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什邡紅豆村:一棵千年紅豆樹延伸出的“幸福”產業

四川線上消息(記者 楊琳)4月24日, 氣溫驟降, 但什邡市師古鎮紅豆村辦公室的氛圍卻熱火不已。 村委會、鎮政府和什邡嵐風文化有限公司, 對即將舉辦的“師古·紅豆音樂嘉年華”520系列活動正在進行緊鑼密鼓的討論。

紅豆村, 這個因一顆千年紅豆樹得名的村莊, “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後重建後, 挖掘千年紅豆樹文化資源, 打造“中國婚慶特色村”。 在這裡, 由傳統的川西婚俗文化延伸而來的婚慶產業和旅遊產業, 讓這座小村莊煥然一新。

一棵樹引發川西婚俗體驗熱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 紅豆被賦予相思之意。 紅豆村那顆最負盛名的紅豆樹,

位於村裡的紅豆廣場中, 距今已有1200年歷史。 因其有婚姻圓滿、家庭幸福的寓意, 直到今天仍是當地老百姓心中的“寶樹”。 “5.12”汶川特大地震後, 紅豆樹被原地保留了下來, 樹周設計為婚慶廣場, 此外還有月老祠、鴛鴦井、印心池等景點。 村上男娶女嫁, 很多都到廣場上擺婚宴。

“婚慶”這張名片也逐漸打響。 漸漸地, 越來越多的人來到紅豆村拍婚紗照、祈福、體驗川西婚俗、擺酒席……如今, 為了進一步挖掘紅豆村的傳統文化, 村裡利用一月兩次的農民夜校, 為村民普及紅豆村傳統的婚俗。 紅豆村婚俗始於清朝, 年輕男女一般在月老祠相親, 滿意後交換信物或見面禮, 八字測算相配後訂婚, 確定婚期後送期單,

有意思的是, 期單不僅寫有婚宴的日期, 還包括女子梳頭的時辰, 坐的方向, 拜堂的時辰。 隨後, 再進行過禮、探親、拜堂成親、回門、鬧洞房等流程。

如今, 婚禮程式從簡, 很難有人能完全按照傳統婚俗辦婚禮, 但很多人願意在這個過程中體驗一二, 比如穿傳統婚服、推雞公車等等。 村支書朱興發粗略一算, 現在一年光是來村裡拍婚紗照、辦宴席的就有上千人, “一對新人如果帶婚禮、宴席、酒水, 以平均一場婚禮30桌, 大概會在紅豆村消費6至7萬元, 一年下來就是一筆很可觀的收入。 ”

#SplitPageHere#

借力外來公司繪製發展藍圖

不過, 紅豆樹畢竟不是“搖錢樹”, 在發展婚慶產業和旅遊產業的過程中, 怎樣留住人, 一直是個難題。 紅豆村距什邡城區只有9公里,

距成綿高速複綫只有5公里, 雖然交通便利, 但如果配套不完善, 也很容易變為“觀光遊”。

2010年, 在紅豆村舉行了一場集體婚禮, 99對新人在這裡共同傳遞月老紅線, 澆灌紅豆樹、打同心結……但那時, 村上還沒有能容納這麼多人的餐飲配套, 熱熱鬧鬧的集體婚禮結束後, 一大群人只能返回什邡吃飯。

缺乏服務配套的“痛點”, 讓紅豆村理清了發展的思路。 2013年起, 紅豆村陸續開了幾家農家樂, 提供酒席、儀式等服務, 前來紅豆村辦婚宴、旅遊的人也多了起來。

但問題並沒有因開了幾家農家樂而得到“根治”, 打造婚慶產業、旅遊產業, 紅豆村目前能提供的服務, 只是整個產業鏈的一部分。 朱興發說, 雖然有不少人在紅豆村辦婚禮、拍婚紗照, 但婚禮很多環節都是由外面的公司來執行的。

這時, 紅豆村想到了借力, 這也促成了與什邡嵐風文化有限公司的“牽手”。 “我們希望通過引進傳媒公司, 在婚慶產業上進行一條龍的專業化運作, 這樣紅豆村的文化能傳播得更廣泛, 也能帶動本地老百姓增收。 ”朱興發說。

正在緊鑼密鼓籌備的“師古·紅豆音樂嘉年華”520系列活動, 就是一次“試水”, 這也是村上迎來的首個商演活動。 “接下來我們還計畫利用紅豆村的資源打造特色民宿, 讓更多的人來了能留下來。 ”什邡嵐風文化有限公司執行總監方藝說。

即使繪製了一張產業發展的藍圖, 文化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如今, 婚慶市場競爭激烈, 紅豆村主打川西婚俗, 怎樣才能佔有一席之地?方藝認為,

通過文化的包裝是重要之舉, “講好故事”就是一個切口, “這裡的婚俗、紅豆樹的起源, 是很好的文化資源, 還需要進一步挖掘和整合。 ”

在紅豆廣場旁, 有一塊60畝的空地, 朱興發說, 未來, 這裡將新建一座婚俗博物館, 展示從古至今的婚俗文化, “紅豆村的文化要想傳承、傳播, 需要這樣一個載體。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