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與千年古窯來一場約會

原標題:與千年古窯來一場約會

邛窯遺址公園展館。 邛崍市委宣傳部供圖

邛窯遺址公園5月18日開園迎客, 記者提前探秘——

邛窯是目前已知的四川古陶瓷窯址中,

燒制時間最長、堆積最厚、產品最豐富的名窯, 獨一無二的邛三彩是邛窯的標誌性產品。

□本報記者吳亞飛李秋怡

從邛窯遺址公園專案醞釀、啟動、修建到落成, 邛崍市文物局局長何吉民等待了10餘年。

5月18日, 在世界博物館日的當天, 邛窯遺址公園將開園迎客。 眼下, 占地300畝的公園, 正有條不紊地進行收尾工作。

飽經滄桑的千年古窯將迎來怎樣的“新生”?4月26日, 記者走進邛窯遺址公園, 一探究竟。

“活化”一片千年古窯

邛窯遺址公園的核心地區, 8根立柱支撐起古色古香的木制棚頂, 內裡是一座新建的實驗性柴窯“文君窯”。 “文君窯”由中、美、韓三國30余位陶藝家共同設計, 共有4個窯室, 為了避免對環境造成影響,

還設置了二次燃燒室, 完成充分燃燒。

回歸古老的柴窯燒制技藝, 窯器可產生粗獷自然的質感和意料之外的窯變。 “希望以這種特殊的方式進行文化傳承。 ”邛窯大師工作站執行主持李清泉介紹, 遺址公園開園後, “文君窯”將舉行開窯儀式, 邀請公眾參與體驗, 見證燒窯過程。

傳承是為了更好地保護。 “體驗過燒窯樂趣後, 大家將會對遺址公園內留存下的完整窯包有更深刻的理解。 ”何吉民解釋說, “窯包”是丟棄的窯具、燒制的廢品、爐渣和碎瓷片堆積而成的山包, 雖是“破磚破瓦”, 卻傳遞出大量珍貴的文化資訊。

文君窯不遠處的十方堂遺址內, 完整保留了14個完整窯包遺跡。 這裡曾發掘清理出上萬件古陶瓷器物, 還發現了唐代建築遺址、五代作坊遺址,

是邛窯的“文化之根”。

打造一支夢想隊伍

李清泉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 是“不二工坊”陶藝工作室、明月村清泉燒陶瓷生活空間等地的創始人。 但他最後選擇留駐在邛窯遺址公園, 牽頭帶領15位工作人員運營邛窯大師工作站。

為何留駐?他提及最多的兩個字是“復興”。

李清泉介紹, 五大名窯因其官窯的地位, 有大量記載, 知者甚多。 而邛窯之火熄滅了近千年, 歷史記載也極度匱乏, 且由於歷史原因, 大量出自邛窯的珍貴陶瓷器流落民間, 藏品較少, 大量古法技藝失傳。 這一重拾傳承的過程吸引著他。

在他的招引之下, 邛窯遺址公園已經聚集了百位駐留大師和幾十位駐場大師。 邛窯的古法工藝和技術在他們手中逐漸重生,

已成功重現了邛窯的五朵金花——邛三彩、青瓷、窯變、捏塑和白瓷。

串聯一條文旅休閒創意帶

進入園內駐留大師的居住院落, 映入眼簾的, 是地上磨得發亮的青石磚, 牆角擺放著樸素雅致的邛窯瓷器, 原木的床邊隨意配搭幾隻小幾。

“我們共有兩套人馬管理這些院落。 ”成都市微巨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曉陽介紹, 這裡居住的駐留大師多為“候鳥式”, 當有藝術項目和活動時, 他們就在這裡週期性居住;這些藝術家們常常會根據自己的愛好和風格, 對這些院落進行改裝和設計。 當藝術家們離開時, 這些院落又成為對外開放的民宿, 由公司運營, 接待遊客入住, 近距離感受“藝術氣質”。

“在邛窯遺址公園, 遊客可參與休閒、娛樂、餐飲、住宿多元化體驗。 ”何吉民介紹。

在創作工坊, 可親手拉坯;在文君窯, 可參與燒窯、制窯;在等制窯過程中, 可品嘗“創咖啡”, 入住特色民宿, 抑或是參觀展覽。 在展覽區, 邛窯還結合酒、茶、竹編等邛崍特產, 推出衍生產品現場展示和售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