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後來的我們》今公映 劉若英同名電影筆記吐露心跡

2018-04-28 11:53 | 浙江新聞用戶端 記者 李月紅

4月28日, 由劉若英主創的電影筆記書《後來的我們》與電影同步上市。 本書記錄了電影《後來的我們》拍攝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和點點滴滴, 書中同時收錄了劉若英全新創作的18篇隨筆以及電影原著小說, 攝影大師李屏賓, 著名演員井柏然等為此書傾情作序。 據悉, 該書由台海出版社與博集天卷策劃出版, 將於近期全面上市。

一本我們的書

一個後來的故事

《後來的我們》這本書中, 你能看到不同身份和心境下的劉若英, 也能看到劉若英視角下的井柏然、周冬雨和張一白, 還有寒冷的海拉爾和鏡頭下的四季。

嘗試過多種身份的劉若英, 從演員、歌手、寫作者到導演, 身份經歷了多種變化, 心境也有了很多的不一樣。 談及自己的多重身份, 劉若英說:“我希望我還有很多個最佳的Timing, 永遠都有不同的事情可以去嘗試, 一直到老。 ”

新書中除了記錄電影拍攝過程中的點滴, 新增了18篇劉若英的全新隨筆。 這是一本寫我們的書, 也是一個關於後來的我們的故事。 劉若英說, 相比較很多人, 她是幸運的, 多了份能唱歌、寫書、演戲的機緣, 而她最想做的是透過不同的方式讓大家看到我們每個人自己。 聽她的歌, 你會覺得那不是劉若英的歌, 那就是你自己的歌, 看她的電影, 希望你會感受到那不是劉若英的電影,

而是能讓你在裡面看到你自己。 這是一本屬於我們大家的書, 也是一個關於後來的故事。

轉變中蛻變

為夢想也為心愛

時隔多年, 再次出版新書的劉若英, 心境與之前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以往劉若英的作品中, 多數是對於生活對於孤獨的隨想。

新書《後來的我們》中, 劉若英用全新的視角, 觀察鏡頭下的每個人物形象。 她說:“地球人的我, 跟大家一樣, 有各種各樣俗世的煩惱, 一樣會感到困惑, 會快樂也會開心, 會憂傷也會痛苦。 ”

談及《後來的我們》成書的過程, 劉若英說:“她想留下一些隨手可翻的形式。 ”《後來的我們》除了收錄電影原著小說以外, 新增了劉若英創作的18篇隨筆。 書中不僅有關於電影拍攝過程的記錄, 也有劉若英關於都市年輕人群的一些聚焦。 在奶茶筆下, 既有對愛情最本真一面的一些見證與思考, 也有對當下年輕人夢想孤獨、焦慮等現象的關注。

她說:“和當下很多年輕人一樣, 我們都在轉變中蛻變, 為夢想, 也為心愛。 後來的我們, 才學會如何去愛。 ”

【新聞+】:

導演跟演員的不同可以寫三本書

文| 劉若英

以前當演員, 天氣一冷, 導演一喊“卡”, 就有人噓寒問暖為我披衣服。

現在自己身為導演, 我喊“卡”, 自己冷得直打哆嗦, 馬上喊:“趕快給演員披衣服。 ”

以前當演員, 我一休息就鑽進房車, 人間蒸發。

當導演, 則是按班表到點前趕到演員房車外, 恭候並期待演員準時下車, 還要感謝演員願意借我使用洗手間。

以前當演員, 經紀人跟劇組計較拍攝時間。

現在當導演, 則多希望時間能暫時停止, 讓我好好想一想這一場怎麼拍, 演員能不能暫時放在一個不計時的空間裡, 讓我能不超時, 拍完再走。

以前當演員, 殺青後就走人。

現在殺青, 一部電影才完成一半。

如果你要問我做導演跟演員的不同, 我想細數起來可以寫三本書。

開拍的第一天, 我看監視器的時間已經遠遠超過我二十幾年演員生涯中看監視器重播的總時長了。

可能作為演員的我, 一開始拍戲, 就碰上陳國富跟張艾嘉兩位導演。 他們都不給演員看監視器, 覺得演員看了會想太多, 影響表演。 以至到了後來, 其他導演要求我看, 我都躲得遠遠的, 說:“您可以儘量用說的描述嗎?”每一個導演來到我面前, 反倒成了相聲演員, 哈哈哈。

另一個原因是我百分之百信任我的導演, 而我也在表演的當下百分之百付出自己, 所以當我自己坐在監視器前面看演員的表演時, 才發現這百分之百的付出, 只有我說了算, 而現場每分每秒的推進, 都是導演說了算, 我突然開始想念起我那單純在鏡頭前演戲的日子。

對於這兩種角色之間的差異,我最大的感受是,對演員來說,通常戲拍到一半演員會覺得開始進入角色,每句臺詞每個動作都植入身體,不必多想就是角色了。但是導演不一樣,隨著每天的拍攝進程,要解決的問題也變得越來越多。

有人說,我是用表演的方式講戲。

表面上看起來,我是在用演員的經驗當導演,但歸根究底,不管我身為導演、演員還是歌手,一切的“演”都是源於我的生活經驗。

我喜歡觀察,我相信沒有任何一個角色可以拋開生活本身,架空於純粹虛擬幻想的時空中而呼吸。對生活,我坦然,我面對,我觀察,並接受那事實與感受的衝擊來轉換成角色的實際經驗,而此時此刻,就是屬於我的導演的態度,我的方法論。

說來複雜,但其實都是無比瑣碎和雞毛蒜皮的細節。

前幾天拍攝看房的戲,售樓小姐一邊口若懸河地介紹房屋的優勢,一邊推開層層房間的門,將寬敞的豪宅一間間展示給客戶。因為房間的門都是向左右兩側橫向推開的,所以我請演售樓小姐的演員一定要用力把兩扇門向左右兩側推到底,一方面當然是為了在鏡頭裡更好地展現空間感,另一方面也是來源於對生活本身真實度的貼近。

我自己看房的經驗就是售樓員總會把每一扇門開到最大,因為這樣會讓房屋的空間從視覺上最大化。

很多導演在給演員講戲時習慣自己先演一遍,聲情並茂、手舞足蹈,甚至比演員本人更加入戲。我提醒自己儘量不要,因為我相信,演員會比我做得更好,而且他們一個人管一個角色的頭腦,會更加專注。

雖然劇本裡的女主角和我本人從很多方面來看都相去甚遠,但我還是會不自覺地想,如果是我,我會怎麼演,我會如何反應,然後再把我所認同的通過各種詞彙去跟他們溝通……我常常恨自己書讀得不夠多,表達不夠……哈哈。

當然對男主角也是一樣,好歹我的身體裡也住著一個“劉若男”。

井柏然在東北的第一場戲就是狂奔, 從地鐵口狂奔而來,狂奔下樓梯,再狂奔著追尋小曉在車廂裡的身影。

11月底的東北,小井跑到汗流浹背,四五層的衣服從裡濕到外,最後乾脆直接倚著柱子坐在月臺地上,對我而言,這個時候的他離角色很近,我想要抓住這一刻的見清。

這場戲是男女主角在地鐵裡分開的重頭戲。

雖然沒有一句臺詞,但說是整部電影的高潮也不為過,一趟列車徹底帶走一個人,這就是“之前的我們”和“後來的我們”的分界點。

監製幾次提醒,如果觀眾沒有在這點上被打動,電影就全盤失敗了。

由於場地允許的拍攝時長有限,自然一邊拍一邊還要顧慮著時間,我心裡有多著急,表面就要看起來多淡定,原來不只演員需要演技,導演也一樣。

好在有製片主任幫我扛著來自場地方的壓力,別人丟給他1噸的壓力,他只傳遞給我1公斤,剩下的全由他自己消化,讓我盡可能專注在拍攝上,不為其他因素分心。

一場追車戲拍畢,在等待地鐵倒回起點的間隙,我看到井柏然獨自一人在月臺邊,沒有起身去一旁休息,也沒有助理在旁照料。

我跑到攝影機旁,悄悄開了機。

鏡頭裡, 見清無力地蹲在月臺上, 列車逆向慢慢駛回來,載著小曉。

劇情中的小曉是跟著地鐵一去不復返的,但我偷偷捕捉的畫面裡,她跟著車回到了見清身旁,我想這鏡頭或許不會出現在電影裡,權當是見清的夢境吧。

見清和小曉面對面站著,一人在月臺上, 一人在車廂裡,一步距離,卻好像中間是寬闊的溝壑,任誰都難以跨越。

此刻的我,是導演,也是演員,也是觀眾。

或許是我自己入戲太深,兩人分離,小井的悲傷無助,冬雨的氣憤有悔,催促關門的警報,無法別開頭去的告別,哽在喉嚨裡的再見,隨著地鐵離去,重逢之時,遙遙無期。

身為導演的我,明白這是一場戲,卻也是最真實的一部分,而感同身受的憂傷,沒有折扣。

幸好我是導演,我隨即決定在地鐵里加拍一場分手前的戀愛戲,療愈一下我自己。

五分鐘前剛分手的兩人,此刻緊緊地抱著,在地鐵開門的瞬間上演一齣難分難舍的戲碼,甜出了蜜。

此刻,當導演真好,拍電影真好,可以自由跳轉時間,任由一切重來,關係永遠可以修復,人老了還能回復青春,哈哈。

拍完這一幕,我今晚可以睡個好覺了。

對於這兩種角色之間的差異,我最大的感受是,對演員來說,通常戲拍到一半演員會覺得開始進入角色,每句臺詞每個動作都植入身體,不必多想就是角色了。但是導演不一樣,隨著每天的拍攝進程,要解決的問題也變得越來越多。

有人說,我是用表演的方式講戲。

表面上看起來,我是在用演員的經驗當導演,但歸根究底,不管我身為導演、演員還是歌手,一切的“演”都是源於我的生活經驗。

我喜歡觀察,我相信沒有任何一個角色可以拋開生活本身,架空於純粹虛擬幻想的時空中而呼吸。對生活,我坦然,我面對,我觀察,並接受那事實與感受的衝擊來轉換成角色的實際經驗,而此時此刻,就是屬於我的導演的態度,我的方法論。

說來複雜,但其實都是無比瑣碎和雞毛蒜皮的細節。

前幾天拍攝看房的戲,售樓小姐一邊口若懸河地介紹房屋的優勢,一邊推開層層房間的門,將寬敞的豪宅一間間展示給客戶。因為房間的門都是向左右兩側橫向推開的,所以我請演售樓小姐的演員一定要用力把兩扇門向左右兩側推到底,一方面當然是為了在鏡頭裡更好地展現空間感,另一方面也是來源於對生活本身真實度的貼近。

我自己看房的經驗就是售樓員總會把每一扇門開到最大,因為這樣會讓房屋的空間從視覺上最大化。

很多導演在給演員講戲時習慣自己先演一遍,聲情並茂、手舞足蹈,甚至比演員本人更加入戲。我提醒自己儘量不要,因為我相信,演員會比我做得更好,而且他們一個人管一個角色的頭腦,會更加專注。

雖然劇本裡的女主角和我本人從很多方面來看都相去甚遠,但我還是會不自覺地想,如果是我,我會怎麼演,我會如何反應,然後再把我所認同的通過各種詞彙去跟他們溝通……我常常恨自己書讀得不夠多,表達不夠……哈哈。

當然對男主角也是一樣,好歹我的身體裡也住著一個“劉若男”。

井柏然在東北的第一場戲就是狂奔, 從地鐵口狂奔而來,狂奔下樓梯,再狂奔著追尋小曉在車廂裡的身影。

11月底的東北,小井跑到汗流浹背,四五層的衣服從裡濕到外,最後乾脆直接倚著柱子坐在月臺地上,對我而言,這個時候的他離角色很近,我想要抓住這一刻的見清。

這場戲是男女主角在地鐵裡分開的重頭戲。

雖然沒有一句臺詞,但說是整部電影的高潮也不為過,一趟列車徹底帶走一個人,這就是“之前的我們”和“後來的我們”的分界點。

監製幾次提醒,如果觀眾沒有在這點上被打動,電影就全盤失敗了。

由於場地允許的拍攝時長有限,自然一邊拍一邊還要顧慮著時間,我心裡有多著急,表面就要看起來多淡定,原來不只演員需要演技,導演也一樣。

好在有製片主任幫我扛著來自場地方的壓力,別人丟給他1噸的壓力,他只傳遞給我1公斤,剩下的全由他自己消化,讓我盡可能專注在拍攝上,不為其他因素分心。

一場追車戲拍畢,在等待地鐵倒回起點的間隙,我看到井柏然獨自一人在月臺邊,沒有起身去一旁休息,也沒有助理在旁照料。

我跑到攝影機旁,悄悄開了機。

鏡頭裡, 見清無力地蹲在月臺上, 列車逆向慢慢駛回來,載著小曉。

劇情中的小曉是跟著地鐵一去不復返的,但我偷偷捕捉的畫面裡,她跟著車回到了見清身旁,我想這鏡頭或許不會出現在電影裡,權當是見清的夢境吧。

見清和小曉面對面站著,一人在月臺上, 一人在車廂裡,一步距離,卻好像中間是寬闊的溝壑,任誰都難以跨越。

此刻的我,是導演,也是演員,也是觀眾。

或許是我自己入戲太深,兩人分離,小井的悲傷無助,冬雨的氣憤有悔,催促關門的警報,無法別開頭去的告別,哽在喉嚨裡的再見,隨著地鐵離去,重逢之時,遙遙無期。

身為導演的我,明白這是一場戲,卻也是最真實的一部分,而感同身受的憂傷,沒有折扣。

幸好我是導演,我隨即決定在地鐵里加拍一場分手前的戀愛戲,療愈一下我自己。

五分鐘前剛分手的兩人,此刻緊緊地抱著,在地鐵開門的瞬間上演一齣難分難舍的戲碼,甜出了蜜。

此刻,當導演真好,拍電影真好,可以自由跳轉時間,任由一切重來,關係永遠可以修復,人老了還能回復青春,哈哈。

拍完這一幕,我今晚可以睡個好覺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