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朗讀者》第二季即將回歸,和上一季比有哪些變化

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則是展現生命。 將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關注的文字完美結合, 就是朗讀者。

2017年央視文化類節目《朗讀者》初上螢幕時, 受到了觀眾的喜愛。 節目配套的朗讀亭在全國多地現身後, 人們大排長龍, 為了讀上那麼3分鐘。

2018年5月5日, 《朗讀者》第二季即將回歸, 為每週六晚將在央視一套綜合頻道播出。 節目旨在讓人們通過朗誦名人名篇, 從中感受文學的力量, 讓人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尋求心靈的安靜與慰藉。

節目製作人、總導演、主持人董卿

第二季節目製作人、總導演、主持人依然由董卿擔任。 在4月26日的發佈會上, 她介紹了這一季主要有四大變化:

第一, 嘉賓的開合度更大了, 除了和上一季一樣會看到科學家、企業家、文化藝術大家之外, 還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人物, 展示更多元領域的豐富性、稀缺性和代表性, 據悉, 姚明、李彥宏、賈平凹、余華、潘建偉、賴聲川、胡歌等都將登上本季舞臺,

分享人生故事並傾情演繹美文;

第二, 讀本的開合度更大了, 觀眾會在節目中看到有兩位物理學家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文言文, 也有出現在中小學課本裡的《故鄉》, 除了暢銷書之外還會有相對嚴肅的文學作品;

第三, 話題的開合度更大了, 本季延續之前每期一個主題詞的設置, 在大主題之下不僅有第一季的溫情話題, 也會上升到全中國乃至全世界關注的社會話題, 例如環境保護、器官捐獻等等;

第四, 讀者呈現方式更加多樣, 本季節目會突破舞美定式, 不止會在舞臺中央朗讀, 也嘗試了和遠在非洲的世界著名動物保護專家之間的跨時空朗讀, 賈平凹先生和他的朋友們及讀者以朗讀會的形式一起直抒胸臆,

真正讓朗讀變成無時、無刻、無形的存在。

朗讀亭現身復旦校園

作為《朗讀者》的線下活動, 節目開播前, 朗讀亭也於4月23日在上海復旦大學校園裡現身。

當天中午, 復旦大學書院樓中庭花園就排起了隊伍。 排在隊伍前面的是44歲小學老師的鄭小妹。

她已經是第二次參加朗讀亭的活動。 上次, 她是帶著女兒一起參加的, 而那次她朗讀的是朱自清的《背影》。

鄭小妹在朗讀父親的信。

這一次, 鄭小妹是從安徽淮南請假特地趕過來的。 她朗讀的內容是父親遺物中的一封信。

“柳絮遊空無所依, 鯤鵬一舉逆風飛。 ”鄭小妹現場朗讀了一小段信中的內容, 她告訴記者, 父親對自己期望很高。 “我懷念自己的父親, 他對我一生的影響都很大。 ”

復旦大學研究生三年級的陳少鵬選讀了民國詩人朱湘的《少年歌》。 他認為, 這首詩反映了少年的朝氣以及對於未來美好的憧憬, 反映了一種求新、進取的精神。 “我想要把這首詩送給去年雲南永平支教時的孩子們, 我希望他們永遠保持少年的歡樂與光明。 ”

陳少鵬朗讀《少年歌》。

復旦大學保密管理專業大一學生張曦予這是第一次參加朗讀亭的活動。她為了紀念已故詩人洛夫,選讀了他的詩歌《煙之外》。

張曦予

活動當日,主辦方還組織了詩歌朗誦、提琴合奏等多項表演。據悉,朗讀亭也將陸續走進北京、廣州、深圳、杭州、重慶、西安、南京、成都、銀川、青島、大連等全國12座城市。

陳少鵬朗讀《少年歌》。

復旦大學保密管理專業大一學生張曦予這是第一次參加朗讀亭的活動。她為了紀念已故詩人洛夫,選讀了他的詩歌《煙之外》。

張曦予

活動當日,主辦方還組織了詩歌朗誦、提琴合奏等多項表演。據悉,朗讀亭也將陸續走進北京、廣州、深圳、杭州、重慶、西安、南京、成都、銀川、青島、大連等全國12座城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