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不管什麼樣的粽子,喜歡就把它帶回家

說起端午節, 除了粽子, 大家還會想起愛國詩人——屈原。 其實粽子的起源早在屈原之前。

據記載, 早在春秋時期, 用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

稱“角黍”;也有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 稱“筒粽”。

到了東漢末年, 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 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 煮熟, 成為堿水粽。

晉代時, 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

南北朝時期, 品種增多, 開始出現雜粽, 就是在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

到了唐代, 粽子的用米, 已“白瑩如玉”, 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

宋朝時, 已有“蜜餞粽”, 即果品入粽。

元、明時期, 粽子的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 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粽子餡兒變化多端, 包粽子的葉子也是有講究的。

下面這三種葉子經常被用來包粽子:

1.蘆葦葉

禾本科蘆葦屬植物, 多年水生或濕生, 葉子細長, 北方地區用的粽葉以此為主。

2.箬竹葉

禾本科箬竹屬, 為灌木狀或小灌木狀類, 葉子較蘆葦葉寬, 南方普遍使用。

3.芭蕉葉

芭蕉科芭蕉屬植物, 常綠大型多年生草木, 葉子碩大可達3米, 可以包出碩大的粽子。

其實不論是什麼葉子包裹的粽子, 消費者喜歡才是最重要的。

糧好餐飲集團推出的【一粽傳情】粽子禮盒裡包含5種不同口味的粽子, 均是擁有多年經驗的老師傅親自去實地采選粽葉,精選上等糯米,選用上乘附加料,純手工包紮而成,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均是擁有多年經驗的老師傅親自去實地采選粽葉,精選上等糯米,選用上乘附加料,純手工包紮而成,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