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平安信託2017年投入實體規模超4000億 助力企業去杠杆增動能

本報記者 吳敏 冉學東 北京報導

4月27日, 平安信託發佈2017年年度報告, 報告顯示, 信託計畫資產管理規模6528億元;法人淨利潤39.07億, 同比增長2.9%;活躍財富客戶數7.47萬,

同比增長42.2%。 同時, 2017年累計為客戶分配利潤359.92億, 支援實體經濟規模超4000億, 納稅額超10億, 為慈善事業提供資金超2500萬。

平安集團總經理兼平安信託董事長任匯川表示, 2017年,平安信託緊跟國家發展戰略, 將“回歸信託本源”、“支援實體經濟”作為轉型指引, 聚焦“個人財富管理、機構資產管理、精品私募投行”三大核心業務;通過充分發揮信託制度優勢及平安集團綜合金融優勢, 進一步提升主動管理能力, 戰略性收縮銀信合作業務, 打造有使命的資本, 助力實體經濟去杠杆、增動能。

截至2017年年末, 全國68家信託公司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達26.25萬億, 去通道、去杠杆背景下的信託業既面臨著行業收入增長放緩、信託報酬率下滑的挑戰,

同時也迎來實體經濟整體緩中向好、供給側改革等國家戰略帶來的新機遇。

據瞭解, 2017年, 平安信託貫徹落實國家供給側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補”的政策方向, 縮短金融仲介鏈條, 以股權投資、基礎產業投資、並購重組、資產證券化、國企混改等多種綜合金融解決方案服務國內眾多優秀企業, 提升實體經濟直接融資占比、降低杠杆率、助力經濟轉型。

資料顯示, 2017年, 平安信託投向工商企業、基礎產業等實體經濟部門的規模超過4000億元, 規模占比超過62%, 諸多信託項目涉及醫療健康、新能源、先進製造等國家重點發展的產業。 過去5年, 平安信託累計投入實體經濟資金規模超過1.5萬億。

事實上, 股權投資是直接融資的重要方式,

能夠降低企業負債率;也是培育經濟新動能, 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方式。

2017年, 平安PE投資團隊主導新增投資規模近180億元, 投資項目集中在醫療健康、先進製造領域, 包括寧德時代、藥明康得、汽車之家等行業龍頭企業。 2017年1月, 平安作為戰略投資者向全球動力電池市場領軍企業寧德時代投資5億元, 助力寧德時代構建多元化的股東架構, 增強研發實力和擴大產能, 成為國內動力電池龍頭, 並於今年4月初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獨角獸IPO成功過會。

資產證券化有利於助力企業去杠杆, 2017年, 平安信託回應資管新規, 繼續開拓資產證券化業務, 包括發行國內首單電商消費信託型ABN;這是繼2016年成功發行國內首單信託型ABN 專案之後,

平安信託資產證券化業務的又一大突破, 能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促進企業盤活存量資產, 成為企業融資的新管道。

國企混改是是盤活國企資產、理順生產關係、降低杠杆率、提升經營效益的重要方式。 繼2015年入股後, 2017年12月, 平安再出資8.18億元受讓中集車輛集團10.77%的股份。 兩次投資後, 平安合計持有中集車輛集團約27.6%股權, 成為中集車輛集團的第二大股東。 中集車輛是全球銷量第一的半掛車和特種車輛生產商, 在平安增資後, 成功完成了混合所有制的改組, 進一步提升了企業市場競爭力和國有資產運營效率, 同時豐富了董事會資源, 優化了治理結構。

此外, 2017年, 平安信託加大中西部、“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重大戰略領域投資力度。

通過產業基金等方式, 為基礎設施建設與重點產業發展提供金融服務。

“一帶一路”方面, 平安信託2017年牽頭推動各方就設立“中尼友誼工業園”簽署框架合作協定, 並將在尼泊爾境內開發建設工業園區, 引入能源產業、民生用品製造、農畜產品加工等實體生產企業, 提升尼泊爾、西藏特色產業發展水準和效益, 積極將西藏融入“一帶一路”的核心功能區。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面, 平安信託充分整合與利用平安集團資源, 聚焦灣區基礎設施建設、先進製造、醫療健康、綠色環保等領域。 其中, 協助推動集團與廣東省政府共同發起成立規模1500億元的“廣東平安發展基金”, 用於投資粵港澳大灣區範圍內的大型基礎設施, 包括但不限於智慧城市、高快速鐵路、城軌、機場等;協助推動集團與深圳市政府簽約總面積31.9平方公里的深圳國際生物穀項目,將打造國際領先的生物科技創新中心、全球知名的生物產業聚集基地。

同時,2017年平安信託抓住大型機構投資者的多元化資產配置需求,打造主動管理能力,減少通道業務,拒絕多層嵌套,為機構客戶提供基於資產負債的綜合金融資產管理服務。資料顯示,2017年,平安信託全年募集主動管理機構資金超400億,其中保險資金、年金增長率超過100%,通過為險資等機構資金尋找和管理優質的投資組合,為實體經濟提供對接穩定且低成本的資金。

任匯川表示,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中國平安成立30周年,平安將在“金融+科技”戰略指引下,堅持“服務國家、服務實體、服務民生”的經營理念。依託平安集團綜合金融優勢,平安信託將堅持在嚴控風險的前提下,在資金端和資產端雙雙打造行業翹楚,讓資本順暢低損耗地投入實體經濟中,實現共生共榮的雙贏目標;弘揚受託文化、傳承文化、信義文化,為個人和機構客戶提供全方位的資產配置和綜合增值服務,做中國代客理財的市場典範;同時,將積極回應國家“精准扶貧”和平安集團”三村建設工程”戰略,通過慈善信託等創新方式,開展教育精准扶貧,助力國民生活更美好。

包括但不限於智慧城市、高快速鐵路、城軌、機場等;協助推動集團與深圳市政府簽約總面積31.9平方公里的深圳國際生物穀項目,將打造國際領先的生物科技創新中心、全球知名的生物產業聚集基地。

同時,2017年平安信託抓住大型機構投資者的多元化資產配置需求,打造主動管理能力,減少通道業務,拒絕多層嵌套,為機構客戶提供基於資產負債的綜合金融資產管理服務。資料顯示,2017年,平安信託全年募集主動管理機構資金超400億,其中保險資金、年金增長率超過100%,通過為險資等機構資金尋找和管理優質的投資組合,為實體經濟提供對接穩定且低成本的資金。

任匯川表示,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中國平安成立30周年,平安將在“金融+科技”戰略指引下,堅持“服務國家、服務實體、服務民生”的經營理念。依託平安集團綜合金融優勢,平安信託將堅持在嚴控風險的前提下,在資金端和資產端雙雙打造行業翹楚,讓資本順暢低損耗地投入實體經濟中,實現共生共榮的雙贏目標;弘揚受託文化、傳承文化、信義文化,為個人和機構客戶提供全方位的資產配置和綜合增值服務,做中國代客理財的市場典範;同時,將積極回應國家“精准扶貧”和平安集團”三村建設工程”戰略,通過慈善信託等創新方式,開展教育精准扶貧,助力國民生活更美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