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鄭成功收復臺灣時,他的海軍究竟有多強呢?看完這個就明白了

1662年2月2日荷蘭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 率領500多名殘餘士兵退往巴達維亞, 至此, 被荷蘭殖民者侵佔幾十年之久的寶島臺灣重新回歸中國。 眾所周知, 臺灣孤懸海外, 臺灣海峽又十分寬廣, 並非是小舢板可以渡過去的, 因此想要收復臺灣, 非得有強大的海上力量不可。 那麼鄭功成的率領的水師到底有多強呢?說起這個問題, 我們必須得追溯到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的時代, 鄭家強大的海上力量是在鄭芝龍的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

鄭功成

鄭芝龍是福建泉州人, 早年曾在澳門、日本、馬尼拉等地謀生。 天啟五年,

鄭芝龍趁福建連年大旱, 靠著搶來的糧食召集流民, 勢力迅速壯大。 天啟六年, 鄭芝龍的船隊已擴大到120餘艘, 次年, 更是他控制的船隻增至700餘艘, 到了崇禎年間, 更是突破千艘, 海上勢力可謂相當雄厚。 後來他又接受明朝政府的招降, 靠著官方身份的庇護, 進一步擴充自己的實力, 稱霸于東南沿海。 我們現在只知道鄭成功在收復臺灣的過程中, 曾擊敗過荷蘭艦隊, 其實早在鄭芝龍時代, 荷蘭艦隊就數次敗于鄭軍。 天啟七年, 荷蘭人攻打鄭芝龍, 結果吃了敗仗。 崇禎六年, 鄭芝龍率領艦隊再次在金門料羅灣擊敗荷蘭艦隊, 荷蘭人被迫尋求與鄭家合作共同經營對日貿易。 1646年, 鄭芝龍投降清朝, 後被處死, 但是鄭家的艦隊大部分卻由其子鄭成功繼承下來,
所以鄭成功後來能舉兵抗清和收復臺灣很大程度上要感謝他父親給他留下的巨額遺產。 鄭成功本人也十分重視水師建設, 他曾說過:“我師所致力者, 全賴水師”。 經過鄭成功的苦心經營, 鄭氏的海上力量更加雄厚。 到1655年, 鄭成功已經擁有大小戰船五千多艘, 水師二十鎮, 水師兵力多達3萬多人。

1661年, 鄭成功率領這只強大的海上艦隊在金門“祭江”, 親率2.5萬名將士, 百餘艘戰艦, 直取臺灣。 在海上, 鄭家艦隊又再次擊敗荷蘭艦隊。 荷蘭海軍雖然戰艦船體很大, 但是陷於鄭軍絕對的優勢力量的包圍下, 也不得不落荒而逃。 荷蘭海軍被擊敗, 使得臺灣島上的荷蘭軍隊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下, 最後才不得不投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