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為“海關蜀黍”點贊!美國公司涉嫌侵犯中企晶片產權,在上海被扣下

每經編輯:趙雲

昨天(4月26日), 是世界智慧財產權保護日。

中國企業智慧財產權在受到同行侵犯的同時, 也出現了與歐美企業發生智慧財產權糾紛的新情況。

據媒體報導, 對此, 我國海關不遺餘力幫助中國企業打擊侵權, 使企業能甩掉包袱專注發展。

在機場攔下進口涉嫌侵權設備

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自主研發功能的科研企業, 研發了多款具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晶片設備, 並在全球範圍內申請了1200余項專利。 隨著國際市場份額的逐漸擴大, 中微公司與美國某公司(以下簡稱B公司)發生智慧財產權糾紛。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梳理發現, 事情大概是這樣的。

去年4月12日, B公司在美國紐約東區的聯邦法院對中微半導體的一家晶圓承載器供應商(以下簡稱C供應商), 展開了專利侵權訴訟。 同年11月初, 美國紐約東區地方法院同意了B公司針對C供應商的一項初步禁令請求,

該禁令禁止其出售供採用了B公司專利技術的無基座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系統(MOCVD)使用的晶圓承載器, 包括專為中微MOCVD系統設計的晶圓承載器。

在B公司美國方面發起上述訴訟後, 中微半導體方面迅速做出回應。 2017年7 月, 中微半導體向福建高院正式起訴B公司在上海的子公司(簡稱“B公司上海”), 指控其某型號的 MOCVD設備侵犯了中微的晶圓承載器同步鎖定的中國專利, 要求其停止侵權並主張上億元侵權損害賠償。 12月初, 福建高院同意中微半導體的禁令申請, 該禁令禁止B公司上海進口、製造、向任何協力廠商銷售或許諾銷售侵犯中微專利的石墨盤產品。

在這一過程中, 去年7月中微提起訴訟後,

B公司上海還向專利複審委提交專利無效宣告請求, 主張中微半導體專利無效。 專利複審委於2017年11月24日駁回了B公司提出的無效宣告請求, 確認中微半導體專利有效。

今年年初, 中微公司獲悉, 美方涉嫌侵犯中微公司專利權的設備即將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進口, 隨即向上海海關提出扣留侵權嫌疑貨物的申請。 上海海關及時啟動智慧財產權海關保護程式, 在進口環節開展行政執法, 根據權利人申請, 暫停涉嫌侵權設備的通關, 這批設備貨值達3400萬元。

隨著海關介入執法, 美方開始正視中微公司的自主研發專利及其在中國的智慧財產權狀況, 主動與中微公司展開談判, 雙方最終達成全球範圍相互授權的和解協定。

有網友評論稱, 從這一事件可以看到, 中國高科技企業在面對市場競爭對手, 特別是行業巨頭提出訴訟時, 正由過去的妥協、讓步到據理力爭, 有策略的進退, 中國高科技企業在應對智慧財產權訴訟方面的能力正在增強。

這個國產品牌在海關保護下復蘇

曾經作為上海紡織品出口一面旗幟的“銀河”牌商標,

因假冒侵權而奄奄一息, 但在上海海關的全力保護下重整河山。

老牌國企上海紡織品進出口有限公司, 其旗下 “銀河”牌商標自1959年開始使用, 當時就在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辦理了商標註冊手續。 1985年, “銀河”商標的年出口量高達1.3億美元, 是改革開放初期上海乃至中國紡織品出口的一面旗幟。

然而,暢銷國際市場後,假冒侵權產品也隨之而來。公司總經理龔培德回憶,當時,品質參差不齊的各種“銀河”棉滌布充斥國際,國外客戶驚呼,“‘銀河’已成為中國紡織品面料的共有商標”。與此同時,“銀河”在非洲、北美、中東、東南亞等主銷市場的出口量急劇下降,年出口量一度跌到3000萬美元的穀底,並被迫退出美國、歐洲市場。

1994年,海關開始探索智慧財產權邊境保護。1995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智慧財產權海關保護條例》正式實施,條例明確海關對與進出口貨物有關並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行政法規保護的智慧財產權,包括商標專用權、著作權和專利權等實施保護。

感受到侵權切膚之痛的上海紡織品進出口有限公司,于1996年向海關總署提出了智慧財產權備案申請,當時,“銀河”商標已奄奄一息。很快,上海海關就打響頭炮,查獲2起假冒“銀河”商標案件。全國海關也都嚴密監控假冒“銀河”商標的不法行為,先後查獲假冒“銀河”系列商標的出口侵權案件50餘起,查獲的侵權布匹總數量達1000萬米,長度可繞地球1/4圈。

“市場上的假貨少了,我們的品牌也慢慢活過來了,出口量逐年回升。”龔培德說,上海紡織的產品出口總額比打假前增長了近3倍。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日臻完善的今天,仍有心存僥倖的侵權企業企圖不勞而獲,以假亂真。

據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報導,去年9月,全國海關開展以保護出口自主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為重點的“龍騰行動”,其中,上海海關查獲假冒上海紡織旗下“仙女舞”商標的布匹達6000多卷,貨值近70萬元。

“有了海關提供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我們可以專注做好自己的品牌,不用再擔心哪一天好不容易做出來的品牌又被假貨衝垮了。”龔培德說。

保護智慧財產權,中國海關做了這些

4月24日,海關總署發佈了《2017年中國海關智慧財產權保護狀況》。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資料顯示,中國海關去年採取智慧財產權保護措施2.25萬餘次,實際扣留進出境侵權嫌疑貨物1.91萬餘批,涉及貨物4094萬餘件。

據悉,海關扣留的貨物涉及的智慧財產權類型包括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等,其中,涉及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貨物占侵權嫌疑總量的98.48%,涉及專利權保護的貨物案值呈現持續增長態勢,同比增長41.2%。

東部沿海地區是海關打擊侵權的主戰場,其中上海、深圳、寧波、廈門、杭州、天津、黃埔、南京等海關合計查處3920余萬件,約占總量的96%;從侵權嫌疑商品種類看,以五金機械、煙草類為主,藥品、其他機電類、服裝的數量呈下降趨勢。

在進口環節,海關查處的涉嫌侵犯智慧財產權貨物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0.7%,連續10年呈增長態勢,商品主要是通訊設備、服裝鞋帽、箱包和藥品。

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蓬勃興起,極大拓展了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路徑,海關全年在郵遞、快件管道共查處侵權案件批次17700餘起。

4月26日,海關總署還公佈了2017年中國海關保護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除了前文提到的上海海關查辦進口專利權侵權糾紛設備案和深圳、天津、北京、大連等海關“龍騰”行動查辦侵權系列案,還有:

福州、合肥、成都、武漢等海關區域合作查辦侵權系列案;

南京、濟南、哈爾濱、重慶等海關查辦跨境電商領域侵權系列案;

廣州、杭州海關在中美海關聯合行動中查辦侵權系列案;

拱北海關查辦出口著作權侵權糾紛蚊香案;

廈門海關查辦出口侵權香煙案;

青島海關查辦出口侵權汽配案;

寧波海關查辦出口侵權眼鏡系列案;

黃埔海關查辦出口侵權殺蟲劑案。

在2018年博鼇亞洲論壇開幕式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做出了這樣的重要論述:“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提高中國經濟競爭力最大的激勵。”

不難看出,中國政府已將智慧財產權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而對於持續快速增長的中國商品進出口貿易,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也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海關蜀黍”點贊!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海關發佈、上海海關12360熱線、中國證券網等

每日經濟新聞 原文連結

然而,暢銷國際市場後,假冒侵權產品也隨之而來。公司總經理龔培德回憶,當時,品質參差不齊的各種“銀河”棉滌布充斥國際,國外客戶驚呼,“‘銀河’已成為中國紡織品面料的共有商標”。與此同時,“銀河”在非洲、北美、中東、東南亞等主銷市場的出口量急劇下降,年出口量一度跌到3000萬美元的穀底,並被迫退出美國、歐洲市場。

1994年,海關開始探索智慧財產權邊境保護。1995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智慧財產權海關保護條例》正式實施,條例明確海關對與進出口貨物有關並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行政法規保護的智慧財產權,包括商標專用權、著作權和專利權等實施保護。

感受到侵權切膚之痛的上海紡織品進出口有限公司,于1996年向海關總署提出了智慧財產權備案申請,當時,“銀河”商標已奄奄一息。很快,上海海關就打響頭炮,查獲2起假冒“銀河”商標案件。全國海關也都嚴密監控假冒“銀河”商標的不法行為,先後查獲假冒“銀河”系列商標的出口侵權案件50餘起,查獲的侵權布匹總數量達1000萬米,長度可繞地球1/4圈。

“市場上的假貨少了,我們的品牌也慢慢活過來了,出口量逐年回升。”龔培德說,上海紡織的產品出口總額比打假前增長了近3倍。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日臻完善的今天,仍有心存僥倖的侵權企業企圖不勞而獲,以假亂真。

據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報導,去年9月,全國海關開展以保護出口自主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為重點的“龍騰行動”,其中,上海海關查獲假冒上海紡織旗下“仙女舞”商標的布匹達6000多卷,貨值近70萬元。

“有了海關提供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我們可以專注做好自己的品牌,不用再擔心哪一天好不容易做出來的品牌又被假貨衝垮了。”龔培德說。

保護智慧財產權,中國海關做了這些

4月24日,海關總署發佈了《2017年中國海關智慧財產權保護狀況》。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資料顯示,中國海關去年採取智慧財產權保護措施2.25萬餘次,實際扣留進出境侵權嫌疑貨物1.91萬餘批,涉及貨物4094萬餘件。

據悉,海關扣留的貨物涉及的智慧財產權類型包括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等,其中,涉及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貨物占侵權嫌疑總量的98.48%,涉及專利權保護的貨物案值呈現持續增長態勢,同比增長41.2%。

東部沿海地區是海關打擊侵權的主戰場,其中上海、深圳、寧波、廈門、杭州、天津、黃埔、南京等海關合計查處3920余萬件,約占總量的96%;從侵權嫌疑商品種類看,以五金機械、煙草類為主,藥品、其他機電類、服裝的數量呈下降趨勢。

在進口環節,海關查處的涉嫌侵犯智慧財產權貨物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0.7%,連續10年呈增長態勢,商品主要是通訊設備、服裝鞋帽、箱包和藥品。

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蓬勃興起,極大拓展了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路徑,海關全年在郵遞、快件管道共查處侵權案件批次17700餘起。

4月26日,海關總署還公佈了2017年中國海關保護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除了前文提到的上海海關查辦進口專利權侵權糾紛設備案和深圳、天津、北京、大連等海關“龍騰”行動查辦侵權系列案,還有:

福州、合肥、成都、武漢等海關區域合作查辦侵權系列案;

南京、濟南、哈爾濱、重慶等海關查辦跨境電商領域侵權系列案;

廣州、杭州海關在中美海關聯合行動中查辦侵權系列案;

拱北海關查辦出口著作權侵權糾紛蚊香案;

廈門海關查辦出口侵權香煙案;

青島海關查辦出口侵權汽配案;

寧波海關查辦出口侵權眼鏡系列案;

黃埔海關查辦出口侵權殺蟲劑案。

在2018年博鼇亞洲論壇開幕式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做出了這樣的重要論述:“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提高中國經濟競爭力最大的激勵。”

不難看出,中國政府已將智慧財產權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而對於持續快速增長的中國商品進出口貿易,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也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海關蜀黍”點贊!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海關發佈、上海海關12360熱線、中國證券網等

每日經濟新聞 原文連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