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爆款產品往往虧錢是規律而非個案,為何這一現象反復上演?

儘管對於爆款理財產品未來的表現從來沒有抱過任何幻想, 但是, 看著投資組合中幾乎全線潰敗的重倉股, 三個月前投資者搶購興全合宜基金時那種亢奮到了癲狂的火爆場景, 還是讓人生發出恍如隔世的感概。

如果說上市第一天交易價一度跌停, 是因為那個遭老美一劍封喉而幾近休克的中興通訊帶來了不確定性因素的話, 那麼, 昨天再創新低的窘境卻頗有陷入四面楚歌的味道:占淨值7.54%的第一重倉股中國平安不僅放量跌穿60元整數關口, 最大跌幅一度超過7%, 重倉股伊利股份早早就躺在跌停板上動彈不得,

前幾大重倉股三安光電、五糧液、東方雨虹也都在不斷刷新低點……這些剛剛從高點開始破位的“昨日牛股”, 未來會跌向何處, 無人可以預料。

你也可以說這只一天就賣了300多億的爆款基金運氣不好, 一成立就遇到A股藍籌股行情見頂, 一建倉就遇到美股千點大跌, 一上市交易就遇到中興通訊遭美國封殺……總之, 時來鐵似金, 運去金如鐵, 點很背的時候, 幹啥都“不合時宜”。

平心而論, 相對大盤指數的跌幅, 興全合宜淨值的表現不算太差。 所以, 市場一片譁然的原因, 並不是基金經理的水準太低, 而是投資者的期望值太高。

所以, 到了這個時候, 我倒想說句公道話:千萬別怪興全合宜, 人家不過是因為去年把好運氣都用光啦。

記得金庸先生在《書劍恩仇錄》中寫道:慧極必傷, 情深不壽, 強極則辱, 謙謙君子, 溫潤如玉。 他的意思無非是勸人慧亦不必鋒芒畢露, 深也不可盲目屈從, 物極則必反也。

而我則從中讀出了大資管江湖的恩仇與宿命。

慧極必傷, 爆款是一把雙刃劍

規模高達327億的爆款基金興全合宜上市首日跌停, 昨日再創新低, 不免讓人目瞪口呆。

爆款基金產品的出現, 對基金管理公司來說, 短期無疑是重大利好, 因為可以利用前期業績良好的吸睛效應, 賣出更多的基金產品, 快速提升自己的管理規模與收入水準。

然而, 只要粗略回顧一下這麼多年來資產管理市場的發展趨勢, 你就會發現, 越是好賣的理財產品, 最後的結果越是令人失望,

這不是個案, 而是一種規律。

因此, 基金公司慣用的手法就是, 一旦上一年業績排名靠前, 特別是出了個名列前茅的收益率爆款, 那就意味著做大資產管理規模的天賜良機降臨了, 而投資者習慣于看去年的菜下今年的飯, 於是, 由一個去年的收益率爆款催生了一個今年的銷售規模爆款。

沒有人會關心這個由行銷催生出來的規模爆款, 是不是超出了基金經理的有效管理能力, 畢竟, 管3個億與管300億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這裡邊就有一個選擇題擺在基金公司面前:你可以利用投資者的盲目樂觀趁熱打鐵推出新產品快速做大規模, 你也可以選擇讓自己與投資者都先從狂熱中冷靜一下, 降低預期, 再推出與自身管理能力相匹配、規模適中的產品, 而不是“韓信將兵, 多多益善”。

管理公司為短期利益耍小聰明行銷出來的銷售爆款, 一旦表現達不到預期(在大爺我看來, 這幾乎是必然), 讓投資者失望了, 他們用腳投票, 多大的規模最終都會像烈日下的冰棒,

很快就只剩一根小木棍。

更為嚴重的後果是, 長期來看, 會失去投資者信任, 損害公司形象, 這樣的爆款其實得不償失。

因此, 基金公司對於過往的爆款業績, 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 把自身能力與運氣區分開來, 這樣才能對市場保持敬畏之心, 戒驕戒躁, 避免個人內心的膨脹。 如臨深淵, 如履薄冰般地面對投資者的委託, 以建立投資者的長期信任為目標。

行為金融理論認為, 證券的市場價格並不只由證券內在價值所決定, 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資者主體行為的影響,即投資者心理與行為對證券市場的價格決定及其變動具有重大影響。

這與傳統金融理論認為人們的決策是建立在理性預期 、風險回避、效用最大化以及相機抉擇等假設基礎之上有很大的不同。

大量的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的實際投資決策並非理性,例如,人們總是過分相信自己的判斷,人們往往是根據自己對決策結果的盈虧狀況的主觀判斷進行決策的等等。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研究表明,這種對理性決策的偏離是系統性的,並不能因為統計平均而消除。

由此可見,真正優秀的資產管理者,既需要豐富的知識,更需要沉靜的品格。

優秀的基金經理不僅應具有良好的資訊收集與資訊分析處理能力,還應當瞭解市場中的投資者和自己會產生什麼樣的心理和行為偏差;優秀的基金經理應當能夠避免由於自身的心理因素造成重大失誤。

基金經理對於投資者的心理、對於市場延遲反應影響的性質和程度,以及證券價格變動的趨勢和持續時間必須有深刻的瞭解和準確把握,才能避免在擇時與擇股的時候過於自以為是。對普通投資者心理的研究和把握成為優秀基金經理必備的一項重要能力。

強極則辱,敢於捨棄才敢於得到

“有人漏夜趕考場,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千方百計地製造爆款想要做大規模以期名利雙收,有人卻旁若無人地要解散爆款把規模壓下去,把客戶塞進口袋裡的管理費硬是往外推,千金散盡,不知何求。

對於投資者來說,私募清盤並不陌生,每輪股市大幅下跌,私募江湖上“爆倉”、“清盤”的噩耗總是不絕於耳。

按理說,清盤是一種很無奈的退出方式,不僅意味著該私募基金產品的失敗,搞不好還會造成該私募公司品牌與聲譽掃地。

不過,近日就有一家既有名氣又有規模的私募——北京睿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卻主動宣佈老產品通通清盤,今後轉向量化投資,規模也從目前的60億壓縮到10億,消息傳來,震驚市場。

多數私募圈人士紛紛大呼看不懂,尤其讓人看不懂的是,該投資公司旗下管理的理財產品並沒有虧錢,部分產品甚至業績一直很好!

看看公司老闆黃明,可以說來頭不小。他曾以湖北省理科狀元的身份進入了北大物理系,畢業以後前往美國康奈爾大學繼續攻讀物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隨後,他又將斯坦福大學金融學博士學位攬入懷中。

據圈內人士介紹,黃明在行為金融學、金融衍生產品、中國上市公司研究、構建量化投資體系方面有較深的造詣。

睿策投資公司還表示,目前除了少量停牌個股外,所有倉位均已清零。對於此次清盤的原因,睿策的解釋是,公司以前基本上都是股票多策略主動管理型產品,現在想要全面轉型為量化對沖投資策略,因此,要將原有產品進行清盤處理。

當然,外界對此解釋還是將信將疑。是因為看空市場,還是別的原因?在睿策之前,也不乏主動清盤的基金,他們放著到手的規模和管理費不要,黃明也並不是第一個。

據券商中國報導,早在2008年1月,A股上一輪大牛市的頂峰,赤子之心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陽光私募第一人”趙丹陽便將旗下與深國投、平安信託聯合發行的5只私募信託產品全部清盤,暫別A股市場,用這種堪稱極端的方式看空A股。

不過,用黃明所研究的行為金融學理論,倒是可以解釋得通他的舉動。

傳統的經濟學通常假定市場行為是由物質動機驅動的,並且人們所做出的經濟決策是理性的並且是追求自我利益的必然結果。這裡的理性意味著決策者對所有可得的資訊進行系統分析,面對眾多選擇作出最優的決策。決策同時也是前瞻性的,也就是說,決策是建立在對將來的所有可能的後果進行慎密權衡的基礎上的。傳統的標準經濟學認為:經濟行為是由外在激勵決定的。

而行為金融學卻認為,決策者個體是一個複雜的系統,這個系統可以有意識地、理性地識別並解釋一些可得的資訊。但同時也存在一些難以被意識覺察的因素系統地影響人類的行為。總體而言,人類的行為是由內在的動機決定的。

這個動機也可以理解為:當自己感覺為投資者創造更多價值的概率要小於讓投資者遭受損失的風險時,是抓住外在的物質的“規模與管理費”不放手,還是選擇保全自己努力打造出來的個人品牌與專業形象讓無形資產增值?

當已經取得了理想的投資收益,而市場又開始轉向頹勢的時候,或者說,當自己的好運氣已經用光了時候,基於“隨機性是投資中最後的裁判”這個定律,避免把利潤吐回去的最好方式就是“不玩”。要麼等機會,那麼換一種玩法。

所以,見好就收唄!再玩下去,沒准底褲就掉到腳踝上了!明白人啊,不愧是海歸金融學教授,而且是研究行為金融學的。

情深不壽,用情深了必有驚懼

按照中醫的說法,各種情緒都和人體的五臟六腑有關,《黃帝內經》雲: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

猜疑,傷心,歡喜,各種情緒五味雜陳到極致,難免傷身。所以用情太深的人,總是活不長久。

同理,對爆款的感情過度投入,往往也是傷錢、傷心又傷身。

慧極必傷,太聰明的人,看待事情總是看得很深,考慮各個方面的可能性,謹小慎微擔心避諱用心勞神,但是往往聰明反被聰明誤。

關於投資者一窩蜂地追逐爆款基金這檔子事兒,我腦海裡就會不由自主地浮現出打麻將買馬的場景來:

你自己打麻將老是輸,起身看到VIP房裡的王二狗自摸十三么,贏大了,於是麻將館的人都趕緊丟下手頭麻將趕過去買馬,都認定王二狗是摸十三么的高手,由於要買王二狗的太多,VIP主管趕來勸阻無效,只好抽籤決定誰來買馬,抽中的人歡欣雀躍,仿佛看見了下一把十三么哢的一聲被自摸的聲音……結果,哢的一聲,對面一個名叫特沒譜的自摸了,王二狗連同買馬的賭客,輸大了!

傳統金融理論認為,在市場競爭過程中,理性的投資者總是能抓住每一個由非理性投資者創造的套利機會。因此,能夠在市場競爭中倖存下來的只有理性的投資者。

在現實世界中,市場並非像理論描述的那麼完美,大量“反常現象”的出現使得標準金融學理論無法應對。傳統理論為我們找到了一條最優化的道路,告訴人們“該怎麼做”,讓我們知道“應該發生什麼”。

可惜,並非每個市場參與者都能完全理性地按照理論中的模型去行動,人的非理性行為在經濟系統中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因此,不能再將人的因素僅僅作為假設排斥在外,行為分析應納入理論分析之中,理論研究應轉向“實際發生了什麼”,從而指導決策者們進行正確的決策。

關於投資者心理特徵主要有四個方面:

第一,自信情結。高估自己的判斷力,過分自信。心理學研究發現,當人們稱對某事抱有90%的把握時,成功的概率大約只有70%。

第二,回避損失。趨利避害乃是人類行為的主要動機之一,而在經濟活動中,人們對“趨利”與“避害”的選擇是首先考慮如何避免損失,其次才是獲取收益。馬科維茨首先注意到了人類的這種行為方式,後來的實證研究進一步表明,人們在從事金融交易中,其內心對利害的權衡是不均衡的,賦予“避害”因素的考慮權重是“趨利”因素的兩倍。

第三,追求時尚和從眾心理。人們對相對經濟地位的追求在空間上表現為與他人相比。可見,人們的相互影響對各人決策行為有很大的影響,而追求時尚與從眾心理便是其中最突出的特點。因此,在金融投資領域,金融學家已經開始將這一特點作為重要的投資決策因素加以考慮。

第四,後悔與謹慎。這種心理狀態普遍存在於經濟活動中。即使決策結果相同,如果某種決策方式可以減少投資者的後悔心理,對投資者來說,這種決策方式仍然優於其它決策方式。

行為金融學家還發現,投資者在做決策時,其偏好是多樣的、可變的,而且,他們的偏好經常是在決策過程中才形成。投資者是應變性的,他們根據決策的性質和決策環境的不同選擇決策程式或技術。決策者追求滿意方案而不一定是最優方案。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分析,在選擇投資基金確定自身投資組合時必須考慮到基金經理對預期風險收益的影響和偏差。

例如,基金經理可能由於過分自信而過高估計自身的能力,此時基金經理就有可能為了獲取較高的投資回報從事風險較高的投資,同樣在一段時期內投資業績優秀的基金經理,有可能為了保持自己的聲譽,而採取較以前更穩定的投資策略以降低基金投資組合的風險程度,從而鎖定基金的投資收益。因此,投資者在選擇基金時必須對於經理人的心理變化和行為傾向進行關注,避免選定的投資組合的風險收益發生意外的變化。

投資者還必須注意基金經理出於提高自身利益的心理動機,可能會故意扭曲自身在投資者心目中的形象。例如基金經理會在投資基金資訊披露日附近調整投資頭寸,以提升基金和經理自身在市場中的公眾形象,研究表明許多投資機構在第四季度或年末具有買入風險較小,前一段時間內價格上升、收益為正的證券,賣出風險較大、前一段時間價格下跌、收益為負的證券的傾向。因此,投資者在選擇基金經理時需要考慮有關基金資訊和資料的有效性和真實性。

溫潤如玉,資產管理者的心靈境界

人很容易死在自己熱愛的東西上面,因為你容易在這個東西上傾注全部的感情。

投資更是如此。因為投資總是逆人性的,所以,也很容易死在自己相信的事情上面,尤其是你對一樣事物(行業、公司、人)深信不疑的時候,死在它上面的速度會超乎想像。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就像指數基金教父約翰·柏格爾所說的那樣:在這個行業裡摸爬滾打了55年,我依然對如何預測投資者的心理一無所知。

要命的是,你熱愛的東西,很多時候並不愛你。你熱愛股票,股票卻經常騙你,你熱愛爆款,爆款卻一次又一次地將你辜負。

人類對於股市波動規律的認知,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世界級難題。迄今為止,尚沒有任何一種理論和方法能夠令人信服並且經得起時間檢驗。正如行為金融學創始人之一、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席勒在《非理性繁榮》一書中指出的那樣,我們應當牢記,股市定價並未形成一門完美的科學!他還說,幾乎沒什麼方法能準確預測未來幾天或幾周股市與債市的走向,但是,也許可以通過研究對三年以上的價格進行預測。

對於基金公司來說,作為財富管理者,如果說個人品牌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的話,歷史學家吳思的“得付比”就是一把很好的尺子。

一個人如果把短期利益最大化,把個人利益看得特別重,那他一定不會放棄已經夾在筷子上的肉。

但是,一個人如果更加愛惜自己的羽毛,更加注重個人品牌的保值增值,那他就不願意為了賺錢而冒羽毛可能受損的風險,對於金錢的佔有欲望就會得到收斂。

看更長遠一些的話,在沒有更大把握賺錢的時候,見好就收,急流勇退,保住個人品牌不會受損,是一種聰明的選擇。

投資家與菜鳥和賭客之間的本質區別在於認知水準上:自我認知達到一定境界的投資家,越學越“無知”(自我感覺知道的東西實在太少,影響市場波動的因素難以窮盡),投資越順手心裡越忐忑(知道運氣的成分與自身能力的比重到底各占多少),事業越輝煌情緒越焦慮(知道社會與投資者對自己的期望值越來越高,遠超自己能力提升的速度)。

即便是不知道自己將要去向何方,至少,你需要清醒地知道自己身在何處。

無論是行為金融學大師,還是普通投資者,面對的都是同一種市場環境,不確定的、脆弱的、隨機漫步的、到處是黑天鵝亂飛的雜亂不堪的市場,修煉心性,不浮躁,冷靜客觀,才能少犯大錯。

修煉自己的反脆弱能力,是投資家一輩子的必修課。

投資大師瑞·達利歐年輕時對於自己的判斷能力是相當自負的:“我一定是對的!”。然而,當被現實無情地抽了幾個大嘴巴之後,即便是當橋水基金發展越來越好、瑞隨著年紀漸長判斷能力與經驗越來越豐富之時,他對自己的懷疑卻從來沒有停止過:“我怎麼知道自己是對的呢?”。

一理通,百理通。

智者千慮,並非不自信,而是深諳人性的弱點難以降服。自我控制能力強的人很難被情緒牽著鼻子走。因為,他透過狂熱者卷起的塵土,看見了人生與投資的本質:“物極必反,月盈則虧,觀諸般無常,寂樂無為,天道輪轉,道法自然。心之束縛,是輪回之根本。”

財富管理江湖中,“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都長成啥樣子呢?我相信很多人的腦海中立馬就浮現出瑞·達利歐、巴菲特、查理·芒格等大神的樣子來。

但是,環顧四周,我們還是能發現極少數與眾不同的資產管理者,他們面對大眾的癲狂與自己的好運氣時刻可以做到保持冷靜,不利用別人的非理性來牟取暴利,當身處逆境的時候,能扛住別人的懷疑淡定從容做自己,這樣的人儘管還沒到股神級別,但是,假以時日,一定會贏得越來越多投資者的歡迎與信任。

大量的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的實際投資決策並非理性,例如,人們總是過分相信自己的判斷,人們往往是根據自己對決策結果的盈虧狀況的主觀判斷進行決策的等等。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研究表明,這種對理性決策的偏離是系統性的,並不能因為統計平均而消除。

由此可見,真正優秀的資產管理者,既需要豐富的知識,更需要沉靜的品格。

優秀的基金經理不僅應具有良好的資訊收集與資訊分析處理能力,還應當瞭解市場中的投資者和自己會產生什麼樣的心理和行為偏差;優秀的基金經理應當能夠避免由於自身的心理因素造成重大失誤。

基金經理對於投資者的心理、對於市場延遲反應影響的性質和程度,以及證券價格變動的趨勢和持續時間必須有深刻的瞭解和準確把握,才能避免在擇時與擇股的時候過於自以為是。對普通投資者心理的研究和把握成為優秀基金經理必備的一項重要能力。

強極則辱,敢於捨棄才敢於得到

“有人漏夜趕考場,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千方百計地製造爆款想要做大規模以期名利雙收,有人卻旁若無人地要解散爆款把規模壓下去,把客戶塞進口袋裡的管理費硬是往外推,千金散盡,不知何求。

對於投資者來說,私募清盤並不陌生,每輪股市大幅下跌,私募江湖上“爆倉”、“清盤”的噩耗總是不絕於耳。

按理說,清盤是一種很無奈的退出方式,不僅意味著該私募基金產品的失敗,搞不好還會造成該私募公司品牌與聲譽掃地。

不過,近日就有一家既有名氣又有規模的私募——北京睿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卻主動宣佈老產品通通清盤,今後轉向量化投資,規模也從目前的60億壓縮到10億,消息傳來,震驚市場。

多數私募圈人士紛紛大呼看不懂,尤其讓人看不懂的是,該投資公司旗下管理的理財產品並沒有虧錢,部分產品甚至業績一直很好!

看看公司老闆黃明,可以說來頭不小。他曾以湖北省理科狀元的身份進入了北大物理系,畢業以後前往美國康奈爾大學繼續攻讀物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隨後,他又將斯坦福大學金融學博士學位攬入懷中。

據圈內人士介紹,黃明在行為金融學、金融衍生產品、中國上市公司研究、構建量化投資體系方面有較深的造詣。

睿策投資公司還表示,目前除了少量停牌個股外,所有倉位均已清零。對於此次清盤的原因,睿策的解釋是,公司以前基本上都是股票多策略主動管理型產品,現在想要全面轉型為量化對沖投資策略,因此,要將原有產品進行清盤處理。

當然,外界對此解釋還是將信將疑。是因為看空市場,還是別的原因?在睿策之前,也不乏主動清盤的基金,他們放著到手的規模和管理費不要,黃明也並不是第一個。

據券商中國報導,早在2008年1月,A股上一輪大牛市的頂峰,赤子之心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陽光私募第一人”趙丹陽便將旗下與深國投、平安信託聯合發行的5只私募信託產品全部清盤,暫別A股市場,用這種堪稱極端的方式看空A股。

不過,用黃明所研究的行為金融學理論,倒是可以解釋得通他的舉動。

傳統的經濟學通常假定市場行為是由物質動機驅動的,並且人們所做出的經濟決策是理性的並且是追求自我利益的必然結果。這裡的理性意味著決策者對所有可得的資訊進行系統分析,面對眾多選擇作出最優的決策。決策同時也是前瞻性的,也就是說,決策是建立在對將來的所有可能的後果進行慎密權衡的基礎上的。傳統的標準經濟學認為:經濟行為是由外在激勵決定的。

而行為金融學卻認為,決策者個體是一個複雜的系統,這個系統可以有意識地、理性地識別並解釋一些可得的資訊。但同時也存在一些難以被意識覺察的因素系統地影響人類的行為。總體而言,人類的行為是由內在的動機決定的。

這個動機也可以理解為:當自己感覺為投資者創造更多價值的概率要小於讓投資者遭受損失的風險時,是抓住外在的物質的“規模與管理費”不放手,還是選擇保全自己努力打造出來的個人品牌與專業形象讓無形資產增值?

當已經取得了理想的投資收益,而市場又開始轉向頹勢的時候,或者說,當自己的好運氣已經用光了時候,基於“隨機性是投資中最後的裁判”這個定律,避免把利潤吐回去的最好方式就是“不玩”。要麼等機會,那麼換一種玩法。

所以,見好就收唄!再玩下去,沒准底褲就掉到腳踝上了!明白人啊,不愧是海歸金融學教授,而且是研究行為金融學的。

情深不壽,用情深了必有驚懼

按照中醫的說法,各種情緒都和人體的五臟六腑有關,《黃帝內經》雲: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

猜疑,傷心,歡喜,各種情緒五味雜陳到極致,難免傷身。所以用情太深的人,總是活不長久。

同理,對爆款的感情過度投入,往往也是傷錢、傷心又傷身。

慧極必傷,太聰明的人,看待事情總是看得很深,考慮各個方面的可能性,謹小慎微擔心避諱用心勞神,但是往往聰明反被聰明誤。

關於投資者一窩蜂地追逐爆款基金這檔子事兒,我腦海裡就會不由自主地浮現出打麻將買馬的場景來:

你自己打麻將老是輸,起身看到VIP房裡的王二狗自摸十三么,贏大了,於是麻將館的人都趕緊丟下手頭麻將趕過去買馬,都認定王二狗是摸十三么的高手,由於要買王二狗的太多,VIP主管趕來勸阻無效,只好抽籤決定誰來買馬,抽中的人歡欣雀躍,仿佛看見了下一把十三么哢的一聲被自摸的聲音……結果,哢的一聲,對面一個名叫特沒譜的自摸了,王二狗連同買馬的賭客,輸大了!

傳統金融理論認為,在市場競爭過程中,理性的投資者總是能抓住每一個由非理性投資者創造的套利機會。因此,能夠在市場競爭中倖存下來的只有理性的投資者。

在現實世界中,市場並非像理論描述的那麼完美,大量“反常現象”的出現使得標準金融學理論無法應對。傳統理論為我們找到了一條最優化的道路,告訴人們“該怎麼做”,讓我們知道“應該發生什麼”。

可惜,並非每個市場參與者都能完全理性地按照理論中的模型去行動,人的非理性行為在經濟系統中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因此,不能再將人的因素僅僅作為假設排斥在外,行為分析應納入理論分析之中,理論研究應轉向“實際發生了什麼”,從而指導決策者們進行正確的決策。

關於投資者心理特徵主要有四個方面:

第一,自信情結。高估自己的判斷力,過分自信。心理學研究發現,當人們稱對某事抱有90%的把握時,成功的概率大約只有70%。

第二,回避損失。趨利避害乃是人類行為的主要動機之一,而在經濟活動中,人們對“趨利”與“避害”的選擇是首先考慮如何避免損失,其次才是獲取收益。馬科維茨首先注意到了人類的這種行為方式,後來的實證研究進一步表明,人們在從事金融交易中,其內心對利害的權衡是不均衡的,賦予“避害”因素的考慮權重是“趨利”因素的兩倍。

第三,追求時尚和從眾心理。人們對相對經濟地位的追求在空間上表現為與他人相比。可見,人們的相互影響對各人決策行為有很大的影響,而追求時尚與從眾心理便是其中最突出的特點。因此,在金融投資領域,金融學家已經開始將這一特點作為重要的投資決策因素加以考慮。

第四,後悔與謹慎。這種心理狀態普遍存在於經濟活動中。即使決策結果相同,如果某種決策方式可以減少投資者的後悔心理,對投資者來說,這種決策方式仍然優於其它決策方式。

行為金融學家還發現,投資者在做決策時,其偏好是多樣的、可變的,而且,他們的偏好經常是在決策過程中才形成。投資者是應變性的,他們根據決策的性質和決策環境的不同選擇決策程式或技術。決策者追求滿意方案而不一定是最優方案。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分析,在選擇投資基金確定自身投資組合時必須考慮到基金經理對預期風險收益的影響和偏差。

例如,基金經理可能由於過分自信而過高估計自身的能力,此時基金經理就有可能為了獲取較高的投資回報從事風險較高的投資,同樣在一段時期內投資業績優秀的基金經理,有可能為了保持自己的聲譽,而採取較以前更穩定的投資策略以降低基金投資組合的風險程度,從而鎖定基金的投資收益。因此,投資者在選擇基金時必須對於經理人的心理變化和行為傾向進行關注,避免選定的投資組合的風險收益發生意外的變化。

投資者還必須注意基金經理出於提高自身利益的心理動機,可能會故意扭曲自身在投資者心目中的形象。例如基金經理會在投資基金資訊披露日附近調整投資頭寸,以提升基金和經理自身在市場中的公眾形象,研究表明許多投資機構在第四季度或年末具有買入風險較小,前一段時間內價格上升、收益為正的證券,賣出風險較大、前一段時間價格下跌、收益為負的證券的傾向。因此,投資者在選擇基金經理時需要考慮有關基金資訊和資料的有效性和真實性。

溫潤如玉,資產管理者的心靈境界

人很容易死在自己熱愛的東西上面,因為你容易在這個東西上傾注全部的感情。

投資更是如此。因為投資總是逆人性的,所以,也很容易死在自己相信的事情上面,尤其是你對一樣事物(行業、公司、人)深信不疑的時候,死在它上面的速度會超乎想像。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就像指數基金教父約翰·柏格爾所說的那樣:在這個行業裡摸爬滾打了55年,我依然對如何預測投資者的心理一無所知。

要命的是,你熱愛的東西,很多時候並不愛你。你熱愛股票,股票卻經常騙你,你熱愛爆款,爆款卻一次又一次地將你辜負。

人類對於股市波動規律的認知,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世界級難題。迄今為止,尚沒有任何一種理論和方法能夠令人信服並且經得起時間檢驗。正如行為金融學創始人之一、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席勒在《非理性繁榮》一書中指出的那樣,我們應當牢記,股市定價並未形成一門完美的科學!他還說,幾乎沒什麼方法能準確預測未來幾天或幾周股市與債市的走向,但是,也許可以通過研究對三年以上的價格進行預測。

對於基金公司來說,作為財富管理者,如果說個人品牌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的話,歷史學家吳思的“得付比”就是一把很好的尺子。

一個人如果把短期利益最大化,把個人利益看得特別重,那他一定不會放棄已經夾在筷子上的肉。

但是,一個人如果更加愛惜自己的羽毛,更加注重個人品牌的保值增值,那他就不願意為了賺錢而冒羽毛可能受損的風險,對於金錢的佔有欲望就會得到收斂。

看更長遠一些的話,在沒有更大把握賺錢的時候,見好就收,急流勇退,保住個人品牌不會受損,是一種聰明的選擇。

投資家與菜鳥和賭客之間的本質區別在於認知水準上:自我認知達到一定境界的投資家,越學越“無知”(自我感覺知道的東西實在太少,影響市場波動的因素難以窮盡),投資越順手心裡越忐忑(知道運氣的成分與自身能力的比重到底各占多少),事業越輝煌情緒越焦慮(知道社會與投資者對自己的期望值越來越高,遠超自己能力提升的速度)。

即便是不知道自己將要去向何方,至少,你需要清醒地知道自己身在何處。

無論是行為金融學大師,還是普通投資者,面對的都是同一種市場環境,不確定的、脆弱的、隨機漫步的、到處是黑天鵝亂飛的雜亂不堪的市場,修煉心性,不浮躁,冷靜客觀,才能少犯大錯。

修煉自己的反脆弱能力,是投資家一輩子的必修課。

投資大師瑞·達利歐年輕時對於自己的判斷能力是相當自負的:“我一定是對的!”。然而,當被現實無情地抽了幾個大嘴巴之後,即便是當橋水基金發展越來越好、瑞隨著年紀漸長判斷能力與經驗越來越豐富之時,他對自己的懷疑卻從來沒有停止過:“我怎麼知道自己是對的呢?”。

一理通,百理通。

智者千慮,並非不自信,而是深諳人性的弱點難以降服。自我控制能力強的人很難被情緒牽著鼻子走。因為,他透過狂熱者卷起的塵土,看見了人生與投資的本質:“物極必反,月盈則虧,觀諸般無常,寂樂無為,天道輪轉,道法自然。心之束縛,是輪回之根本。”

財富管理江湖中,“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都長成啥樣子呢?我相信很多人的腦海中立馬就浮現出瑞·達利歐、巴菲特、查理·芒格等大神的樣子來。

但是,環顧四周,我們還是能發現極少數與眾不同的資產管理者,他們面對大眾的癲狂與自己的好運氣時刻可以做到保持冷靜,不利用別人的非理性來牟取暴利,當身處逆境的時候,能扛住別人的懷疑淡定從容做自己,這樣的人儘管還沒到股神級別,但是,假以時日,一定會贏得越來越多投資者的歡迎與信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