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威馬EX5上市 資本市場下注新能源顯效

實習記者 王瑞斌

本報記者 翟亞男 北京報導

這幾天, 無論是打開網易雲音樂、今日頭條, 還是汽車之家等流量入口APP, 都會赫然看到一個來自全新品牌的廣告——威馬汽車。

在行銷上來講, 若不是像特斯拉model 3那樣拿到30萬輛訂單時, 是完全沒必要在廣告上大費周章。 但威馬汽車CEO沈暉似乎要反著來, 背後的原因並不複雜, 僅僅是對產品的信心。

近日, 威馬EX5正式在北京上市, 現場不僅邀請了各家媒體、支持威馬汽車的各地領導, 還有威馬的投資人, 比較有趣的是車和家的創始人李想參加了此次活動。 而此次威馬汽車共推出6款車型, 售價區間為16.65萬-29.88萬元, 補貼後售價為9.9萬-21.63萬元。

除了產品外, 當晚還有一個彩蛋, 威馬EX5允許用戶定制, 而且除了顏色、裝飾材料這種常見的定制, 就連車上的配置也可以自主選擇, 選了多少, 就支付相應的金額, 這種C2M(Customer-to-Manufactory)的定制模式你也許聽說過,

沒錯, 高端汽車品牌都是這種銷售模式。

我們不一樣

9.9萬的起售價是當晚的最大亮點, 同時意味著新能源SUV進入了10萬元時代。 所以當晚沈暉反復提及, “威馬汽車就是要造讓消費者買的起, 用的爽的車”。 這側面反映出了, 現在新能源汽車雖然順應政策和大環境, 但是價格總接不著地氣。

不得不說, 同為造車新勢力的威馬汽車, 在造車理念與競品表現出很大不同, 威馬汽車是目前為止, 唯一一個通過採用自建工廠模式推出首款車型的品牌。

執行力極強的沈暉, 讓威馬汽車從工廠奠基到威馬EX5首輛量產試裝車下線僅用492天, 率先成為國內首個自主建成並投產智慧化整車工廠的新造車企業, 而這也就有了外界廣為傳之的“威馬速度”。

對於這座自建工廠, 沈暉透露過它的優勢:“威馬汽車的工廠將是一個智慧化的空間, 一個工業4.0的工廠, 在自動化和資訊化程度上都做到行業領先水準。 另外, 這個工廠在環保標準上還能實現零排放。 ”

威馬的全面佈局

雖然沈暉擁有豐富傳統車企的造車背景, 但是他的思路卻一點也不“傳統”。 因為威馬汽車除了製造新能源車外, 在出行領域動作頻頻。

就在威馬汽車溫州工廠首批量產車EX5試裝下線後不到半個月, 創始人沈暉又宣佈將與海南省政府展開全面合作。 4月11日, 在與海南省政府的簽約儀式上, 沈暉透露, 雙方初步計畫3年內在海南島上投放使用約1500輛新能源汽車, 並借此搭建一個開放的共用出行平臺,

為海南省的本土居民與外來遊客提供更快捷便利的用車服務。

至於威馬汽車為何選擇海南?在博鼇論壇上, 海南省長沈曉明已提出, 2030年前海南省全島使用新能源車。 在這個展望下, 將會吸引全國眾多新能源汽車的入駐。 就在4月11日, 海南省交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海南省投資的國有獨資公司)與威馬汽車簽署合作協定, 雙方成立合資公司, 推動基於“旅遊業務的共用出行服務”。

目前, 威馬與海南交控已牽手成立合資公司, 威馬“GETnGO 即客行”出行品牌將與合資公司共同深耕以旅遊為核心的出行市場, 為年輕消費者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智慧出行服務。 同時, 威馬會以海南為藍本在全國範圍內佈局智慧出行服務。

資本看好

中國的互聯網公司眾多, 但目前最受資本追捧的專案是:人工智慧、雲計算、移動共用。 目前中國120家公司中, 符合的獨角獸企業僅有28家。 其中, 小米、寧德時代、蔚來汽車的上市計畫已經初見端倪, 而排名前五的威馬汽車CEO沈暉近日表示, 威馬對在美國上市持開放態度, 並透露威馬內部有團隊正在研究美國、中國香港、中國內地IPO的相關建議。

就在威馬EX5上市當天, 威馬的投資團隊也悉數到場。 投資者分別有百度資本、百度集團、SIG海納亞洲、騰訊、紅杉資本等。

根據美國機構統計, 獨角獸的整體投資回報率為7倍, 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獨角獸”投資回報率高達10倍。 目前威馬汽車的估值已超300億元, 倘若上市, 相關投資者收益十分可觀。 中信證券認為,獨角獸的上市有望對已上市科技龍頭公司的估值形成支撐和提振,百度、騰訊等或成最大贏家。

從第一輛威馬汽車下線,再到新品上市,可以說威馬汽車的發展節奏及佈局已經讓其步入造車新勢力的第一梯隊,這也是令投資人與沈暉欣慰的地方。走過第一階段,威馬汽車不僅要與蔚來等企業有直接或者間接的競爭關係,更要在新能源這個超級風口製造更多的可能。

編輯:于建平 主編:趙雲

中信證券認為,獨角獸的上市有望對已上市科技龍頭公司的估值形成支撐和提振,百度、騰訊等或成最大贏家。

從第一輛威馬汽車下線,再到新品上市,可以說威馬汽車的發展節奏及佈局已經讓其步入造車新勢力的第一梯隊,這也是令投資人與沈暉欣慰的地方。走過第一階段,威馬汽車不僅要與蔚來等企業有直接或者間接的競爭關係,更要在新能源這個超級風口製造更多的可能。

編輯:于建平 主編:趙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