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華測檢測2018年一季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4月27日消息, 華測檢測(300012)2018年一季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業務回顧和展望

報告期內驅動業務收入變化的具體因素作為國內最大的民營綜合性檢測服務機構, 華測檢測經過不斷成長, 已經發展成為集檢測、校準、檢驗、認證及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協力廠商機構, 服務網路遍佈全球, 為企業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在工業品、消費品、貿易保障及生命科學四大領域, 公司提供有害物質檢測, 安規檢測, EMC檢測, 環境安全檢測, 電子電器產品可靠性與失效分析, 材料可靠性與失效分析, 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分析,

紡織品、鞋類、皮革檢測, 玩具產品檢測, 建材與輕工產品檢測, 汽車整車及其零部件檢測, 食品、藥品、化妝品、飼料及食品包裝和接觸材料檢測, 驗貨與合規服務, 審核服務, 計量校準及儀器維修, 半導體及相關領域檢測分析, 船舶有害物質管理、貨物適運鑒定, 認證與培訓, 應用軟體發展及測試等多項綜合檢測與認證服務。 報告期內, 公司圍繞制定的發展戰略, 根據年度經營總體計畫, 積極推進各項工作。

2018年第一季度, 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812.31萬元, 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9.54%,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2,427.56萬元, 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734.92%。 收入和上年同期相比有有所增長, 虧損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前期實驗室擴建、固定資產的購建、人工成本等固定成本的剛性支出較上年同期增長較快;新建產品線尚未產生效益等因素致公司淨利潤同比下降。

報告期內, 公司按照董事會制定的年度經營計畫, 順利的開展各項工作。

二、重大風險提示

1.公司品牌公信力受不利事件影響的風險

從協力廠商檢測行業的商業模式來看, 公司公信力、品牌和聲譽受不利事件影響而產生的風險一直是公司未來經營活動中可能面臨的最大風險。 檢測行業的商業模式是以獨立於買賣雙方的協力廠商身份進行檢測活動, 客戶基於公信力選擇檢測機構對產品進行檢測, 然後檢測機構出具檢測報告。 獨立、公正, 是協力廠商檢測行業的特性, 其協力廠商身份和品牌為主要表徵的公信力是檢測機構的生命線。

公信力是檢測機構發展的生命所在, 一旦出現公信力和品牌受損的事件, 將會嚴重影響客戶的選擇, 進而影響檢測機構的業務展開和營業收入。

公司十分重視對公信力和品牌的培育和維護, 積極宣導誠信為本的價值觀, 建立了良好的內部品質管制體系保證出具檢測報告的真實性、準確性, 不斷提升檢測服務品質。 以踐行誠信為本的價值觀、實行嚴格的內部品質控制措施來應對社會公信力受損風險。

2、投資項目的實施風險公司的各項重大投資項目, 包括募集資金投資項目, 雖然在前期進行了充分論證, 並經過了董事會或股東會的審議研究, 但由於在專案實施過程及運營過程中可能會由於市場的變化、政策的調整、投資地人文環境的不適應、市場拓展不力、人力資源的不足等問題使投資專案時間進度不能按照計畫進行或專案收益無法達到預期。

投資項目大多有較長的建設期, 短期內公司會產生巨大的財務費用壓力, 對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響。 因此專案的實施存在一定的風險。 針對以上風險, 公司遵守嚴謹務實的原則, 項目建設時配備有專人負責管理, 對各項目的進展情況及時跟蹤, 及時處理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盡可能使專案按計劃順利進行, 降低項目的實施風險。

3、並購的決策風險及並購後的整合風險

檢測認證行業的市場為碎片市場,

橫跨眾多行業, 且每個市場相對獨立, 難以快速複製, 無法通過資本進行快速擴張。 採用並購手段快速切入新領域是國際的檢測認證巨頭通行的做法。 並購戰略是公司的長期發展戰略之一。 並購標的的選取, 以及並購後的整合關係到並購工作是否成功, 存在較大風險。 通過過去幾年的試水, 公司逐步摸索、積累了一些並購的經驗教訓。

針對並購決策存在的風險, 公司將遵守審慎原則, 並購前期進行盡職調查工作並進行充分論證, 選擇並購國內外的優質標的, 延長公司的產品線寬度並產生協同效應, 尋求外延擴張增速;針對並購後的整合風險, 公司設立了專門部門, 對重要整合事項進行密切跟蹤和及時調整, 制定推行因地制宜的管控措施。

制定推行因地制宜的管控措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