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豆瓣9.6,女性淪為生育奴隸,第二季更黑暗殘暴

4月25日, 《使女的故事》第二季高水準回歸, 與火爆的《西部世界》第二季展開同場廝殺。

《使女的故事》第二季

The Handmaid’s Tale

《使女的故事》第二季延續了第一季的勢頭,

爛番茄35連鮮開局, 新鮮度100%。

播出兩集, 豆瓣評分高至9.6。

第二季從原來的10集擴充到13集, 首播當天放出兩集, 剩下的之後一週一集, 於週三播出。

前兩集的資源一出來, 毒藥君就迫不及待地看了。

簡單回顧下上一季的結尾。

女主瓊懷上了名義上是大主教的,

其實是主教司機尼克同時是“眼目”(基列共和國特工)的孩子。

當所有人期待新生命到來之際, 瓊被押上了尼克叫來的一輛神秘的車裡, 不知是通往自由還是更深的囚籠。

▲第一季最後一幕, 女主瓊被帶到神秘的車裡

(做好心理準備, 下面有嚴重劇透)

第二季第一集, 瓊在車裡, 惴惴不安。

從車裡出來, 瓊發現, “守護者”押送她來的是一個絞刑場, 身邊全都是第一季裡反對處決珍妮的使女。

瓊和其他使女都被套上了絞刑索, 只待一聲令下, 她們便要去見上帝了。

這一刻, 使女們算是真正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懼, 甚至有使女嚇得失禁。

但是, “武裝者”拉下閥門後, 使女們卻沒有感受到疼痛, 雙腳還著地了。

使女們還沒來得擺脫剛剛的驚懼情緒, 麗迪亞嬤嬤出現。

原來,這是一次對反抗使女們的懲罰,以生命作為威脅,讓使女們徹底順從屈服。

極權暴力之下,每個人要做的只是服從權威、執行命令,任何質疑和反抗換來的只有懲罰。

使女們被帶回了紅色感化中心,麗迪亞嬤嬤一邊洗腦,一邊懲罰她們在雨中集體拿著石頭跪著。

肉體和精神折磨同時進行。

麗迪亞嬤嬤得知瓊懷孕,對她進行勸導,想讓瓊好好地生下孩子,但是瓊不屑一顧。

薑還是老的辣。

作為感化中心的負責人之一,麗迪亞嬤嬤知道怎麼讓這些使女聽話,淪為完完全全的“行走的子宮”。

就像第一季裡 ,管教嬤嬤對不聽話的珍妮使用電擊,作為處罰摘掉她的一隻眼睛,逼迫珍妮講述她被輪奸的經歷,並且讓其它使女集體指責攻擊她。

珍妮聽話了,但也成了瘋子。

管教嬤嬤從身體到精神,一點點地摧垮她們,使女們最終成為溫水裡的青蛙,麻木度日,她們踐行著扭曲的制度章程,成為被奴化的族群。

第一季裡瓊有一段獨白:

“當他們屠殺議會時,我們沒有覺醒;當他們聲討恐怖分子,終止憲法,我們也沒有覺醒。”

這段獨白讓人想到馬丁·尼莫拉銘刻在波士頓猶太人屠殺紀念碑上的懺悔詩:

當納粹來抓共產主義者的時候,我保持沉默,我不是共產主義者;當他們囚禁社會民主主義者的時候,我保持沉默,我不是社會民主主義者;當他們來抓猶太人的時候,我保持沉默,我不是猶太人;當他們來抓我的時候,已經沒有人能替我說話了。”

此時的瓊愈發清楚地意識到,正是因為之前一直保持沉默,不敢反抗,事態才會發展這種地步。

麗迪亞嬤嬤帶瓊去了一間囚室,在看到懷孕使女因反抗被鐵鍊鎖起來的場景後,為了不失去僅剩的一點自由,為了能與女兒相聚,瓊佯裝順從。

因為在珍妮事件的反抗行為,除了瓊因為懷孕而受到保護,其他使女必須接受處罰,將自己那只鬆開石頭的手放在火上炙烤。

接著,瓊去醫院接受孕期檢查,發現有人幫助她逃跑。

瓊在她的靴子裡,找到了一把鑰匙。

瓊開始逃跑,她上了一輛準備好的冷凍車。

瓊看著這些晃蕩的冷凍生肉,充滿了不安,她不知道前方是有預謀的陷阱,還是即將到來的自由,但現在的她已經沒有選擇。

片中的這個場景頗有意味,這些任人宰殺的豬羊,何曾不是瓊還有其它使女的寫照?

直到瓊來到安全屋,看到門後的人,心裡的那塊石頭算是落下了,幫助她逃跑的原來是尼克。

尼克告訴她:之後會有人來接她的,但她得除去使女的裝扮。

瓊燒掉使女的衣服,剪掉長髮,用剪刀將耳朵上的使女標誌硬生生地剜下來,哪怕鮮血如注,痛徹心扉。

那是瓊作為使女的符號,記錄了她被壓迫的歷史,也見證她的懦弱和忍讓。

這一刻,她不想再讓步了,她要為了自己,為了孩子,在無邊的黑暗中,爭取一點點光明。

她,自由了。

第二集圍繞著瓊的逃亡展開,

開始展現第一季裡屢次提到的殖民地全貌,

大量刻畫了使女艾米莉以前的生活,她可能會是帶領殖民地女性反抗的關鍵性人物,

第一季中的瘋子珍妮也被遣送到殖民地,不知道這次會不會又成為反抗的導火索。

從這些端倪看來,第二季,主創團隊野心勃勃,展現的場景會更加慘無人道。

他們已經不滿足於只講瓊一個人的故事、一個人的反抗,而將背景擴大到整個殖民地,並且將視線分散到與瓊關係密切的其他角色上,比如第一季中以為被槍斃的瓊的丈夫盧克,逃出感化中心的瓊的摯友莫伊拉,還有上文提到的艾米莉。

對於這部劇,毒藥君會繼續追下去。

《使女的故事》改編自加拿大著名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在80年代寫的同名小說。

30年前,這本書出版的時候,它被很多人歸為科幻一類,因為沒有人敢把這個書中描述的極權社會與現實社會對應。

▲原著作者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在第一季中客串了管教嬤嬤

但是阿特伍德一針見血指出,我這本書中沒有一個細節人類歷史不曾發生過的。

她不喜歡空穴來風的虛構。

我的書裡沒有虛構的物品、虛構的法律、虛構的暴行。

書中描述的使女,靈感來自臭名昭著的納粹。

1935年的德國,正值希特勒為首的納粹當權,在經濟危機的內患之下,政府又實施政治獨裁、軍事擴張、種族歧視等一系列動盪舉措,導致德國出生率急劇下降。

於是,納粹政府綁架大量金髮碧眼德國女孩,作為行走的子宮,強迫其為軍官生孩子,以達血統純正、種族優生的目的,這便是“生命之泉”專案。

▲“生命之泉”選中的少女

令人印象深刻的“受精儀式”在歷史上也有據可考。

中世界的歐洲教會,出於禁欲主義的考慮,將人的生理本能宗教化,特製一種寬鬆袍子供教士與女性交合,但身體其他部分不產生任何接觸。

片中瓊被強迫做了割禮手術,這種情景在ISIS世界以及非洲大部分地區也廣泛存在。

由雪瑞·霍爾曼執導的呼籲女性解放的電影《沙漠之花》,就改編自索馬里黑人模特華莉絲·迪裡(莉亞·科貝德飾)幼年被割禮的真實故事。

即使是現在,世界上還有很多地方的女性接受著慘無人道的割禮。

▲《沙漠之花》劇照

在《使女的故事》中使女特製的紅色袍子,對應的也是目前伊朗女性的穿著現狀。只不過她們的顏色是更加壓抑沉悶的黑色。

自傳式動畫電影《我在伊朗長大》,以主人公瑪嘉在伊斯蘭教革命前後的成長經歷為主線,向我們展現了革命後伊朗對婦女嚴苛的限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女性身上黑色的袍子。

▲《我在伊朗長大》劇照

看到當今某些國家和地區的現狀,我們依然能夠發現很多跟《使女的故事》一樣的讓人細思恐極的情節。

歷史不總是進步的,隨時都可能倒退回去,而歷史也許又是未來。

不要以為《使女的世界》離我們很遠,不過是過去幾十年發生過的事,它更像當家那些對女性歧視和壓迫的大合集。

而這部劇真正的恐怖和壓抑,正是在於它有生活和現實所帶來的真實感。

麗迪亞嬤嬤出現。

原來,這是一次對反抗使女們的懲罰,以生命作為威脅,讓使女們徹底順從屈服。

極權暴力之下,每個人要做的只是服從權威、執行命令,任何質疑和反抗換來的只有懲罰。

使女們被帶回了紅色感化中心,麗迪亞嬤嬤一邊洗腦,一邊懲罰她們在雨中集體拿著石頭跪著。

肉體和精神折磨同時進行。

麗迪亞嬤嬤得知瓊懷孕,對她進行勸導,想讓瓊好好地生下孩子,但是瓊不屑一顧。

薑還是老的辣。

作為感化中心的負責人之一,麗迪亞嬤嬤知道怎麼讓這些使女聽話,淪為完完全全的“行走的子宮”。

就像第一季裡 ,管教嬤嬤對不聽話的珍妮使用電擊,作為處罰摘掉她的一隻眼睛,逼迫珍妮講述她被輪奸的經歷,並且讓其它使女集體指責攻擊她。

珍妮聽話了,但也成了瘋子。

管教嬤嬤從身體到精神,一點點地摧垮她們,使女們最終成為溫水裡的青蛙,麻木度日,她們踐行著扭曲的制度章程,成為被奴化的族群。

第一季裡瓊有一段獨白:

“當他們屠殺議會時,我們沒有覺醒;當他們聲討恐怖分子,終止憲法,我們也沒有覺醒。”

這段獨白讓人想到馬丁·尼莫拉銘刻在波士頓猶太人屠殺紀念碑上的懺悔詩:

當納粹來抓共產主義者的時候,我保持沉默,我不是共產主義者;當他們囚禁社會民主主義者的時候,我保持沉默,我不是社會民主主義者;當他們來抓猶太人的時候,我保持沉默,我不是猶太人;當他們來抓我的時候,已經沒有人能替我說話了。”

此時的瓊愈發清楚地意識到,正是因為之前一直保持沉默,不敢反抗,事態才會發展這種地步。

麗迪亞嬤嬤帶瓊去了一間囚室,在看到懷孕使女因反抗被鐵鍊鎖起來的場景後,為了不失去僅剩的一點自由,為了能與女兒相聚,瓊佯裝順從。

因為在珍妮事件的反抗行為,除了瓊因為懷孕而受到保護,其他使女必須接受處罰,將自己那只鬆開石頭的手放在火上炙烤。

接著,瓊去醫院接受孕期檢查,發現有人幫助她逃跑。

瓊在她的靴子裡,找到了一把鑰匙。

瓊開始逃跑,她上了一輛準備好的冷凍車。

瓊看著這些晃蕩的冷凍生肉,充滿了不安,她不知道前方是有預謀的陷阱,還是即將到來的自由,但現在的她已經沒有選擇。

片中的這個場景頗有意味,這些任人宰殺的豬羊,何曾不是瓊還有其它使女的寫照?

直到瓊來到安全屋,看到門後的人,心裡的那塊石頭算是落下了,幫助她逃跑的原來是尼克。

尼克告訴她:之後會有人來接她的,但她得除去使女的裝扮。

瓊燒掉使女的衣服,剪掉長髮,用剪刀將耳朵上的使女標誌硬生生地剜下來,哪怕鮮血如注,痛徹心扉。

那是瓊作為使女的符號,記錄了她被壓迫的歷史,也見證她的懦弱和忍讓。

這一刻,她不想再讓步了,她要為了自己,為了孩子,在無邊的黑暗中,爭取一點點光明。

她,自由了。

第二集圍繞著瓊的逃亡展開,

開始展現第一季裡屢次提到的殖民地全貌,

大量刻畫了使女艾米莉以前的生活,她可能會是帶領殖民地女性反抗的關鍵性人物,

第一季中的瘋子珍妮也被遣送到殖民地,不知道這次會不會又成為反抗的導火索。

從這些端倪看來,第二季,主創團隊野心勃勃,展現的場景會更加慘無人道。

他們已經不滿足於只講瓊一個人的故事、一個人的反抗,而將背景擴大到整個殖民地,並且將視線分散到與瓊關係密切的其他角色上,比如第一季中以為被槍斃的瓊的丈夫盧克,逃出感化中心的瓊的摯友莫伊拉,還有上文提到的艾米莉。

對於這部劇,毒藥君會繼續追下去。

《使女的故事》改編自加拿大著名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在80年代寫的同名小說。

30年前,這本書出版的時候,它被很多人歸為科幻一類,因為沒有人敢把這個書中描述的極權社會與現實社會對應。

▲原著作者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在第一季中客串了管教嬤嬤

但是阿特伍德一針見血指出,我這本書中沒有一個細節人類歷史不曾發生過的。

她不喜歡空穴來風的虛構。

我的書裡沒有虛構的物品、虛構的法律、虛構的暴行。

書中描述的使女,靈感來自臭名昭著的納粹。

1935年的德國,正值希特勒為首的納粹當權,在經濟危機的內患之下,政府又實施政治獨裁、軍事擴張、種族歧視等一系列動盪舉措,導致德國出生率急劇下降。

於是,納粹政府綁架大量金髮碧眼德國女孩,作為行走的子宮,強迫其為軍官生孩子,以達血統純正、種族優生的目的,這便是“生命之泉”專案。

▲“生命之泉”選中的少女

令人印象深刻的“受精儀式”在歷史上也有據可考。

中世界的歐洲教會,出於禁欲主義的考慮,將人的生理本能宗教化,特製一種寬鬆袍子供教士與女性交合,但身體其他部分不產生任何接觸。

片中瓊被強迫做了割禮手術,這種情景在ISIS世界以及非洲大部分地區也廣泛存在。

由雪瑞·霍爾曼執導的呼籲女性解放的電影《沙漠之花》,就改編自索馬里黑人模特華莉絲·迪裡(莉亞·科貝德飾)幼年被割禮的真實故事。

即使是現在,世界上還有很多地方的女性接受著慘無人道的割禮。

▲《沙漠之花》劇照

在《使女的故事》中使女特製的紅色袍子,對應的也是目前伊朗女性的穿著現狀。只不過她們的顏色是更加壓抑沉悶的黑色。

自傳式動畫電影《我在伊朗長大》,以主人公瑪嘉在伊斯蘭教革命前後的成長經歷為主線,向我們展現了革命後伊朗對婦女嚴苛的限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女性身上黑色的袍子。

▲《我在伊朗長大》劇照

看到當今某些國家和地區的現狀,我們依然能夠發現很多跟《使女的故事》一樣的讓人細思恐極的情節。

歷史不總是進步的,隨時都可能倒退回去,而歷史也許又是未來。

不要以為《使女的世界》離我們很遠,不過是過去幾十年發生過的事,它更像當家那些對女性歧視和壓迫的大合集。

而這部劇真正的恐怖和壓抑,正是在於它有生活和現實所帶來的真實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