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處暑——人生幾度秋涼

處暑, 即為“出暑”炎熱離開的意思。 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 雖然帶著“暑”字, 但處暑節氣意味著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 處暑後中國長江以北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節氣的由來

太陽到達黃經150°時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處暑。 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 “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 “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 去也, 暑氣至此而止矣。 ”“處”是終止的意思, 表示炎熱即將過去, 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 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處暑既不同於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節氣,

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出遊迎秋

祭祖、迎秋處暑節氣前後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 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 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

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 就有開鬼門的儀式, 直到月底關鬼門止, 都會舉行普渡佈施活動。

據說普度活動由開鬼門開始, 然後豎燈篙, 放河燈招致孤魂;而主體則在搭建普度壇, 架設孤棚, 穿插搶孤等行事, 最後以關鬼門結束。 時至今日, 已成為祭祖的重大活動時段。 此外, 處暑之後, 秋意漸濃, 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 處暑過, 暑氣止, 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 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 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 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 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 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 任其漂泛。 放河燈是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肖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 是這種習俗的最好注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

不得托生, 纏綿在地獄裡非常苦, 想托生, 又找不著路。 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托著一盞河燈, 就得托生。 ”

開漁節

對於沿海漁民來說, 處暑以後漁業收穫的時節, 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省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 決定在東海休漁結束的那一天, 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 歡送漁民開船出海。

《處暑》(左河水)

一度暑出處暑時, 秋風送爽已覺遲。

日行南徑斜暉裡, 割稻陌阡車馬馳。

《長江二首》 (宋)蘇泂

處暑無三日, 新涼直萬金。

白頭更世事, 青草印禪心。

放鶴婆娑舞, 聽蛩斷續吟。

極知仁者壽, 未必海之深。

《秋日喜雨題周材老壁》(宋)王之道

大旱彌千里, 群心迫望霓。

簷聲聞夜溜, 山氣見朝隮。

處暑余三日, 高原滿一犁。

我來何所喜, 焦槁免無泥。

《處暑後風雨》(宋)仇遠

疾風驅急雨, 殘暑掃除空。

因識炎涼態, 都來頃刻中。

紙窗嫌有隙, 紈扇笑無功。

兒讀秋聲賦, 令人憶醉翁。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處暑》(宋)張嵲

塵世未徂暑, 山中今授衣。

露蟬聲漸咽, 秋日景初微。

四海猶多壘,

餘生久息機。

漂流空老大, 萬事與心違。

鴨子

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傳統。 鴨肉味甘、鹹、性涼, 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作用。 烏骨鴨藥用價值更大, 可使結核病患者減輕潮熱、咳嗽等症。 老母鴨能補虛滋陰, 對久病體虛者或虛勞吐血者均有補益作用。 鴨子做法也五花八門,有白切鴨、檸檬鴨、烤鴨、荷葉鴨等。

梨粥

梨,味甘酸性涼,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功效,大米健脾益氣,兩者同煮為粥,具有益氣健脾、滋陰潤燥的作用,是預防秋燥的保健食品。

龍眼配稀飯

老福州在處暑的時候要吃龍眼配稀飯,因為夏天的時候天氣比較熱,人體消耗了很多熱量,吃龍眼能補充熱量。龍眼偏溫性,有益心脾、補氣血、滋補養氣的作用。吃法就是剝一碗龍眼,混著稀飯一起吃。

涼茶

此習俗自唐代以來已盛行,每當處暑期間,家家戶戶有煎涼茶的習慣。先去藥店配製藥方,然後在家煎茶備飲,意謂入秋要吃點“苦”。涼茶在清熱、去火、消食、除肺熱等方面頗有好處。

張家口手機台:童童

鴨子做法也五花八門,有白切鴨、檸檬鴨、烤鴨、荷葉鴨等。

梨粥

梨,味甘酸性涼,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功效,大米健脾益氣,兩者同煮為粥,具有益氣健脾、滋陰潤燥的作用,是預防秋燥的保健食品。

龍眼配稀飯

老福州在處暑的時候要吃龍眼配稀飯,因為夏天的時候天氣比較熱,人體消耗了很多熱量,吃龍眼能補充熱量。龍眼偏溫性,有益心脾、補氣血、滋補養氣的作用。吃法就是剝一碗龍眼,混著稀飯一起吃。

涼茶

此習俗自唐代以來已盛行,每當處暑期間,家家戶戶有煎涼茶的習慣。先去藥店配製藥方,然後在家煎茶備飲,意謂入秋要吃點“苦”。涼茶在清熱、去火、消食、除肺熱等方面頗有好處。

張家口手機台:童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