業教育的設立,

使得這個行業逐步走向專業化和職業化, 另一方面也使得這門科學有了專業性、排他性和不可挑戰性。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世界政治格局的變化和社會思潮的湧動再次對考古學乃至整個社會科學產生了巨大影響, 族群要求獨立、個體要求平權、後現代主義的學術批判思潮開始興起, 對知識權利、治理術和話語權的反思衝擊了傳統學術的權威性和排他性;另一方面, 大規模的基建使得考古遺產受到很大威脅。 同時, 大眾開始對考古遺產和考古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這種興趣開始體現在方方面面, 由此, 考古學領域開始反應與思考, 包括公共考古學的方向、方法與研究思路, 更多地開始將考古展示給公眾、與開發者合作,
以及文化資源管理的實踐與研究。

與此同時, 在上世紀二十年代, 隨著“西學東漸”, 中國的公眾考古學開始有了一定的研究與嘗試, 但是受當時社會歷史和古史辯派的影響, 發展非常緩慢。 建國初期, 在當時的政治與經濟環境下, “人人參與”的理念一定程度上干預到了考古學的研究。 隨後, 大規模的工業建設使得考古遺產的保護工作迫在眉睫。 世紀之交前後, 中國的學者開始逐漸意識到公眾考古對於瞭解民族歷史、建立文化自信與認同感的意義, 以及學術研究對於建設公共知識體系的重要性, 並逐步宣導理性思考與觀念引導, 此後, 考古學開始逐漸從權威性走向民主參與性的研究與實踐。

范佳翎老師認為, 公眾考古學和文化遺產的保護的發展從誕生之日起便與社會發展有著密切聯繫, 在這樣的過程中, 二者都需要以包容的心態去不斷進行批判性的反思, 無論是研究的內容、範圍還是方法, 都應該隨著社會狀態和思潮的變化而更新和擴充, 從整個社會思想史的角度去思考它的發展與時代之間的聯繫。

2.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申報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王喆

世界遺產是整個全人類的財富,所以對文化遺產的解讀應當放在世界性的語境下進行,而對文化遺產的討論同樣也需要回顧過去、不斷反思並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

1972年,世界遺產公約建立,1985年,我國正式加入公約,到2017年,中國已經有了52個世界文化遺產,涵蓋了各個種類。而在申報的過程中,新的問題不斷湧現,新的遺址種類開始收到更多的關注與保護訴求,文化遺產申報的工作不再僅限於申請報批,更重要的是後續的定期檢測與管理維護。

王喆老師在發言中表示,在文化遺產保護與理念發展的過程中,伴隨著社會的變化,新的遺產類型層出不窮,雖然公約修改的可能性較小,但是這些遺產同樣應當受到公約的保護,除了建立相應的平臺進行管理保護外,還需要管理層進行嚴格管控,強化檢測與文化旅遊管理利用,不斷增強保護措施,這一點毋庸置疑。

3.遺址類紀念館與文化遺產傳承

北京魯迅博物館 秦素銀

遺址類博物館管理以及在保持歷史原狀的情況下進行展示,一直以來都是遺產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來自秦素銀老師在分享中,介紹了北大紅樓即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的歷史、建設、展覽設計與展示工作。

在介紹中,秦素銀老師表示,對遺址類博物館的展示首先在於遺址的意義和歷史原狀陳列物品當時的使用環境與背後的內涵,這就需要基於博物館對遺址本身的扎實的研究,此外,還需要研究觀眾的參觀需求和心理,從而做到更全面的展示與利用。

4. 歷史街區社區營造

北京城市規劃研究院 趙幸

如何讓活態的遺產在當代社會中繼續發揮它的社會價值,是文化遺產保護一直關心的熱點問題。北京城市規劃研究院的趙幸老師以史家胡同的保護規劃為例,介紹了北京的老胡同和歷史文化街區的創新保護模式,在結合歷史街區保護、公眾參與和社區營造的思路中進行保護設計規劃。

從2008年開始,史家胡同的規劃保護開始實施社區試點的責任規劃師制度,與居民一起探討社區中的改造方案,逐步建立改造的信心和積累技術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建立了史家胡同風貌保護協會,將自上而下的規劃和自下而上的改善相結合,結合多方力量參與到保護規劃的共同建設中,逐步形成相對完整的機制和技術方法,進一步提煉理論和政策,並嘗試性形成北京市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和推動社區營造的實踐依據。

趙幸老師在分享中表示,在文化遺產的保護過程中,需要建立一個共同城市的理念,讓居民和社會力量認識到城市是需要大家共同建設的。遺產保護規劃是一個切入點,提供了整合社會資源的平臺,而更重要的在於調動社區的內生力量,共同營造社區發展的“新夢”。

5.新媒體平臺下的遺產傳承與創新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王思渝

新媒體作為現下一種新的傳播方式,在文化遺產的傳承和面向公眾、面向未來的創新方面同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北京大學“源流運動”創始人王思渝博士以“源流運動”的欄目內容和線上線下活動為例,介紹了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新嘗試。

在一個思想自由交流開放的社會環境下,文化遺產不再是一個老舊死板的東西,它面臨著新的機遇,而更新傳播方式與內容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屬於中國的文化遺產到底有哪些?我們想要傳播什麼?應當如何表達?根據王思渝博士的介紹,在這一過程中,源流運動想要做到從宏觀層面建立傳統文化與當下社會的聯繫,把考古所帶來的只是體驗融入到更多人的日常生活中去,不僅僅是簡單傳達古代的文化,更多地是將資源進行整合從而對現代人的生活產生影響,並在此理念的基礎上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與嘗試。

王思渝博士指出,文化遺產的傳播從前是基於不同人的理解和操作,事實上,應該有更多交流的機會和展示的空間來進行整體的發展,並以此為契機,讓更多的現代人對文化遺產產生興趣,共同尋找一個沒有失去記憶的“遠方”,追尋生命的美。

討論環節

圓桌討論

主題發言結束後,與會嘉賓們就文化遺產保護的新老傳承等相關話題進行了探討,李季老師在分享中表示:考古與遺產保護首先需要我們對自己有清晰明確的定位,瞭解自己在當下社會發展過程中體現出的價值,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與趨勢,不斷更新對文化遺產的解讀方式,在迎合大眾需求的同時也要保持清醒的學術認知與態度,保護文化遺產的真實性與完整性,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普及與傳播。

隨後,嘉賓們與現場觀眾展開了熱烈討論。

觀眾提問

結語

就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創新而言,一方面,“無主”的遺產(如考古遺址)如何與當代構建聯繫;另一方面,更接近所謂“活態”概念(如傳統村落)的文化形態如何在有傳承人的情況下進一步實現遺產的當代性。以及遺址類博物館和遺址規劃機構如何通過不同方式致力於遺產的當代傳承,新的媒體環境下如何將文化遺產與人們的生活建立密切的聯繫,這些都是文化遺產保護在當下必須考慮的問題。而青年學者的不斷探索,也體現著新一代為遺產傳承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的不懈動力。

作者:閑凝眄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王喆

世界遺產是整個全人類的財富,所以對文化遺產的解讀應當放在世界性的語境下進行,而對文化遺產的討論同樣也需要回顧過去、不斷反思並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

1972年,世界遺產公約建立,1985年,我國正式加入公約,到2017年,中國已經有了52個世界文化遺產,涵蓋了各個種類。而在申報的過程中,新的問題不斷湧現,新的遺址種類開始收到更多的關注與保護訴求,文化遺產申報的工作不再僅限於申請報批,更重要的是後續的定期檢測與管理維護。

王喆老師在發言中表示,在文化遺產保護與理念發展的過程中,伴隨著社會的變化,新的遺產類型層出不窮,雖然公約修改的可能性較小,但是這些遺產同樣應當受到公約的保護,除了建立相應的平臺進行管理保護外,還需要管理層進行嚴格管控,強化檢測與文化旅遊管理利用,不斷增強保護措施,這一點毋庸置疑。

3.遺址類紀念館與文化遺產傳承

北京魯迅博物館 秦素銀

遺址類博物館管理以及在保持歷史原狀的情況下進行展示,一直以來都是遺產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來自秦素銀老師在分享中,介紹了北大紅樓即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的歷史、建設、展覽設計與展示工作。

在介紹中,秦素銀老師表示,對遺址類博物館的展示首先在於遺址的意義和歷史原狀陳列物品當時的使用環境與背後的內涵,這就需要基於博物館對遺址本身的扎實的研究,此外,還需要研究觀眾的參觀需求和心理,從而做到更全面的展示與利用。

4. 歷史街區社區營造

北京城市規劃研究院 趙幸

如何讓活態的遺產在當代社會中繼續發揮它的社會價值,是文化遺產保護一直關心的熱點問題。北京城市規劃研究院的趙幸老師以史家胡同的保護規劃為例,介紹了北京的老胡同和歷史文化街區的創新保護模式,在結合歷史街區保護、公眾參與和社區營造的思路中進行保護設計規劃。

從2008年開始,史家胡同的規劃保護開始實施社區試點的責任規劃師制度,與居民一起探討社區中的改造方案,逐步建立改造的信心和積累技術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建立了史家胡同風貌保護協會,將自上而下的規劃和自下而上的改善相結合,結合多方力量參與到保護規劃的共同建設中,逐步形成相對完整的機制和技術方法,進一步提煉理論和政策,並嘗試性形成北京市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和推動社區營造的實踐依據。

趙幸老師在分享中表示,在文化遺產的保護過程中,需要建立一個共同城市的理念,讓居民和社會力量認識到城市是需要大家共同建設的。遺產保護規劃是一個切入點,提供了整合社會資源的平臺,而更重要的在於調動社區的內生力量,共同營造社區發展的“新夢”。

5.新媒體平臺下的遺產傳承與創新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王思渝

新媒體作為現下一種新的傳播方式,在文化遺產的傳承和面向公眾、面向未來的創新方面同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北京大學“源流運動”創始人王思渝博士以“源流運動”的欄目內容和線上線下活動為例,介紹了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新嘗試。

在一個思想自由交流開放的社會環境下,文化遺產不再是一個老舊死板的東西,它面臨著新的機遇,而更新傳播方式與內容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屬於中國的文化遺產到底有哪些?我們想要傳播什麼?應當如何表達?根據王思渝博士的介紹,在這一過程中,源流運動想要做到從宏觀層面建立傳統文化與當下社會的聯繫,把考古所帶來的只是體驗融入到更多人的日常生活中去,不僅僅是簡單傳達古代的文化,更多地是將資源進行整合從而對現代人的生活產生影響,並在此理念的基礎上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與嘗試。

王思渝博士指出,文化遺產的傳播從前是基於不同人的理解和操作,事實上,應該有更多交流的機會和展示的空間來進行整體的發展,並以此為契機,讓更多的現代人對文化遺產產生興趣,共同尋找一個沒有失去記憶的“遠方”,追尋生命的美。

討論環節

圓桌討論

主題發言結束後,與會嘉賓們就文化遺產保護的新老傳承等相關話題進行了探討,李季老師在分享中表示:考古與遺產保護首先需要我們對自己有清晰明確的定位,瞭解自己在當下社會發展過程中體現出的價值,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與趨勢,不斷更新對文化遺產的解讀方式,在迎合大眾需求的同時也要保持清醒的學術認知與態度,保護文化遺產的真實性與完整性,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普及與傳播。

隨後,嘉賓們與現場觀眾展開了熱烈討論。

觀眾提問

結語

就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創新而言,一方面,“無主”的遺產(如考古遺址)如何與當代構建聯繫;另一方面,更接近所謂“活態”概念(如傳統村落)的文化形態如何在有傳承人的情況下進一步實現遺產的當代性。以及遺址類博物館和遺址規劃機構如何通過不同方式致力於遺產的當代傳承,新的媒體環境下如何將文化遺產與人們的生活建立密切的聯繫,這些都是文化遺產保護在當下必須考慮的問題。而青年學者的不斷探索,也體現著新一代為遺產傳承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的不懈動力。

作者:閑凝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