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宗慶後:走出去多用市場化手段

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走出去”尋求商機, 但同時也疑惑如何能夠更好地與當地的文化融合, 產生“1+1>2”的效果。

近日, 在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聯合國訓練研究所共同主辦的2018全球CEO發展大會上, 以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為代表的一些中國企業家對於“中國製造與中國企業走出去”這一話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宗慶後看來, 隨著走出去的企業越來越多, 相關部門與協會組織應加強規劃和指導, 幫助企業順利走出去並取得成效。 政府應組織國內比較有實力也有海外市場需求的民營企業走出去, 充分應用市場化的手段, 儘量淡化國家合作背景, 簽訂框架協議。 “最好是產業的對話, 能夠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同時盡可能多招點當地員工, 解決當地就業的問題, 使當地勞動力得到培訓, 通過企業在當地實行本土化, 這樣才能使企業真正融入當地社會,

真正帶動當地企業的發展, 真正受到老百姓的歡迎。 ”宗慶後建議大企業和小企業要加強溝通合作, 由大企業牽頭, 抱團合作, 把各自優勢整合起來, 形成規模, 提高市場競爭力。

而在國內女鞋製造商中規模排名靠前的華堅集團總經理張穎說在衣索比亞投資已經有七八年, 雖然如今取得了成就, 但這期間也走了很多彎路。 “無論是在非洲還是其他其任何國家投資, 我們儘量做本地人不能做的事情, 而且和他們合作。 去做他們不能做的事情, 推動他們成長和發展。 我們做的事情受到當地老百姓和政府的支持。 ”經過不斷磨合, 張穎總結道, “我們倒逼本地的工廠提供更好的服務, 提升他們在皮革產業一些技術。 ”

張穎說,

埃塞政府有兩個的需求, 一個是解決就業, 他們有一個億的人口, 60%是青年人, 而華堅專注的女鞋領域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 需要勞動力, 於是正好可以幫助解決當地人的就業。 另外一個則是解決外匯。 “埃塞比較缺美金, 我們公司鞋子是全部出口, 可以説明創匯, 這個非常受到艾瑟爾政府支持和重視, 發生什麼問題去找他, 我們可以跟他說在當地做了什麼事情, 人家會打開綠色通道, 幫助你解決問題。 ”

對此, 宗慶後也表示, 中國企業走出去是抱著合作共贏目的去的。 “中國企業走出去, 要瞭解欠發達國家的需求是什麼?我們有一些供應商比較完善, 有一些供應商是比較先進, 我們需要瞭解他們的需求, 能解決他們沒有生產出的產品,

這樣可以帶來共贏。 中國企業走出去跟當地政府搞好關係, 光政府說了不算, 我覺得中國企業走出去要遵守他們的法律包括當地的風俗。 ”

2018全球CEO發展大會是第六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主題日的主要活動之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