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首家消費金融公司還在虧損,它是如何跌落的?

來源: 新金融琅琊榜

金評媒(http://www.jpm.cn)編者按:成立8年了, 中國第一家消費金融公司——北銀消費金融公司依然未能走出困境, 它還在為前些年的風控漏洞與經營亂象付出代價。

根據4月26日晚間披露的北京銀行2017年年報, 去年北銀消費金融給北京銀行帶來了2800萬元的虧損;按照北京銀行所占的35.29%的持股比例, 則北銀消費金融2017年全年虧損7934萬元。

截至去年末, 北京銀行持有的北銀消費金融股權的帳面價值已經跌破初始投資金額。 對桑坦德消費金融、聯想控股和萬達集團等通過增資擴股進來的股東來說, 這筆投資的帳面損失更為慘重。

唯一的好消息或許是, 與2016年相比, 北銀消費金融的虧損大幅減少。 2016年, 北銀消費金融給北京銀行帶來了4.76億元的虧損, 據此測算, 北銀消費金融當年虧損13.49億元。

在北京銀行的這份年報中, 對於北銀消費金融的經營狀況, 僅提到“截至報告期末,

該公司正常經營”, 未披露任何業務資料。

然而, 北銀消費金融的2017年並不尋常。 這家公司從2015年開始爆發的“拉人頭”騙貸亂象, 其影響仍未完全消除。 在監管部門開出史上最嚴厲罰單之後, 至今仍有受害者深陷其中。

2017年9月1日, 北京銀監局公佈了對北銀消費金融公司的行政處罰資訊, 這是有史以來監管部門對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開出的最嚴厲的一張罰單。 北銀消費金融被罰900萬元, 總經理、兩名副總經理及一名業務負責人均被處罰, 其中兩人被禁業。

這份罰單進一步坐實了北銀消費金融的“拉人頭”騙貸亂象。 據監管公告, 北銀消費金融的貸款和同業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並超經營範圍開展業務、提供虛假且隱瞞重要事實的報表、開展監管叫停業務等。

除了因罰單成為行業焦點, 在整個2017年, 北銀消費金融在市場上幾乎沒有什麼聲音。 北銀消費金融微信訂閱號在去年6月30日更新過之後, 再也沒有任何動靜。

令人扼腕歎息的是, 在過去兩年裡, 無論是與北銀消費金融成立時間差不多的幾家老牌機構, 還是近年來崛起的後起之秀, 紛紛實現大幅盈利, 可謂高歌猛進。

與北銀消費金融幾乎同時的成立的捷信消費金融, 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32.36億元, 同比增長106%;淨利潤10.22億元, 同比增長9.77%。 還有中銀消費金融, 其2017年營業收入40.05億元, 同比增長70.65%;淨利潤達到13.75億元, 同比增長157.78%。

後起的招聯金融實現營業收入41.63億元, 同比增長171.60%;淨利潤11.89億元, 同比增長266.97%。 同時,

馬上消費金融2017年營業收入46.68億元, 同比增加2654.43%;淨利潤5.78億元, 同比暴增近88倍。

可是, 北銀消費金融曾經是行業裡的領頭羊, 其市場份額一度接近消費金融公司全行業的半壁江山, 並有著良好的盈利能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