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美股大市值中科技股當家?中國大市值股中沒有科技股?揭秘中美前20大市值公司的真相

本文編選自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 作者曾炎鑫。

中興事件持續發酵, 一段網文也在社交網路持續熱傳:

“美國市值前5名的公司都是高科技公司, 我們市值第一的是貴州茅臺, 一個依靠人口紅利消費升級而產生的異類, 如果還有人說這是合理的, 請賺得缽滿盆滿的貴州茅臺勇敢站出來, 端起一碗白酒反擊英特爾吧!”

看完上述吐槽後, 不少朋友為之點贊。 不過按照這個邏輯, 我們來看看美股市場:IBM市值才三分之二個可口可樂;英特爾市值也趕不上一個開超市的——沃爾瑪。

再來看看下面五組資料後,

大家或許會對中國科技企業分佈以及美股大市值企業行業佈局的認知有所改觀:

第一, 中國科技股多在海外上市, 美國科技股多在本國上市, 拿A股與美股比不合適;

第二, A股缺大盤科技股, 中國可不缺, 騰訊是中國第一大市值公司, 阿裡巴巴位居第二;

第三, 美國大市值股並非全是科技股, 第五大是伯克希爾哈撒韋;

第四, 美國科技股市值不見得都高, 英偉達市值不如可口可樂, 英特爾不如沃爾瑪;

第五, 貴州茅臺上市後17年不曾再融資, 卻累計分紅436.49億元, 還要啥自行車?

正確比較中美大市值股

如果說市值第一名可以反映國家的經濟特徵, 那用A股第一名與美股第一名來比較, 其實有失公允, 由於A股的制度原因, 中國的高科技企業大部分都在海外上市, 而美國的高科技企業則多選擇在本國上市, 這個差別, 將國內正在進行的IPO制度改革而得到改觀。

如何才是比較市值第一名的正確姿勢?更應該放眼全球範圍內的中國上市公司, 尤其是在一大批海外科技股即將發行CDR、回歸A股的的政策背景下,

一些海外掛牌企業也是中國新經濟的有力代表。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 包括A股、港股(中資)、海外中概股(美股為主)在內, 中國的上市公司數量達到4746家(剔除多地上市的重復資料), 其中在A股上市的公司有3510家, 只在海外上市的公司1236家, 可計算市值合計達到80.85萬億元(如無特別說明, 本文貨幣均為人民幣)。

就市值排名來看, 中國當前擁有9家超萬億元市值的上市公司, 包括5只金融股、1只資訊技術股、1只可選消費股、1只電信服務股和1只能源股, 而輿論焦點中的的貴州茅臺位居第10名、當前市值8679.95億元。

事實上, 中國市值最大的兩家公司都是科技類公司, 市值規模比工商銀行還高, 只是都不在A股上市。

資料顯示, 在港交所上市的騰訊控股擁有中國第一大市值,

即便是在在經歷近期大跌後, 騰訊控股的最新市值仍達到2.95萬億元, 對應市盈率(TTM)42.97倍, 該公司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別實現股東淨利潤410.95億元和715.1億元。

緊跟在騰訊控股之後, 在紐交所上市的阿裡巴巴也擁有2.77萬億元市值、位居第二, 該公司在2016年實現股東淨利潤436.75億元, 當前市盈率(TTM)42.65倍。

排在兩隻科技公司之後, 工商銀行、建設銀行雖然擁有更高的盈利規模, 2017年分別實現股東淨利潤2816.12億元和2412.19億元, 但由於市場給予的市盈率只有個位數, 當前市值分別為2.09萬億元和1.64萬億元, 分別位居第三和第四位。

相較之下, 美股市值第一位是蘋果公司, 當前市值5.23萬億元、對應市盈率16.36倍, 2017年盈利3209.01元, 其次市值第二大的是微軟公司,

擁有市值4.53萬億元, 市值第三位是穀歌, 擁有4.49萬億元市值, 前三名的行業均為資訊技術。

美股市值:晶片不如可樂與超市

大概是出於對中國芯的迫切期待, 有論者認為A股的傳統行業股(如茅臺)市值高於科技股, 反映出中國經濟發展的不足與不平衡。

但事實上,即便是以美國市場作為參照標準,傳統行業市值超過高科技,也並非什麼稀罕事,其中,做晶片的英偉達和英特爾,其市值也低於很多傳統行業公司。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美股市值最大的20只個股的行業分佈如下:資訊技術6股、金融4股、醫療保健和能源各3股,非日常生活消費品2股,日常消費品和電信業務各有1股。

就個股來看,美股市值前4名均為耳熟能詳的高科技類企業,且均來自納斯達克:

蘋果公司(APPLE), 資訊技術板塊,市值5.23萬億元;

微軟公司(MICROSOFT),資訊技術板塊,市值4.53萬億元;

穀歌(ALPHABET),資訊技術板塊,市值4.49萬億元;

亞馬遜(AMAZON),可選消費板塊,市值4.47萬億元;

此外,市值位居第五美股則並非科技類個股,而是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當前市值3.07萬億元,是在紐交所上市的一隻金融個股。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市值前四名均被科技股佔領,但美股市場中多隻科技股市值並不見得就比傳統個股高,尤其顯眼的,是最近被中文媒體反復提及的晶片廠商英特爾與英偉達。

截至目前,英特爾市值達到1.52萬億元,位居美股第16名,市值小於做醫療保健的強生公司,也小於開超市的沃爾瑪,後兩者的市值分別達到2.41萬億元、1.61萬億元,分別是美股的第9大和第14大上市公司。

此外,英偉達當前市值8461.68億元,位於美股第45名,市值規模不如百威英博、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後三家的市值分別達到1.25萬億元、1.16萬億元和9107.22億元。

與之類似,IBM當前市值也只有8448.63億元,在全體美股排名也只有第46位。

10大資訊技術股6家在海外

中國的優質高科技股熱衷在海外上市,已經是一個持續多年的特殊現象。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包括海外上市企業在內,中國的資訊技術板塊上市公司共有735家,主要集中在滬深兩個交易所,其中441家位於深交所、121家位於上交所,分別佔據這些公司的60%和16.46%。

據統計,中國市值最大的50只資訊技術個股中,港交所擁有7只、納斯達克擁有7只、紐交所擁有2只,也即是說,在海外上市的中國資訊技術股占比達到32%。

同時,如果我們觀察市值最大的20只資訊技術股,會發現海外上市的比例比例上升到了45%,其中,納斯達克擁有4只、港交所擁有3只、紐交所擁有2只。

截至目前,中國市值最大的10只資訊技術股中,除了海康威視、京東方A、中興通訊和三六零已在A股上市外,其餘6股仍在海外上市,海外上市比例達到60%,包括:

騰訊控股:

香港聯交所,2004年上市,市值2.95萬億元;

百度:

納斯達克,2005年上市,市值5094.25億元;

網易:

納斯達克,2000年上市,市值2109.99 億元;

納斯達克,2014年上市,市值1596.37 億元;

漢能薄膜發電:

香港聯交所,1996年上市,正長期停牌中;

舜宇光學科技:

香港聯交所,2007年上市,市值1150.59億元。

就如資料顯示的那樣,中國在海外上市科技公司數量較多、規模較大,如果這些公司可以選擇在A股上市或回歸A股,會較大程度改變A股市場的大市值公司排名榜單。

A股25年回顧:市值皇冠難戴西諺說“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如果我們只看A股發展歷程,會發現公司市值第一的皇冠更不好戴,因為除了中石油,至今還沒有哪家公司可以戴著超過五年。

在今天,大多股民都知道A股的最大市值個股是工商銀行,但有多少人還記得10年前的第一大市值是中國石油,20年前的市值第一是四川長虹,25年前的市值第一名是申能股份?

又或者說,誰還在乎哪只個股曾是市值第一?

在經濟結構的變更下,A股市場的市值排名總是輕易被打亂,如今的市值前10名個股,5年後未必都能保留位置,我們也可以期待,隨著A股市場發行制度的完善,未來有更多大市值的科技股可以成長為大市值公司。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從1993年起算,每5年時間裡,A股市值第一名如下,其中有些個股爬上第一後,股價就再也回不去了:

1993年:申能股份,市值512.98億元,最新市值252.18億元;

1998年:四川長虹,市值582.92億元 ,最新市值140.8億元;

2003年:中國石化,市值3766.68億元,最新市值8154.84億元;

2008年:中國石油,市值31,628.89 億元,最新市值13470.84億元;

2013年:中國石油,市值15,400.21億元,最新市值13470.84億元;

2018年:工商銀行,市值20,886.35億元。

其中,貴州茅臺在2003年、2008年、2013年和2018年的市值排名分別是第83名、21名、17名和7名。

但事實上,即便是以美國市場作為參照標準,傳統行業市值超過高科技,也並非什麼稀罕事,其中,做晶片的英偉達和英特爾,其市值也低於很多傳統行業公司。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美股市值最大的20只個股的行業分佈如下:資訊技術6股、金融4股、醫療保健和能源各3股,非日常生活消費品2股,日常消費品和電信業務各有1股。

就個股來看,美股市值前4名均為耳熟能詳的高科技類企業,且均來自納斯達克:

蘋果公司(APPLE), 資訊技術板塊,市值5.23萬億元;

微軟公司(MICROSOFT),資訊技術板塊,市值4.53萬億元;

穀歌(ALPHABET),資訊技術板塊,市值4.49萬億元;

亞馬遜(AMAZON),可選消費板塊,市值4.47萬億元;

此外,市值位居第五美股則並非科技類個股,而是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當前市值3.07萬億元,是在紐交所上市的一隻金融個股。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市值前四名均被科技股佔領,但美股市場中多隻科技股市值並不見得就比傳統個股高,尤其顯眼的,是最近被中文媒體反復提及的晶片廠商英特爾與英偉達。

截至目前,英特爾市值達到1.52萬億元,位居美股第16名,市值小於做醫療保健的強生公司,也小於開超市的沃爾瑪,後兩者的市值分別達到2.41萬億元、1.61萬億元,分別是美股的第9大和第14大上市公司。

此外,英偉達當前市值8461.68億元,位於美股第45名,市值規模不如百威英博、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後三家的市值分別達到1.25萬億元、1.16萬億元和9107.22億元。

與之類似,IBM當前市值也只有8448.63億元,在全體美股排名也只有第46位。

10大資訊技術股6家在海外

中國的優質高科技股熱衷在海外上市,已經是一個持續多年的特殊現象。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包括海外上市企業在內,中國的資訊技術板塊上市公司共有735家,主要集中在滬深兩個交易所,其中441家位於深交所、121家位於上交所,分別佔據這些公司的60%和16.46%。

據統計,中國市值最大的50只資訊技術個股中,港交所擁有7只、納斯達克擁有7只、紐交所擁有2只,也即是說,在海外上市的中國資訊技術股占比達到32%。

同時,如果我們觀察市值最大的20只資訊技術股,會發現海外上市的比例比例上升到了45%,其中,納斯達克擁有4只、港交所擁有3只、紐交所擁有2只。

截至目前,中國市值最大的10只資訊技術股中,除了海康威視、京東方A、中興通訊和三六零已在A股上市外,其餘6股仍在海外上市,海外上市比例達到60%,包括:

騰訊控股:

香港聯交所,2004年上市,市值2.95萬億元;

百度:

納斯達克,2005年上市,市值5094.25億元;

網易:

納斯達克,2000年上市,市值2109.99 億元;

納斯達克,2014年上市,市值1596.37 億元;

漢能薄膜發電:

香港聯交所,1996年上市,正長期停牌中;

舜宇光學科技:

香港聯交所,2007年上市,市值1150.59億元。

就如資料顯示的那樣,中國在海外上市科技公司數量較多、規模較大,如果這些公司可以選擇在A股上市或回歸A股,會較大程度改變A股市場的大市值公司排名榜單。

A股25年回顧:市值皇冠難戴西諺說“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如果我們只看A股發展歷程,會發現公司市值第一的皇冠更不好戴,因為除了中石油,至今還沒有哪家公司可以戴著超過五年。

在今天,大多股民都知道A股的最大市值個股是工商銀行,但有多少人還記得10年前的第一大市值是中國石油,20年前的市值第一是四川長虹,25年前的市值第一名是申能股份?

又或者說,誰還在乎哪只個股曾是市值第一?

在經濟結構的變更下,A股市場的市值排名總是輕易被打亂,如今的市值前10名個股,5年後未必都能保留位置,我們也可以期待,隨著A股市場發行制度的完善,未來有更多大市值的科技股可以成長為大市值公司。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從1993年起算,每5年時間裡,A股市值第一名如下,其中有些個股爬上第一後,股價就再也回不去了:

1993年:申能股份,市值512.98億元,最新市值252.18億元;

1998年:四川長虹,市值582.92億元 ,最新市值140.8億元;

2003年:中國石化,市值3766.68億元,最新市值8154.84億元;

2008年:中國石油,市值31,628.89 億元,最新市值13470.84億元;

2013年:中國石油,市值15,400.21億元,最新市值13470.84億元;

2018年:工商銀行,市值20,886.35億元。

其中,貴州茅臺在2003年、2008年、2013年和2018年的市值排名分別是第83名、21名、17名和7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