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深度|上市公司年報頻現業績大變臉,原來都是套路

近期上市公司年報頻現業績大變臉, 在靚麗的業績預告之後, 不少公司卻交出了巨虧的成績單。 根據第一財經統計, 至少有20家上市公司業績由盈利轉為虧損, 其中不乏由盈利數千萬元變為虧損數億元。 這引發上市公司股價跳水, 中小股民遭受損失。

上市公司給出的原因多是由於資產減值損失、計提商譽減值損失、應收賬款存在減值跡象所致。 有瞭解上市公司財務審計工作的人士對記者表示, 出現業績大變臉很多時候是上市公司刻意為之, 是董監高對股價的編排措施, 是資本市場的一個小把戲。

目前監管層對於上市公司業績變臉很少有真正處罰, 因為沒有辦法真正界定上市公司是否在欺騙投資者。

這樣做有何好處呢?該人士舉例稱, 出現業績大變臉從實際結果看弊大於利, 上市公司股價下跌, 他們還需面臨投資者和市場的質疑、甚至是上交所和深交所的質問。 但在當時上市公司有其他的考量, 比如年底資金緊張需要銀行貸款, 這就需要他們向銀行出具好看的業績, 於是就先發出一份靚麗的業績預測。

20餘家上市公司由盈利到虧損

今年以來有部分上市公司年報和業績預告變臉讓投資者“目瞪口呆”。

截至4月24日3500餘家上市公司中有1950家上市公司完成了業績預告和2017年年報的發佈工作。 業績預告無需審計,

但年報需要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從不經審計的預測到經過審計的結果“暴雷”諸多——與預測業績相比, 部分上市公司實際業績落差過大;部分上市公司從盈利變為虧損乃至虧損數億元。

實際業績與預測相距甚多讓投資者質疑聲不斷。

業績預測公佈上市公司可能取得下限值和上限值。 根據第一財經統計, 有1488家公司實際盈利狀況低於預測的上限值, 有320家企業實際盈利低於預測的下限值。 “在業績預披露階段, 很多上市公司的帳目還未處理完, 譬如壞賬計提和虧損等, 同時它們由很多子公司構成, 在匯總帳目過程中有失漏和最終的業績呈現小幅波動屬於正常情況。 ”某金融機構財務總監告訴第一財經:“但如果和最終的業績偏差甚多就不太正常了。

根據第一財經不完全統計, 與預測的最小值相比實際戰績降幅超50%的至少有38家公司, 在38家公司中降幅超過100%的有22家公司。 譬如京能電力, 其預測2017年淨利潤約4847.79萬元~6378.67萬元, 但2017年年報顯示其淨利潤為-3.96億元;再如安妮股份(002235.SZ), 其預測2017年淨利潤為2000萬元~2550萬元,比2016年將增長71.53%~118.71%, 但年報遭遇滑鐵盧——淨虧損3.67億元;再如暴風集團(300431.SZ),其預測2017年淨利潤為4753.05萬元~6337.41萬元, 但實際的年報顯示其利潤虧損1.75億元。

除了前2大現象, 少量部分公司存在幾次修改業績預測行為, 還有少量上市公司連續多年出現業績變臉。

以巨力索具(002342.SZ)為例2017年業績連續兩次出現業績大變臉, 業績預測由最高的2700萬降至800萬而後又虧損1700萬。

具體而言, 巨力索具於2017年10月23日披露的2017年三季報中曾預測, 全年實現淨利潤2063.36萬元~2682.37萬元, 同比變化幅度為0~30%。 2018年1月30日, 公司披露業績預告修正公告, 將2017年淨利潤區間變更為206.34萬元~825.34萬元, 同比下降幅度約60%~90%。 4月16日晚又發佈 “2017年度業績快報修正公告”, 公司2017年營收為14.16億元, 同比增長3.72%;淨利潤為虧損1716.18萬元,

同比下降183.17%。

再如迪威迅(300167.SZ)連續多年出現業績變臉。

迪威迅4月19日披露的2017年年報顯示, 迪威迅當年業績同比下降119.91%, 虧損額度為584.99萬元。 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2月27日披露的2017年業績快報指出, 當年淨利潤為1370.9萬元, 並且表示與1月31日披露的業績預告不存在差異。

該上市公司自2012以來多次出現業績變臉。 2013年2月27日迪威迅發佈的2012年度業績快報顯示, 其預計2012年度淨利潤為2605.69萬元。 但隨後披露的2012年年報淨利潤為1973.11萬元, 相比業績快報淨利潤下降24.28%。

2014年2月21日, 迪威迅2013年度業績快報公佈的營業利潤為2047.32萬元, 淨利潤為2307.04萬元, 但同年4月24日就進行了較大的修正營業利潤修正為 -479.01萬元。 可是, 隨後發佈的2013年度報告更是與上述業績快報及其修正公告存在很大差距, 僅淨利潤資料就相比業績快報下降77.39%,僅為521.52萬元。迪威迅2015年和2016年業績快報和經審計業績亦有差異。

誰導演了變臉

業績大變臉引發上市公司股價大動,引發市場質疑。以巨力索具為例,第一次業績變臉之際 1月30日股價跌幅0.32%,1月31日跌幅9.97%,第二次業績變臉之際4月16日股價跌幅達1.29%,4月17日股價跌幅3.17%。

針對業績的突變,根據第一財經統計,多數上市公司解釋是由於資產減值損失、計提商譽減值損失、應收賬款存在減值跡象。

譬如騰信股份業績預測顯示2017年盈利空間是在0.05億元至0.1億元,但2017年年報顯示實際虧損1.37億元,該上市公司表示,公司將其從長期股權投資轉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並對其帳面價值超過預計可收回金額的差額部分計提減值準備12517.70萬元,相應減少公司2017 年度利潤。同時,公司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長沙火鉗劉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進行了處置轉讓,確認投資收益2600萬元。會計師事務所認為其投資收益確認條件不能全部滿足,不予確認,相應減少了公司2017年度利潤。

再如光一科技。4月11日晚間修正2017年度業績快報。2017年公司營收由5.64億元修正為5.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由盈利4765.55萬元修正為虧損3.84億元,公司2016年盈利6378.67萬元,同比降低701.56%。

對於業績修正後由盈轉虧的原因,光一科技稱,根據會計年審回饋的意見,出於謹慎性原則,公司對下屬重要子公司的商譽計提資產減值損失約為3.9億元,對部分收入確認時點重新進行調整,影響利潤約為-4463萬元。

部分上市公司就業績出現較大逆差,出具了致歉書。譬如,對於2017年度經審計業績與業績快報存在的重大差異,迪威迅在4月19日的致歉公告中表示,將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認定,同時加強培訓以提高業務人員的專業能力和業務水準,加強監督和覆核工作,切實避免類似情況的再次發生。

某上市公司戰略總裁助理盧某曾擔任中級會計,他告訴第一財經:“上市公司業績大幅度變臉尤其是從盈利到虧損,上市公司的財務部不會如此不專業,把從上千元萬的盈利記錄成數億元的虧損,出現業績大變臉多是上市公司刻意為之——多是董監高對股價的編排措施,是資本市場的一個小把戲。”該總裁助理指出,出現業績大變臉從實際結果看弊大於利,上市公司股價下跌,他們還需面臨投資者和市場的質疑、甚至是上交所和深交所的質問。但在當時上市公司有其他的考量,比如年底資金緊張需要銀行貸款,這就需要他們向銀行出具好看的業績,於是就先發出一份靚麗的業績預測。

上市公司是否出現業績大變臉和其董監高關係密切。前述總裁助理表示,若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董監高出自同一地域、同一學校,其內部關係類似於家族企業,加之這類型上市公司若沒有聘任職業經理人,董監高多會沆瀣一氣,對市場的負責度較低。

在年底審計師真正進場對其進行審計時,上市公司和審計師方面就財務的統計方法很難達成一致,因為審計師不願意為虛增的利潤進行擔責簽字,上市公司只能按照審計時的報告進行如實的展示,這就出現了業績大變臉。前述總裁助理解釋稱。

今年年初,上交所最新修訂發佈了業績報告、業績快報等五項臨時公告格式指引,不僅要求上市公司必須明確區分並披露業績變動的具體原因,還必須要重點提示、突出披露本次業績變動的方向、變動金額、變動區間及非經常損益的影響情況等。深交所要求,業績大幅修正的上市公司必須詳細披露業績預計“變臉”的原因。

事實上,針對業績變臉上交所和深交所也在加強監管,但幾乎每年年報披露季總有那麼百餘家上市公司業績變臉,其中少數上市公司業績變臉之大讓投資者“目瞪口呆”。前述上市公司戰略總裁助理表示,對於業績變臉特別誇張的企業,上交所和深交所會發財務結果質問涵,對其出現財務變臉進行深究。但到目前為止,監管層對於上市公司業績變臉很少有真正處罰,因為沒有辦法真正界定上市公司是否在欺騙股民。

僅淨利潤資料就相比業績快報下降77.39%,僅為521.52萬元。迪威迅2015年和2016年業績快報和經審計業績亦有差異。

誰導演了變臉

業績大變臉引發上市公司股價大動,引發市場質疑。以巨力索具為例,第一次業績變臉之際 1月30日股價跌幅0.32%,1月31日跌幅9.97%,第二次業績變臉之際4月16日股價跌幅達1.29%,4月17日股價跌幅3.17%。

針對業績的突變,根據第一財經統計,多數上市公司解釋是由於資產減值損失、計提商譽減值損失、應收賬款存在減值跡象。

譬如騰信股份業績預測顯示2017年盈利空間是在0.05億元至0.1億元,但2017年年報顯示實際虧損1.37億元,該上市公司表示,公司將其從長期股權投資轉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並對其帳面價值超過預計可收回金額的差額部分計提減值準備12517.70萬元,相應減少公司2017 年度利潤。同時,公司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長沙火鉗劉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進行了處置轉讓,確認投資收益2600萬元。會計師事務所認為其投資收益確認條件不能全部滿足,不予確認,相應減少了公司2017年度利潤。

再如光一科技。4月11日晚間修正2017年度業績快報。2017年公司營收由5.64億元修正為5.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由盈利4765.55萬元修正為虧損3.84億元,公司2016年盈利6378.67萬元,同比降低701.56%。

對於業績修正後由盈轉虧的原因,光一科技稱,根據會計年審回饋的意見,出於謹慎性原則,公司對下屬重要子公司的商譽計提資產減值損失約為3.9億元,對部分收入確認時點重新進行調整,影響利潤約為-4463萬元。

部分上市公司就業績出現較大逆差,出具了致歉書。譬如,對於2017年度經審計業績與業績快報存在的重大差異,迪威迅在4月19日的致歉公告中表示,將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認定,同時加強培訓以提高業務人員的專業能力和業務水準,加強監督和覆核工作,切實避免類似情況的再次發生。

某上市公司戰略總裁助理盧某曾擔任中級會計,他告訴第一財經:“上市公司業績大幅度變臉尤其是從盈利到虧損,上市公司的財務部不會如此不專業,把從上千元萬的盈利記錄成數億元的虧損,出現業績大變臉多是上市公司刻意為之——多是董監高對股價的編排措施,是資本市場的一個小把戲。”該總裁助理指出,出現業績大變臉從實際結果看弊大於利,上市公司股價下跌,他們還需面臨投資者和市場的質疑、甚至是上交所和深交所的質問。但在當時上市公司有其他的考量,比如年底資金緊張需要銀行貸款,這就需要他們向銀行出具好看的業績,於是就先發出一份靚麗的業績預測。

上市公司是否出現業績大變臉和其董監高關係密切。前述總裁助理表示,若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董監高出自同一地域、同一學校,其內部關係類似於家族企業,加之這類型上市公司若沒有聘任職業經理人,董監高多會沆瀣一氣,對市場的負責度較低。

在年底審計師真正進場對其進行審計時,上市公司和審計師方面就財務的統計方法很難達成一致,因為審計師不願意為虛增的利潤進行擔責簽字,上市公司只能按照審計時的報告進行如實的展示,這就出現了業績大變臉。前述總裁助理解釋稱。

今年年初,上交所最新修訂發佈了業績報告、業績快報等五項臨時公告格式指引,不僅要求上市公司必須明確區分並披露業績變動的具體原因,還必須要重點提示、突出披露本次業績變動的方向、變動金額、變動區間及非經常損益的影響情況等。深交所要求,業績大幅修正的上市公司必須詳細披露業績預計“變臉”的原因。

事實上,針對業績變臉上交所和深交所也在加強監管,但幾乎每年年報披露季總有那麼百餘家上市公司業績變臉,其中少數上市公司業績變臉之大讓投資者“目瞪口呆”。前述上市公司戰略總裁助理表示,對於業績變臉特別誇張的企業,上交所和深交所會發財務結果質問涵,對其出現財務變臉進行深究。但到目前為止,監管層對於上市公司業績變臉很少有真正處罰,因為沒有辦法真正界定上市公司是否在欺騙股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