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創造”中國女團,《創造101》正在創造一種可能

看電視

根植於中國社會環境和文化土壤、講述中國式女團成團故事, 騰訊視頻《創造101》勇敢探索女團類節目製作模式, 力求打造出具有時代意義和價值的中國式女團, 正在創造著女團節目的前所未有的一種可能。

文 | 夕姐

當騰訊視頻宣佈要製作中國首檔女團青春成長節目的時候, 行業內不免會問:中國女團到底還有沒有成功的可能和希望?騰訊視頻《創造101》顯然是選擇用一次積極的探索來給出自己的答案。

從全國457家公司以及院校的13778名女生中選出101人參加節目, 再通過節目層層的培養和選拔,

最終將有11人成團, 在未來兩年的時間裡, 這11位女孩將以一個團體的形式活動和運營。

《創造101》想要為中國女團正名, 讓女團突破傳統固有圈層、實現大眾意義上的傳播, 這都是這檔節目想要去實現和表達的。

因此觀眾看到的是, 從第一期節目開始《創造101》就帶上了一種不一樣的氣質和面貌,

它在輕鬆和愉悅之外, 也有著厚實的價值表達的意圖。

無論是節目本身還是參與其中的女孩子們, 都以一種溢出螢幕的搏擊的狀態呈現出來, 這是根植於中國娛樂環境現實土壤之下所作出的一種選擇, 也意圖用這種更具普適性的價值共鳴來實現大眾傳播和時代形象的塑造。

或許通過一期節目就判斷它已經成功和達到了預期目標會太過草率,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 《創造101》正在創造著女團節目的前所未有的一種可能。

一次向陽而生的探索

幫助女團行業煥發勃勃生機、走向希望, 這是《創造101》“向陽而生”的口號的寓意所在。 為中國女團孕育出中國特色的生存發展的土壤, 正是其終極目標所在。

然而這確實並不容易。 與亞洲其他國家相比, 中國女團行業還是一片藍海, 儘管全國大大小小的女團不計其數, 但被大眾熟知的女團鳳毛麟角。

在節目正式上線之前, 騰訊視頻推出了共三集的女團生存實錄《女團》, 從多個維度向觀眾揭秘中國女團行業的現狀, 記錄懷揣偶像夢想的少女們舞臺背後真實的生存境遇。

這三集紀錄片所呈現和講述的現實背景, 恰恰也構成了《創造101》這檔節目本身的邏輯起點, 而節目的目標是為女團正名, 讓女團走進大眾視野, 對如何打造出中國式具有時代意義和價值的女團進行積極探索。

正因為這樣的邏輯起點的設置, 讓《創造101》與過往以及國外的同類節目形成了精神內核上的顯著區隔, 它不是日本式的養成系偶像團體的路徑, 也不是韓國的練習生制度下的產物, 而是在根植于中國娛樂文化土壤之上的一種的選擇和設置。

社會向價值是《創造101》在娛樂和賞心悅目之外所具備的優勢。 從節目一開始, 參與其中的女孩們集結于舞臺, 說出自己的參與宣言, 每個人的背後和心中, 都有一個參與節目和放手一搏的理由和動力。

不讓眼裡的光熄滅、不介意從頭再來、不讓夢想掉落……這樣的邏輯和動力, 也被創作者看作是進行普適性和大眾化傳播可能的突破口, 畢竟價值共鳴具有這樣的能量。

《創造101》並沒有一味去塑造一個有關夢想的不切實際的烏托邦,也並不避諱對真實現狀呈現,羅志祥的一句“藝人沒有舞臺是一種無奈,藝人不懂下臺是一種遺憾”恰恰彰顯著節目本身的價值取向,夢想值得被鼓勵,但是真正有才華的人也需要一個為她們打造的舞臺。

真正的中國女團

為何“女團經濟”在中國一直沒有取得很大的反響?這或許是這次《創造101》在“向陽而生”的探索上,首先面臨的一個問題。

在《創造101》製片人、企鵝影視天相工作室副總經理邱越看來,要回答這個問題,恐怕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女團到底該為誰而服務?”。

直到在收看這個節目之前,很多大眾或許並不知道,原來中國已經有這麼多的女團生存或者曾經生存過。這就是女團所面臨的現實,與日韓等國家相比,中國似乎很少產生過真正意義上的女團,上一次人盡皆知的女子團體,還是十幾年前出道的SHE。

“養成系女團的核心用戶都是宅男,很難在社會上形成廣泛的傳播。”因此節目在一開始就立志要打造出讓女生也能夠喜歡的女團,在目前流行的日韓系的女團模式和樣貌之外,探索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能被中國大眾接受的中國式女團打造路線。

《創造101》在參與選手的選拔上,首先就沒有去過多設限,可以看到在節目中,各種類型的女團參與者都有,也有大量未經雕琢的璞玉型選手貫穿其中。

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節目第一期受到觀眾喜歡的選手,並不是傳統意義上膚白貌美的樣子,而是以個性著稱的Yamy脫穎而出,並且受到了很多女性觀眾的PICK。這似乎正在顛覆著人們對傳統女團形象的認知,打破著女團成團的固有路徑。

“完成真正意義上符合我們這個國家的自我表達,在母語體系下自我表達。”在節目總導演孫莉看來,這是節目在創作過程中一直在做的事情。

而創造符合中國式審美、根植於中國社會環境和文化土壤、講述中國式女團成團故事,是這檔綜藝的最終目標。

時代女性群像引領時代價值取向

事實上,女性在大眾傳播管道上並不是沒有過成功塑造時代偶像的範例,以李宇春為代表的女性樣貌成為了那個時代女性審美的一個典型代表,代表這當時最流行的審美風向。

每一代年輕人都有追捧時代偶像的訴求和欲望,在其中找到自我觀照和投射的可能。隨著時代背景、媒介環境等本身的變遷,女性的社會地位和審美偏好都在發生變化,而這種時代風向需要新的引領方式。

《創造101》的大眾化突圍,勢必要有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可以看到,節目中實際上是在努力實現這種對時代風尚的聚焦和引領,從101位到11位,這一過程本身也將一個時代女性的群像呈現了出來。

第一期節目中,既有像Yamy這樣個性十足的非傳統女團臉的女孩,也有蜜蜂少女隊“金華火腿團”這樣顏值、身材一般卻自信滿滿的女孩,有面對客觀現實卻夢想不滅的堅強女性形象,也有才華橫溢卻保有初心的女性形象。

每個收看節目的觀眾都能從她們的性格乃至她們背後的經歷當中找到共鳴之處,節目並不是單純對表演和美貌的呈現,而是試圖用娛樂的表現形式,實現對這種共鳴的啟發。

600人的製作團隊、多場景轉換製作、一季5-6P的素材量,是這檔節目在製作上用心投入的體現,而這所有的一切無外乎就是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

《創造101》最終會選出什麼樣的11人團體?或許目前來說誰都無法確定,每一個觀看節目的觀眾都能夠決定11人如何成團、以什麼樣的狀態呈現,結果會令所有人期待。

畢竟價值共鳴具有這樣的能量。

《創造101》並沒有一味去塑造一個有關夢想的不切實際的烏托邦,也並不避諱對真實現狀呈現,羅志祥的一句“藝人沒有舞臺是一種無奈,藝人不懂下臺是一種遺憾”恰恰彰顯著節目本身的價值取向,夢想值得被鼓勵,但是真正有才華的人也需要一個為她們打造的舞臺。

真正的中國女團

為何“女團經濟”在中國一直沒有取得很大的反響?這或許是這次《創造101》在“向陽而生”的探索上,首先面臨的一個問題。

在《創造101》製片人、企鵝影視天相工作室副總經理邱越看來,要回答這個問題,恐怕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女團到底該為誰而服務?”。

直到在收看這個節目之前,很多大眾或許並不知道,原來中國已經有這麼多的女團生存或者曾經生存過。這就是女團所面臨的現實,與日韓等國家相比,中國似乎很少產生過真正意義上的女團,上一次人盡皆知的女子團體,還是十幾年前出道的SHE。

“養成系女團的核心用戶都是宅男,很難在社會上形成廣泛的傳播。”因此節目在一開始就立志要打造出讓女生也能夠喜歡的女團,在目前流行的日韓系的女團模式和樣貌之外,探索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能被中國大眾接受的中國式女團打造路線。

《創造101》在參與選手的選拔上,首先就沒有去過多設限,可以看到在節目中,各種類型的女團參與者都有,也有大量未經雕琢的璞玉型選手貫穿其中。

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節目第一期受到觀眾喜歡的選手,並不是傳統意義上膚白貌美的樣子,而是以個性著稱的Yamy脫穎而出,並且受到了很多女性觀眾的PICK。這似乎正在顛覆著人們對傳統女團形象的認知,打破著女團成團的固有路徑。

“完成真正意義上符合我們這個國家的自我表達,在母語體系下自我表達。”在節目總導演孫莉看來,這是節目在創作過程中一直在做的事情。

而創造符合中國式審美、根植於中國社會環境和文化土壤、講述中國式女團成團故事,是這檔綜藝的最終目標。

時代女性群像引領時代價值取向

事實上,女性在大眾傳播管道上並不是沒有過成功塑造時代偶像的範例,以李宇春為代表的女性樣貌成為了那個時代女性審美的一個典型代表,代表這當時最流行的審美風向。

每一代年輕人都有追捧時代偶像的訴求和欲望,在其中找到自我觀照和投射的可能。隨著時代背景、媒介環境等本身的變遷,女性的社會地位和審美偏好都在發生變化,而這種時代風向需要新的引領方式。

《創造101》的大眾化突圍,勢必要有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可以看到,節目中實際上是在努力實現這種對時代風尚的聚焦和引領,從101位到11位,這一過程本身也將一個時代女性的群像呈現了出來。

第一期節目中,既有像Yamy這樣個性十足的非傳統女團臉的女孩,也有蜜蜂少女隊“金華火腿團”這樣顏值、身材一般卻自信滿滿的女孩,有面對客觀現實卻夢想不滅的堅強女性形象,也有才華橫溢卻保有初心的女性形象。

每個收看節目的觀眾都能從她們的性格乃至她們背後的經歷當中找到共鳴之處,節目並不是單純對表演和美貌的呈現,而是試圖用娛樂的表現形式,實現對這種共鳴的啟發。

600人的製作團隊、多場景轉換製作、一季5-6P的素材量,是這檔節目在製作上用心投入的體現,而這所有的一切無外乎就是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

《創造101》最終會選出什麼樣的11人團體?或許目前來說誰都無法確定,每一個觀看節目的觀眾都能夠決定11人如何成團、以什麼樣的狀態呈現,結果會令所有人期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