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明星抑鬱,狂歡背後靈魂的黑夜

甚是唏噓, 想起了一個我非常喜歡的人:哥哥張國榮。 2003年4月1日, 這位萬千粉絲鍾愛的超級巨星在香港文華酒店高層縱身一跳, 結束了他歷時46年, 絢爛輝煌的一生—“元兇”正是抑鬱症。

彼時我還沒有走上心理分析之路, 對抑鬱症不甚了了, 只是感慨, 像哥哥這樣的人, 同時擁有旁人難以企及的名聲、金錢、才華、美貌和寵愛, 居然也有過不去的坎。

但其實, 在星光璀璨、活色生香的娛樂圈裡, 深陷抑鬱深淵的明星名人, 遠遠比我們想像的多得多。 且不說已然隕落的張國榮、陳寶蓮、翁美玲、陳百強、李恩珠、崔真實、羅賓·威廉姆斯等等;就是仍然活躍在銀幕和公眾視野之內,

每天在我們面前展示著其光鮮亮麗一面的當紅偶像, 很多亦正遭受著抑鬱的折磨。

大S曾在娛樂節目直播中衝口而出說, “我好想拿刀殺死媽媽”;消沉時的陸毅, 把自己關在家中打電玩、酗酒甚至自殘;陳坤需要用藥物來治療抑鬱症;白岩松曾每天都想自殺……我相信, 這些只不過是冰山一角, 畢竟對於視形象如同生命的大眾偶像來說, 承認自己“正能量”外表下有一顆灰暗的心, 需要非凡勇氣。

異化的狂歡

那麼, 抑鬱與明星、名人之間, 是否真存在高關聯度?抑或只是他們的故事更容易吸引公眾眼球而已?

說真的, 抑鬱這個“病”特別有意思。 10年前, 大家都不知道它是怎麼回事。

那時說一個人很抑鬱, 大抵相當於 失敗、頹廢和無能;而萬一他條件還可以, 即適用另一套標籤, 脆弱、矯情、無病呻吟, 流行點說就是“作”。

然而, 現如今情況卻恰恰相反。 自崔永元現身說法以來, 這幾年越來越多抑鬱症患者站出來為自己“正名”, 使抑鬱症變成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大眾詞彙。

一開始, 我們喜聞樂見。 但沒多久後, 又漸漸覺得有點兒不對勁。 隨著大眾對抑鬱症認識程度的提高, 產生的是另一個詭異現象, 即對抑鬱者的標籤化, 甚或是, 異化。

標籤化的源頭往往是雙重的。

另一種, 是對他者的異化。 正如我們聽到喬任梁自殺, 第一反應是震驚, 然後恍然大悟, “他有抑鬱症啊, 難怪呢”。

這種惋惜之餘松一口氣的反應底下,

潛藏著隱秘的心理暗流:一個年輕偶像當紅之際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揭示了生命脆弱和不確定的一面, 原來除了溫飽和健康外, 它還受到其他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對大多數人來說, 這是難以接受的。 而將其歸因於一個病理性因素, 則容易消化得多。

沒錯, 抑鬱症的可怕之處在於, 它風險極高, 最嚴重的後果是死亡, 不由得人不心存畏懼。

“他有病, 所以才會這樣(自殺)”。 潛臺詞是:我是健康的, 這種風險與我無關。 如是, 人們就將自我與他者死亡帶來的衝擊和恐懼隔離開來。

開扒喬任梁的性取向和性癖好, 有同樣效果:“他是同性戀”, “他愛玩SM”—標籤越多越好, 悲劇漸漸演變成八卦與鬧劇, 異化的狂歡中, 恐懼消失了—至於同性戀和SM是不是事實,

與自殺有沒有關係, 誰在乎呢?

心靈的代價

然而, 任何對同類的異化都是有代價的, 這個代價不僅是由被異化者, 而往往是由所有人共同承擔。

對抑鬱者的異化, 直接而顯而易見的後果, 就是斬斷了彼此之間同理的橋樑。

一個人被當成了“病人”、“另一種人”, 意味著他對生命的思考、感受和態度, 都失去了與身邊的人相互探討和理解的資格。

我很理解崔永元的努力。 在抑鬱症大眾認知度極低的過往, 抑鬱者向親友傾吐時, 換來的總是“你不要這麼悲觀”, “想開一點就好了”這類不走心的回應。 這種痛苦不被承認的感受, 往往比痛苦本身更讓人絕望。

只是到了抑鬱症已被當成流行症候群的今天, 抑鬱者的境況又是否得到了真正的改善呢?並不。

很多時候, 那句“想開一點”不過被換成了“有沒有去看醫生”, “記得按時吃藥”之類。

如果說對於抑鬱, 人們過往採取的是否認的防禦機制, 否認那種對生命深入思考帶來的黑暗狀態, 以及影響人類生命態度的各種未知因素;那如今, 他們只是換了一種新的防禦, 且稱之為“分裂”, 把抑鬱當成一種“病”, 一種“異常”, 與普通人、正常人、健康人區分開來。

要知道, 對抑鬱者來說, 他們需要的並不僅是治療, 與治癒的希望同等重要的, 是被認真對待, 理解和聆聽。 但時至今日, 這種真正的擁抱尚未能發生。

當然了, 我們會說, 這又能怪誰呢?人們對黑暗和死亡的恐懼是如此深入骨髓。 但我們卻不知道, 在對抑鬱不斷地分裂和異化的過程中, 黑暗的危險並沒有被消除,而是在成比例地不斷增長。

因為—抑鬱,並不專屬於抑鬱症患者,它就像暗夜裡的精靈一樣,時刻潛伏在我們每一個人內心。

靈魂的黑夜

在此不得不先談及一點常識。事關涉及抑鬱的相關詞彙在精神醫學和心理學的譜系中又多又亂,很多人連抑鬱症與抑鬱情緒、抑鬱狀態的區別都搞不清,更別說抑鬱症又分那麼多種,一會分給神經症,一會分給雙相,一會又屬於精神障礙。

專業知識不贅言。但作為普通人,首要且有必要知道的是,抑鬱≠抑鬱症。

抑鬱這個詞,本身與“病”沒有什麼關係,它描述的只是一種狀態,一種傾向於混沌與黑暗的心靈狀態。

如果嫌這個描述太混沌,亦可以把它理解為由一組相對低落的情緒情感隨機攪拌而成的心境:悲傷、沮喪、孤獨、未知、不確定等。這些情緒我們全不陌生,但抑鬱意味著不只是短暫地經驗,而是持續與它們呆在一起。幾小時,幾天,幾周,甚至更久。

失戀的女孩,步入危機的中年人,名落孫山的學生,年景時不好的農民,競爭失利時的白領,被妻子嫌棄時的丈夫,對人生感到困惑的青年人……每個人或多或少,或長或短,都在人生中經歷過這樣的狀態。我自己就挺容易抑鬱,從事心理工作後依然如此。有沒有人從不抑鬱?沒見過。

人類對於抑鬱有過很多比喻,美國心理治療師湯瑪斯·摩爾說那是“靈魂的黑夜”,甚妙。妙在於白天與黑夜,是一個自然更迭的現象,無可避免。中國那句老話,“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說的是同樣道理, 一個正常人,必然時喜時怒,時悲時歡。

說這麼多,不過是為了論證:抑鬱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一種心靈狀態,並無好壞之分。

然而,情緒雖無好壞,人卻有好惡。

抑鬱的時候,人的活力下降,無精打采,不僅自己感覺難受,連帶身邊的人也受累;而亢奮則不一樣,亢奮讓人魅力四射,感覺超棒。所以人喜歡亢奮,喜歡那些被標定為“好”的情緒感受,高興、愉悅、興奮、平靜;同時討厭抑鬱,討厭憤怒、悲傷、恐懼,把它們視為“壞”情緒,一如洪水猛獸,巴不得它們永遠不存在。

有一個詞叫“陽光抑鬱症”,它道出了人們對待抑鬱心境和壞情緒的通常辦法—用快樂,或者說正能量,戰勝悲傷。

當我們看到一個哭泣的孩子時,通常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別哭”!

朋友不開心,我們總是想盡辦法哄他一笑,帶他去嗨,讓他亢奮起來,而不是說“我建議你哭一下”。

“別哭”就是我們對待壞情緒和壞心境的態度:它是不好的,必須減輕甚至消滅它!消滅的手段多種多樣,精神分析講《101種防禦機制》,什麼合理化,壓抑,否認,人人都有自己的獨門絕技。

然而,人真的能消滅抑鬱和壞情緒嗎?並不。那就像對永晝的追求一樣徒勞。

通常是這樣的:A對B的言行感到厭惡,可是你覺得這樣不好,於是假裝不在意,B便變本加厲,終有一天,A忍無可忍,徹底失去理智—悲劇發生了。

同樣地,一個人抑鬱,為了對抗抑鬱,他看喜劇、聽笑話,強迫自己微笑,強迫自己嗨起來,內在那個下墜的意願便因為得不到表達而積聚著越來越強的勢能……

越陽光,越危險

如是,我們便能理解人們對待抑鬱者所採取的那種態度了。

當我們或多或少,都在用陽光的面具防禦著內在潛藏的抑鬱時,我們會害怕抑鬱者:因為處於靈魂的暗夜中的人,會引發我們內在的暗流與之共鳴。

這太可怕了!

只好趕緊拋出一句“想開點”,草草結束談話,好讓自己能馬上甩開剛剛腦子裡那一閃而過的陰鬱,繼續去嗨。或者,打發他去看醫生,督促他吃藥,好讓他也儘快跟我們一起嗨起來。

殊不知,對抑鬱者的這種否定和異化,同時也是對我們自身的靈魂暗夜的否定和異化。因為,當他們被異化為“病的”,意味著我們需要更清晰地標定自己的“健康”,否則,我們將感覺自己變得和他們一樣危險。

於是,人們需要更多的陽光和正能量,去進一步壓制自身內在的黑暗。

這個遊戲中,誰是最大的受害者?

我的答案是:越陽光,越危險!

我不是否定陽光,陽光是很好的,前提是你能同時接納自身的光與影。但那些只被允許普照陽光,完全無法在人前展露陰鬱的人,卻是相當危險的—特愛面子的人,責任心特別強的人,被賦予社會期待特別高的人(如老師、醫生、社工等“高尚職業”),莫不如是。

而當中最為極端的,就是明星,及以正面形象著稱的各界名人。

偶像是為人所崇拜、所供奉的。他們的位置在神壇上,而非人群中。他們身上承載的是海量公眾的理想化期待,被期待完美—儘管每個人心中完美的標準不盡相同。

為了維持自己的地位,明星和名人總是在努力滿足這些期待。他們在人前保持完美的笑容,得體的談吐,靚麗的妝容;通宵拍戲累成狗還要正能量滿滿昂首挺胸;與情敵親密合照暗吞牙血更不在話下……

這些都算了,畢竟作為在都市打拼的苦逼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也經常是一臉自己都鄙夷的假笑?但至少我們回到家還能卸下面具,沒事和老婆吵個架,週末裝死不出門,打打孩子罵罵狗。明星和名人卻很難。他們的情感和私生活,身材的每一寸變化,甚至家中垃圾桶翻出來的安全套,都是隨時有可能上頭條的。

明星因為情緒問題行差踏錯,得到諒解是不易的,後果卻有可能極其嚴重。當時,經紀公司和明星本人的做法可能是盡力隱瞞病情硬撐。結果是喬任梁非常愧疚,向劇組道歉之餘,還自罰了半數片酬—嗚呼,愧疚和自罪,正是很多最終步向毀滅的抑鬱症患者內心沉重的十字架。

講真,單就拍戲遲到這件事來說,並沒有誰真正做錯事。重度抑鬱者肯定不適合做熬夜拍戲這種高壓力的工作,他崩潰了,連帶劇組和導演一塊兒崩潰,如今導演又淪為了網路暴力的祭品,這是一個消極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悲劇真正的根源,在於我們整個社會對抑鬱的反應機制所存在的問題—抗拒抑鬱,只會產生更嚴重的抑鬱症風險。

那麼面對抑鬱,乃至抑鬱症,我們應該做什麼?說起來有點可怕。湯瑪斯·摩爾說的:不必抵觸靈魂的黑夜,相反當擁抱它,當你全然地擁抱它時,它便給你巨大的能量。

喜悅時微笑,興奮時大叫,悲傷時哭泣,這是東方哲人一直追求的真實和自然的狀態。既然我們歡迎快樂,為何卻要抗拒悲傷?

當人們說“抑鬱讓我們痛苦,我們當然不歡迎它”時,我們只是沒有看到,在我們抗拒抑鬱,強迫自己與自然的心緒對抗,對外界強顏歡笑的時候,其實已經產生了比抑鬱本身更大的痛苦。

很多人以為,好的心理治療,會像止痛藥一樣,能在短時間內把“病人”的抑鬱狀態和其他壞情緒消除,讓他很快就重新變得幸福和快樂。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真正的療愈需要這麼一個過程:沉入抑鬱中,沉入那些悲傷、沮喪、失望、痛苦甚至絕望當中,體會它,看著它,理解它—直到能夠從痛苦中獲得對人生真正深刻的領悟。

此時,抑鬱並不是被消滅,而是轉化為不可思議的心靈的養分。

要知道,這世上盡有一些抑鬱的天才哲學家和文學家,對人性深刻的理解正是由此而來。他們是尼采、川端康成、赫爾曼·黑塞、托爾斯泰、海明威、羅素、盧梭、叔本華……

我們來做一次事後諸葛亮式的幻想:假如喬任梁能和崔永元一樣,敢於站出來,公佈自己患上了抑鬱症,敢於停下工作接受治療而不是硬撐著去拍戲,結果會不會不一樣?

更重要的是,未來我們是否能夠擁有這麼一片土壤:讓每一個人,包括聚光燈下的名人、明星,都能自由(而不是羞恥)地展現和擁抱自己靈魂的黑夜?

黑暗的危險並沒有被消除,而是在成比例地不斷增長。

因為—抑鬱,並不專屬於抑鬱症患者,它就像暗夜裡的精靈一樣,時刻潛伏在我們每一個人內心。

靈魂的黑夜

在此不得不先談及一點常識。事關涉及抑鬱的相關詞彙在精神醫學和心理學的譜系中又多又亂,很多人連抑鬱症與抑鬱情緒、抑鬱狀態的區別都搞不清,更別說抑鬱症又分那麼多種,一會分給神經症,一會分給雙相,一會又屬於精神障礙。

專業知識不贅言。但作為普通人,首要且有必要知道的是,抑鬱≠抑鬱症。

抑鬱這個詞,本身與“病”沒有什麼關係,它描述的只是一種狀態,一種傾向於混沌與黑暗的心靈狀態。

如果嫌這個描述太混沌,亦可以把它理解為由一組相對低落的情緒情感隨機攪拌而成的心境:悲傷、沮喪、孤獨、未知、不確定等。這些情緒我們全不陌生,但抑鬱意味著不只是短暫地經驗,而是持續與它們呆在一起。幾小時,幾天,幾周,甚至更久。

失戀的女孩,步入危機的中年人,名落孫山的學生,年景時不好的農民,競爭失利時的白領,被妻子嫌棄時的丈夫,對人生感到困惑的青年人……每個人或多或少,或長或短,都在人生中經歷過這樣的狀態。我自己就挺容易抑鬱,從事心理工作後依然如此。有沒有人從不抑鬱?沒見過。

人類對於抑鬱有過很多比喻,美國心理治療師湯瑪斯·摩爾說那是“靈魂的黑夜”,甚妙。妙在於白天與黑夜,是一個自然更迭的現象,無可避免。中國那句老話,“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說的是同樣道理, 一個正常人,必然時喜時怒,時悲時歡。

說這麼多,不過是為了論證:抑鬱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一種心靈狀態,並無好壞之分。

然而,情緒雖無好壞,人卻有好惡。

抑鬱的時候,人的活力下降,無精打采,不僅自己感覺難受,連帶身邊的人也受累;而亢奮則不一樣,亢奮讓人魅力四射,感覺超棒。所以人喜歡亢奮,喜歡那些被標定為“好”的情緒感受,高興、愉悅、興奮、平靜;同時討厭抑鬱,討厭憤怒、悲傷、恐懼,把它們視為“壞”情緒,一如洪水猛獸,巴不得它們永遠不存在。

有一個詞叫“陽光抑鬱症”,它道出了人們對待抑鬱心境和壞情緒的通常辦法—用快樂,或者說正能量,戰勝悲傷。

當我們看到一個哭泣的孩子時,通常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別哭”!

朋友不開心,我們總是想盡辦法哄他一笑,帶他去嗨,讓他亢奮起來,而不是說“我建議你哭一下”。

“別哭”就是我們對待壞情緒和壞心境的態度:它是不好的,必須減輕甚至消滅它!消滅的手段多種多樣,精神分析講《101種防禦機制》,什麼合理化,壓抑,否認,人人都有自己的獨門絕技。

然而,人真的能消滅抑鬱和壞情緒嗎?並不。那就像對永晝的追求一樣徒勞。

通常是這樣的:A對B的言行感到厭惡,可是你覺得這樣不好,於是假裝不在意,B便變本加厲,終有一天,A忍無可忍,徹底失去理智—悲劇發生了。

同樣地,一個人抑鬱,為了對抗抑鬱,他看喜劇、聽笑話,強迫自己微笑,強迫自己嗨起來,內在那個下墜的意願便因為得不到表達而積聚著越來越強的勢能……

越陽光,越危險

如是,我們便能理解人們對待抑鬱者所採取的那種態度了。

當我們或多或少,都在用陽光的面具防禦著內在潛藏的抑鬱時,我們會害怕抑鬱者:因為處於靈魂的暗夜中的人,會引發我們內在的暗流與之共鳴。

這太可怕了!

只好趕緊拋出一句“想開點”,草草結束談話,好讓自己能馬上甩開剛剛腦子裡那一閃而過的陰鬱,繼續去嗨。或者,打發他去看醫生,督促他吃藥,好讓他也儘快跟我們一起嗨起來。

殊不知,對抑鬱者的這種否定和異化,同時也是對我們自身的靈魂暗夜的否定和異化。因為,當他們被異化為“病的”,意味著我們需要更清晰地標定自己的“健康”,否則,我們將感覺自己變得和他們一樣危險。

於是,人們需要更多的陽光和正能量,去進一步壓制自身內在的黑暗。

這個遊戲中,誰是最大的受害者?

我的答案是:越陽光,越危險!

我不是否定陽光,陽光是很好的,前提是你能同時接納自身的光與影。但那些只被允許普照陽光,完全無法在人前展露陰鬱的人,卻是相當危險的—特愛面子的人,責任心特別強的人,被賦予社會期待特別高的人(如老師、醫生、社工等“高尚職業”),莫不如是。

而當中最為極端的,就是明星,及以正面形象著稱的各界名人。

偶像是為人所崇拜、所供奉的。他們的位置在神壇上,而非人群中。他們身上承載的是海量公眾的理想化期待,被期待完美—儘管每個人心中完美的標準不盡相同。

為了維持自己的地位,明星和名人總是在努力滿足這些期待。他們在人前保持完美的笑容,得體的談吐,靚麗的妝容;通宵拍戲累成狗還要正能量滿滿昂首挺胸;與情敵親密合照暗吞牙血更不在話下……

這些都算了,畢竟作為在都市打拼的苦逼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也經常是一臉自己都鄙夷的假笑?但至少我們回到家還能卸下面具,沒事和老婆吵個架,週末裝死不出門,打打孩子罵罵狗。明星和名人卻很難。他們的情感和私生活,身材的每一寸變化,甚至家中垃圾桶翻出來的安全套,都是隨時有可能上頭條的。

明星因為情緒問題行差踏錯,得到諒解是不易的,後果卻有可能極其嚴重。當時,經紀公司和明星本人的做法可能是盡力隱瞞病情硬撐。結果是喬任梁非常愧疚,向劇組道歉之餘,還自罰了半數片酬—嗚呼,愧疚和自罪,正是很多最終步向毀滅的抑鬱症患者內心沉重的十字架。

講真,單就拍戲遲到這件事來說,並沒有誰真正做錯事。重度抑鬱者肯定不適合做熬夜拍戲這種高壓力的工作,他崩潰了,連帶劇組和導演一塊兒崩潰,如今導演又淪為了網路暴力的祭品,這是一個消極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悲劇真正的根源,在於我們整個社會對抑鬱的反應機制所存在的問題—抗拒抑鬱,只會產生更嚴重的抑鬱症風險。

那麼面對抑鬱,乃至抑鬱症,我們應該做什麼?說起來有點可怕。湯瑪斯·摩爾說的:不必抵觸靈魂的黑夜,相反當擁抱它,當你全然地擁抱它時,它便給你巨大的能量。

喜悅時微笑,興奮時大叫,悲傷時哭泣,這是東方哲人一直追求的真實和自然的狀態。既然我們歡迎快樂,為何卻要抗拒悲傷?

當人們說“抑鬱讓我們痛苦,我們當然不歡迎它”時,我們只是沒有看到,在我們抗拒抑鬱,強迫自己與自然的心緒對抗,對外界強顏歡笑的時候,其實已經產生了比抑鬱本身更大的痛苦。

很多人以為,好的心理治療,會像止痛藥一樣,能在短時間內把“病人”的抑鬱狀態和其他壞情緒消除,讓他很快就重新變得幸福和快樂。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真正的療愈需要這麼一個過程:沉入抑鬱中,沉入那些悲傷、沮喪、失望、痛苦甚至絕望當中,體會它,看著它,理解它—直到能夠從痛苦中獲得對人生真正深刻的領悟。

此時,抑鬱並不是被消滅,而是轉化為不可思議的心靈的養分。

要知道,這世上盡有一些抑鬱的天才哲學家和文學家,對人性深刻的理解正是由此而來。他們是尼采、川端康成、赫爾曼·黑塞、托爾斯泰、海明威、羅素、盧梭、叔本華……

我們來做一次事後諸葛亮式的幻想:假如喬任梁能和崔永元一樣,敢於站出來,公佈自己患上了抑鬱症,敢於停下工作接受治療而不是硬撐著去拍戲,結果會不會不一樣?

更重要的是,未來我們是否能夠擁有這麼一片土壤:讓每一個人,包括聚光燈下的名人、明星,都能自由(而不是羞恥)地展現和擁抱自己靈魂的黑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