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煎茶水記|古人品水的軼事雜記

高下之水

唐朝狀元張又新的《煎茶水記》, 作為古人品水的軼事雜記, 或可略為瞭解。

《煎茶水記》, 最初名為《水經》, 我們從宋人的著作中可查到相關記述。

北宋李昉等人編著的《太平廣記》卷三九九引此書時, 稱其為《水經》;另外, 北宋葉清臣在《述煮茶泉品》的篇末寫道:“泉品二十, 見張又新《水經》”;再有, 北宋劉弇《龍雲集》卷二八《策問》中記載:“溫庭筠、張又新、斐汶之徒, 或纂《茶錄》, 或著《水經》, 或述顧渚”。 這些古籍都記載張又新的《煎茶水記》原初名為《水經》。

後人為何將它改名為《煎茶水記》?諸多原因中比較合理的“大概是為了和酈道元所注的《水經》區別”。

關於《煎茶水記》的內容, 南宋著名的目錄學家晁公武(西元1105-1180年)在《郡齋讀書志》中評道:“其所嘗水凡二十種, 因第其味之優劣。 ”另外, 南宋的藏書家陳振孫(約西元1183-1262年)也在《直齋書錄解題》中對《煎茶水記》進行了評點:“本刑部侍郎劉伯芻稱水之與茶宜者凡七等。 又新複言得李季卿所筆錄陸鴻漸《水品》, 凡二十。 ”

《郡齋讀書志》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具有提要內容的私藏書目, 成書較晚的《直齋書錄解題》在形式上模仿了前者。 此兩書被稱為中國古代私家書目的“雙璧”。

以上兩本古代私家書目中的評點, 大致道明瞭《煎茶水記》的內容概要。 它主要記載了唐朝茶人品第煮茶之水的兩則軼事。 一為劉伯芻關於宜茶之水的擇優比較;二為李季卿筆錄陸羽對茶飲之水的高下排第。

《煎茶水記》中記載的第一則品水故事為:唐憲宗元和年間刑部侍郎劉伯芻(西元755—816年)對親歷過的山泉江湖之水進行深品高鑒, 認為煮茶口感較好的水源有以下七品:

揚子江南零水第一;

無錫惠山寺石水第二;

蘇州虎丘寺石水第三;

丹陽縣觀音寺水第四;

揚州大明寺水第五;

吳松江水第六;

淮水最下, 第七。

劉伯芻所品水源,

大都集中在兩浙地區, 即唐代的浙東、浙西兩道。 浙江東道轄境在今浙江衢江、浦陽江流域以東;浙江西道轄境相當於今江蘇南部以及浙江西部地區。

張又新遊歷兩浙, 親自品嘗了上述七種水源, 對尊長劉公伯芻的品鑒頗為贊同, “斯七水, 餘嘗俱瓶於舟中, 親揖而比之, 誠如其說也。 ”但他同時又認為劉公所載水源仍可補充, 其“揚子江南零水第一”的觀點也值得推敲。 張又新曾為永嘉(今浙江溫州境內)刺史, 鑒於“客有熟於兩浙者, 言搜訪未盡”的說法, 他經錢塘江桐廬江段, 到了此江段的嚴子瀨(相傳在東漢嚴子陵的垂釣台下), 並親自在此處取水煎茶。

他認為此水“不可名其鮮馥也,又俞于揚子南零殊遠。”然後,他又來到永嘉的仙岩瀑布,“取仙岩瀑布用之,亦不下南零”。於是,他得出顯理鑒物的真知灼見:“今之人信不迨于古人,蓋亦有古人所未知,而今人能知之者。”

張又新還在《煎茶水記》中記載了一則“陸羽品水”的故事:唐代宗時期,李季卿刺湖州,至維揚,逢陸羽處士,便邀陸處士到揚子驛用膳。席間,李季卿問陸羽煮茶用什麼水最好?陸羽回答說是揚子江的南零水。

李季卿便派了兩名軍士去取南零水。此兩名軍士奉命取回南零水,卻在返途中不慎將桶水蕩失了一半。為了交差,他倆就取附近的江水將桶加滿。兩名軍士挑回水後,陸羽用勺在桶裡漂了漂,嘗了嘗,斷定桶水不是南零水,而是附近的江水。這兩名軍士辯稱他們的確取了南零水,當時在場的百餘人可以作證。

陸羽不聲不響,把桶水倒掉一半後再嘗,斷言桶裡剩下的水才是真正的南零水。這兩個軍士頓時傻了眼,誠惶誠恐地將實情一一道明,直呼“處士之鑒,神鑒也,其敢隱焉!”李季卿與在座的其他賓客都大為驚歎!李季卿便問陸羽:“既如是,所經歷處之水,優劣精可判矣。”陸羽於是將自己品鑒過的各地之水排出二十個等級,李季卿命下屬記錄下來:

廬山康王谷水簾水第一;

無錫縣惠山寺石泉水第二;

蘄州蘭溪石下水第三;

峽州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泄水獨清冷,狀如龜形,俗雲蝦蟆口水,第四;

蘇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五;

廬山招賢寺下方橋潭水第六;

揚子江南零水第七;

洪州西山西東瀑布水第八;

唐州柏岩縣淮水源第九;

廬州龍池山嶺水第十;

丹陽縣觀音寺水第十一;

揚州大明寺水第十二;

漢江金州上游中零水第十三;

歸州玉虛洞下香溪水第十四;

商州武關西洛水第十五;

吳松江水第十六;

天臺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七;

郴州圓泉水第十八;

桐廬嚴陵灘水第十九;

雪水第二十。

李季卿錄畢,陸羽又補充了水源和潔器對於茶飲的重要性:“此二十水,餘嘗試之,非系茶之精粗”,“夫茶烹於所產處,無不佳也,蓋水土之宜。離其處,水功其半,然善烹潔器,全其功也。”

以上“陸羽品水”故事,張又新述稱引于楚僧的《煮茶記》。他在《煎茶水記》道:“元和九年春,予初成名,與同年生期於薦福寺。余與李德垂先至,憩西廂玄鑒室,會適有楚僧至,置囊有數編書。餘偶抽一通覽焉,文細密,皆雜記。卷末又一題雲《煮茶記》”。

文末,他又強調自己任江西九江刺史時,與同僚論茶,思尋《煮茶記》,此書仍在:“又新刺九江,有客李滂、門生劉魯封,言嘗見說茶,餘醒然思往歲僧室獲是書,因盡篋,書在焉。”

狀元手筆

《煎茶水記》無論在群星璀璨的唐朝文壇,還是清隱自得的茶學一域,都算不上拔萃之作。但這卷手稿的作者在當世卻因科場出類而舉朝聞名。

張又新,字孔昭,生卒年不詳,唐代深州陸澤(今河北深縣)人。他的曾祖父張鷟(約西元660-740年),字文成,是唐高宗李治調露年間的進士。據說他的科舉考卷被當時的考功員外郎騫味道贊為“天下無雙”。張鷟下筆成章,屢試屢中,人稱“青錢學士”。除了科考文章一流,張鷟還是唐代著名的玄幻小說家,著有《遊仙窟》、《朝野僉載》和《龍筋鳳髓判》等唐傳奇小說。傳說當時新羅(朝鮮半島國之一)和日本的使節每次訪唐,都要四處打聽張鷟的新作,並且不惜重金將其新作買回,在他們的國度廣為傳誦。

張又新的父親張薦(西元744-804年),字孝舉,官至工部侍郎。張薦文辭敏銳,專治《周官》、《左氏春秋》,在唐代宗、德宗時期,任史館修撰。他又筆力恣縱,精通詩詞歌賦,著有文集三十卷以及唐傳奇小說《靈怪集》三卷等。

張又新出生官宦世家,有良好的家學淵源,在科場上是少見的春風得意。他初應“博學鴻詞”科第一,又為京兆解頭,後又狀元及第,因三占鼇頭而被稱為“張三頭”。

張又新早年風光,但其後的仕途卻起伏跌宕,不盡人意。他早年党附宰相李逢吉,唐寶曆二年(西元826年),升侍部員外郎,與李續之、劉棲楚等七人並稱為“八關十六子”。唐大和元年(西元827年),李逢吉被罷相,張又新亦被貶為山南東道節度使,再貶為汀州刺史。李訓執掌朝政後,張又新又趨附李訓,遷刑部郎中,為申州刺史。唐會昌二年(西元842年),李訓死後,張自新亦被貶為江州刺史,卒于左司郎中任上。

張又新是唐朝小有名氣的才子,有著書立說的願望。但他的著作卻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世說他喜愛美色,卻偏偏娶了醜妻。他寫過一些詩作,但多為“今日滿欄開似雪,一生辜負看花心”(張又新《牡丹》)之類的流香之作。關於他的詩作,《全唐詩》存有十七首,《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拾》存有補詩六首。

張又新嗜好飲茶,而且對茶飲之事有一定的研究。可是,他的《煎茶水記》篇幅千餘字,且多援引前人茶事和觀點,沒有太多獨立的創見。另外,中國山河博廣,《煎茶水記》中比較的水源限於江蘇、浙江、湖北、湖南、陝西、河南、江西、山西等地,文中水質的高下排名不免帶有地域局限性。再有,古今山河變道,水源變更,張又新所錄的古水比較對今人茶飲的參考意義,尚需用發展的眼光加以鑒別。

當然,《煎茶水記》強調水質對茶飲的重要性,這點頗值古今茶人高度肯定。張又新又在文中點透,“古人研精,固有未盡,強學君子,孜孜不懈”,這種“古為今用,今為古補”的追求,是值得後人尊崇的治學思想!

• 作者:唐婉約丨弘益茶道美學研究員

南開大學碩士,研究興趣涉獵中西文化與文學,近期關注中國茶道美學研究。

•本期編輯✎ 兮淺

•參考書目:朱自振、沈冬梅、增勤:《中國古代茶書集成》,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年。

他認為此水“不可名其鮮馥也,又俞于揚子南零殊遠。”然後,他又來到永嘉的仙岩瀑布,“取仙岩瀑布用之,亦不下南零”。於是,他得出顯理鑒物的真知灼見:“今之人信不迨于古人,蓋亦有古人所未知,而今人能知之者。”

張又新還在《煎茶水記》中記載了一則“陸羽品水”的故事:唐代宗時期,李季卿刺湖州,至維揚,逢陸羽處士,便邀陸處士到揚子驛用膳。席間,李季卿問陸羽煮茶用什麼水最好?陸羽回答說是揚子江的南零水。

李季卿便派了兩名軍士去取南零水。此兩名軍士奉命取回南零水,卻在返途中不慎將桶水蕩失了一半。為了交差,他倆就取附近的江水將桶加滿。兩名軍士挑回水後,陸羽用勺在桶裡漂了漂,嘗了嘗,斷定桶水不是南零水,而是附近的江水。這兩名軍士辯稱他們的確取了南零水,當時在場的百餘人可以作證。

陸羽不聲不響,把桶水倒掉一半後再嘗,斷言桶裡剩下的水才是真正的南零水。這兩個軍士頓時傻了眼,誠惶誠恐地將實情一一道明,直呼“處士之鑒,神鑒也,其敢隱焉!”李季卿與在座的其他賓客都大為驚歎!李季卿便問陸羽:“既如是,所經歷處之水,優劣精可判矣。”陸羽於是將自己品鑒過的各地之水排出二十個等級,李季卿命下屬記錄下來:

廬山康王谷水簾水第一;

無錫縣惠山寺石泉水第二;

蘄州蘭溪石下水第三;

峽州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泄水獨清冷,狀如龜形,俗雲蝦蟆口水,第四;

蘇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五;

廬山招賢寺下方橋潭水第六;

揚子江南零水第七;

洪州西山西東瀑布水第八;

唐州柏岩縣淮水源第九;

廬州龍池山嶺水第十;

丹陽縣觀音寺水第十一;

揚州大明寺水第十二;

漢江金州上游中零水第十三;

歸州玉虛洞下香溪水第十四;

商州武關西洛水第十五;

吳松江水第十六;

天臺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七;

郴州圓泉水第十八;

桐廬嚴陵灘水第十九;

雪水第二十。

李季卿錄畢,陸羽又補充了水源和潔器對於茶飲的重要性:“此二十水,餘嘗試之,非系茶之精粗”,“夫茶烹於所產處,無不佳也,蓋水土之宜。離其處,水功其半,然善烹潔器,全其功也。”

以上“陸羽品水”故事,張又新述稱引于楚僧的《煮茶記》。他在《煎茶水記》道:“元和九年春,予初成名,與同年生期於薦福寺。余與李德垂先至,憩西廂玄鑒室,會適有楚僧至,置囊有數編書。餘偶抽一通覽焉,文細密,皆雜記。卷末又一題雲《煮茶記》”。

文末,他又強調自己任江西九江刺史時,與同僚論茶,思尋《煮茶記》,此書仍在:“又新刺九江,有客李滂、門生劉魯封,言嘗見說茶,餘醒然思往歲僧室獲是書,因盡篋,書在焉。”

狀元手筆

《煎茶水記》無論在群星璀璨的唐朝文壇,還是清隱自得的茶學一域,都算不上拔萃之作。但這卷手稿的作者在當世卻因科場出類而舉朝聞名。

張又新,字孔昭,生卒年不詳,唐代深州陸澤(今河北深縣)人。他的曾祖父張鷟(約西元660-740年),字文成,是唐高宗李治調露年間的進士。據說他的科舉考卷被當時的考功員外郎騫味道贊為“天下無雙”。張鷟下筆成章,屢試屢中,人稱“青錢學士”。除了科考文章一流,張鷟還是唐代著名的玄幻小說家,著有《遊仙窟》、《朝野僉載》和《龍筋鳳髓判》等唐傳奇小說。傳說當時新羅(朝鮮半島國之一)和日本的使節每次訪唐,都要四處打聽張鷟的新作,並且不惜重金將其新作買回,在他們的國度廣為傳誦。

張又新的父親張薦(西元744-804年),字孝舉,官至工部侍郎。張薦文辭敏銳,專治《周官》、《左氏春秋》,在唐代宗、德宗時期,任史館修撰。他又筆力恣縱,精通詩詞歌賦,著有文集三十卷以及唐傳奇小說《靈怪集》三卷等。

張又新出生官宦世家,有良好的家學淵源,在科場上是少見的春風得意。他初應“博學鴻詞”科第一,又為京兆解頭,後又狀元及第,因三占鼇頭而被稱為“張三頭”。

張又新早年風光,但其後的仕途卻起伏跌宕,不盡人意。他早年党附宰相李逢吉,唐寶曆二年(西元826年),升侍部員外郎,與李續之、劉棲楚等七人並稱為“八關十六子”。唐大和元年(西元827年),李逢吉被罷相,張又新亦被貶為山南東道節度使,再貶為汀州刺史。李訓執掌朝政後,張又新又趨附李訓,遷刑部郎中,為申州刺史。唐會昌二年(西元842年),李訓死後,張自新亦被貶為江州刺史,卒于左司郎中任上。

張又新是唐朝小有名氣的才子,有著書立說的願望。但他的著作卻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世說他喜愛美色,卻偏偏娶了醜妻。他寫過一些詩作,但多為“今日滿欄開似雪,一生辜負看花心”(張又新《牡丹》)之類的流香之作。關於他的詩作,《全唐詩》存有十七首,《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拾》存有補詩六首。

張又新嗜好飲茶,而且對茶飲之事有一定的研究。可是,他的《煎茶水記》篇幅千餘字,且多援引前人茶事和觀點,沒有太多獨立的創見。另外,中國山河博廣,《煎茶水記》中比較的水源限於江蘇、浙江、湖北、湖南、陝西、河南、江西、山西等地,文中水質的高下排名不免帶有地域局限性。再有,古今山河變道,水源變更,張又新所錄的古水比較對今人茶飲的參考意義,尚需用發展的眼光加以鑒別。

當然,《煎茶水記》強調水質對茶飲的重要性,這點頗值古今茶人高度肯定。張又新又在文中點透,“古人研精,固有未盡,強學君子,孜孜不懈”,這種“古為今用,今為古補”的追求,是值得後人尊崇的治學思想!

• 作者:唐婉約丨弘益茶道美學研究員

南開大學碩士,研究興趣涉獵中西文化與文學,近期關注中國茶道美學研究。

•本期編輯✎ 兮淺

•參考書目:朱自振、沈冬梅、增勤:《中國古代茶書集成》,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