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圓桌論壇:智慧製造如何助力汽車產業發展

4月26日, 2018第十屆全球汽車產業峰會在北京舉辦, 本次論壇以“創新技術引領產業未來”為主題, 會議期間, 中國汽車裝備製造創新聯盟常務副秘書長韓鐳、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ME總監張喆、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設計院副院長李奉珠、上海霍富汽車鎖具有限公司CIO徐俊、佛吉亞(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中國區運營副總裁王遠力就智慧製造如何助力汽車產業發展展開了圓桌討論, 內容如下:

討論嘉賓:

中國汽車裝備製造創新聯盟常務副秘書長 韓鐳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ME總監 張喆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設計院副院長 李奉珠

上海霍富汽車鎖具有限公司CIO 徐俊

佛吉亞(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中國區運營副總裁 王遠力

主持人:我們這個環節有30分鐘, 看看大家有什麼問題。

提問:吉利張總您好, 今天聽您講這個, 內容比較豐富,

也比較全面。 我是清華大學汽車系的。 請問在企業做資訊化升級的過程中, 現在到底存在哪些基礎性的、普遍性的困難, 可以結合您自身體會談談麼?因為我們在學校裡面做這一塊比較少, 所以想請教一下。

張喆:這個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 因為我在做ME總監之前, 帶的是整個數位化的團隊。 當初我們成立這樣一個數位化團隊, 裡面分成三個業務模組。

1、數位化的規劃。

2、數位化的模擬。

3、虛擬製造。

但是在做的過程當中, 問題不是技術上的, 而是每個專業之間的配合有很大的問題。 因為每當我們提到一個新的事物, 比如智慧製造或者智慧化製造, 都會涉及到很多跨部門的協作。 在吉利, 做智慧製造, 我們的生產基地有它的需求,

它也要做智慧製造、做數位化。 IT是繞不開的一道坎, 很多都是從IT開始的, 無層面從網路構建還是從平臺構建裡面, 我們都有IT。

另外還有一塊很重要的就是自動化, 在吉利自動化作為一個單獨的部門。 當然還涉及到各個專業:我們在總裝的, 需要總裝的配合;我們在焊裝的, 需要焊裝的配合, 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我們的數位化當初用了將近3年的時間, 更多只是研究數位化能做什麼, 與智慧製造的差距還有很多, 因為智慧製造離不開資訊化, 離不開工業化。

所以, 去年10月份的時候, 我們整個ME做了一個很大膽的調整。 目前我另外一個身份就是在吉利那一邊, 負責整個ME的智慧製造, 除了分管數位化之外, 還有自動化和新技術部門。

此外, 我們即將會把IT和基地也融合進來, 一起多部門的來關注整個智慧製造。 所以, 從我們的角度上來說, 更多就是如何配合。

提問:各位嘉賓好, 我是一家美國的3D列印初創公司中國代表處的。 想問一下各位嘉賓, 特別是吉利的張總, 剛剛大家講到智慧製造這一塊, 但是沒有特別談到關於增材製造對於這個行業的印象。 也想問問張總跟各位嘉賓, 大家對於增材製造或者是3D金屬的增材製造, 以及汽車批量化生產的應用是怎麼樣來看待的。

張喆:我先回答一下, 因為話筒在我這邊。 我昨天晚上的飛機, 從漢諾威隨後直接飛到國內, 其實我是星期天到了德國那邊。 在德國兩天的行程當中, 我們去了兩個地方進行溝通。

第一個保時捷, 第二個漢諾威工業展。 我們在漢諾威工業展有一天的時間, 我花了將近半天在6號館裡面, 這個6號館講的就是3D列印。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 一共有將近12家, 我認為比較大型的3D列印公司在裡面。

相比於幾年前, 可能我們談到3D列印更多是在於一個塑膠, 一個其它類型的列印。 今年在漢諾威, 我第一次見證了車的前框架是用金屬列印的, 包括其他一些材料, 在汽車裡面的, IP支架也是用金屬來列印的, 所以給了我很大的鼓舞。

當然反過頭來說, 其實整個金屬列印, 從我個人角度上來說, 還有兩塊需要來進行克服的。

第一, 成本。

因為從目前角度上來說, 可能整個3D列印更適用於我們的小批量生產, 但是整個大批量的話, 我們的週期,我們的成本相對來說還比較高的。

第二,整個3D列印的技術。

那這裡談的技術不是說我能不能把東西列印出來,而是我能列印多大的東西。就像我們講3D列印,很有可能我們能打一個50釐米左右的物體。但是如果我要打整輛車的框架,可能我需要2米、3米,甚至於更大的列印設備。這樣的話,我們的投資成本可能會很高。

所以,我還是理解成,第一能不能把成本降低,第二大規模批量列印能不能進行提高。但是我還是很看好3D這樣一個前景,因為昨天在飛機上面,我還跟坐在我邊上的幾個其他行業裡面的人在聊3D技術,我不知道其他專家怎麼想。

李奉珠:張總你剛才說的非常對,我覺得這裡面提到成本的問題,另外一個是所謂的效率的問題。可能目前的話,無論是整車也好,或者是零部件製造也好,還是批量化的生產,還是按照節拍來生產,有一個GPH的要求,目前來看3D列印,要完全放到大批量生產的角度來看的話,它的效率還是比較慢的。它列印一個零件,或者花的時間跟我們真正在生產線上幾十秒做一個零件,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技術有一些地方還是需要進一步的提升,是不是某一天技術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後,成本可以降下來,速度也可以提上去。

張喆:我覺得是可以這樣來做的,還有另外一個資訊我也願意分享給大家。我從漢諾威裡面拿到一個資訊,就是S開頭的某個軟體服務商,隨後我們在溝通的時候,他也說他們有提供這樣的服務,直接可以把卡地亞裡面的數模直接轉成3D,隨後來進行列印。如果你要開一個軟模,你重新來做你的週期是多少。我直接用3D列印的話,它告訴我們同樣一個零件,可能只需要將近幾個小時就可以把它做完。所以,在一些非標件上面還是有很多優勢的。

徐俊:談一點我對於3D列印的看法。現在講的增材製造和減材製造,我覺得談的更多是減材製造,3D列印是增材製造,而且是這幾年發展的,發展很快。其實3D列印做的最好是在醫療,在醫學上做人工關節和牙齒的補牙。因為要數學建模,數學建模都是一對一的,一對一在醫學上又用的最好。在醫學上有很多國外做假牙的,數學建模過來以後在中國做,然後再郵過去,這個做得非常好。

3D列印本身是增材製造,現在來看其實什麼也能做。也就是李總跟張總說的,效率和成分問題。實際上還有一個在精益上,大批量生產還有一個它的品質問題,我們要求它的品質。3D列印作為實際最大的價值,我們也不是沒打過,就是雙發的發動機的眼鏡框。之前都是上萬噸的壓力機衝壓出來的,衝壓以後再加工,它生產的材料利用率只有3%-5%,大部分都在加工過程中被浪費掉了。用3D列印的眼鏡框我們已經做出來了,已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所以,3D列印有一些技術不是我們不能做,是我們在實際當中怎麼用。我覺得我們是搞工程的,搞科學的,搞科學就是研究在什麼情況下用什麼工藝,在什麼情況下用什麼,這是我們更多工程人員考慮的,也是企業家要考慮的。我就說這麼多,謝謝。

提問:各位嘉賓,你們好。我們現在做ERP系統,EMS等系統的狀態是智慧化嗎?我覺得可能它應該是資訊化的一個過程。智慧化如何解決把人的決策力變為資料化的決策力,不知道各位嘉賓有什麼好的方案和解決手段。

徐俊:還是從我最底層的IT角度看,我覺得智慧化離不開我們前面說的基礎工作。我覺得所有資料的採集,或者是準確性對我們最終智慧化的決定都是重要的。所以,通過IT層面去更加關注這一層的互聯互通,然後研究怎麼讓它的資料更精准。這個是我的觀點,可能張總,或者李院長這邊的想法會更好一些。

王遠力:我同意這種觀點,剛才你說的,比如ERP,這些都是工具,它確實是智慧化的一環。資料獲取和資料準確性非常重要,這是一個基礎吧。

張喆:我還是拿案例來說一下。我還是拿保時捷來舉例子,有關我們談的資訊化跟智慧化。可能對於消費者來說,保時捷是一個訂單華的生產,完全是按照訂單的。我們去保時捷的總裝裡看到,除了Boxster跟911,其它所有車都是在總裝裡面做的,而且全部是混線在做的。作為消費者所看到的,跟京東一樣,我們可以即時跟蹤到這輛車現在哪,我什麼時候可以拿到,隨後我的狀態是什麼樣的,包括你去4S店維修,你看到我的鑰匙裡面是一把智慧鑰匙,裡面連了很多車輛的系統。所以,消費者覺得這是智慧化的。

但是對於企業來說,可能我們要經過一系列MS系統,經過一系列ERP,其實我是這樣理解的,資訊化跟智慧化,是你看的角度不一樣,決定了它是資訊化還是智慧化。智慧化可能範圍更大,資訊化是它裡面的一環,就像ERP。

目前情況下面,可能智慧化裡面包含了ERP,包含了EMS。如果我們真的把IOT,把大資料給做起來了,某一天我們可以把這個工具給替代掉,我們的EMS、ERP只是一個工具,智慧化是一個系統,這是我的一個理解。

李奉珠:我完全同意張總的解釋。

提問:張總是這樣的,我覺得資訊化的話,其實它是把資料轉化為一種資訊給人看,然後讓人去做判斷。我要理解的話,智慧化應該是把人的技能變為資料,然後通過資料來執行人的判斷決策。但是人做判斷的時候,是有錯誤的,它不能夠解決你錯誤的問題。

張喆: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再舉另外一個例子,就假設我們一條線上要生產兩個產品,那所謂的智慧化,就是當A產品過來的時候,我的機器人自動的識別出來用A程式來做,B車型過來的時候,就用B程式來做,這是我們講的一個智慧化,或者講的一個資料化,但是呢,為什麼我們會把資訊化給放進去。

首先第一個,我們得有硬體,RFID,或者其他一些模式,我們用來識別它是A還是B,第二個從我們機器人或者是PRC控制策略裡面,也得預先程式設計好A,B兩個程式,通過我的RFID讀取識別它來做A或者是B。

所以,這是我理解的一個資訊化跟智慧化的一個情況。

提問:謝謝!

韓鐳:其實我想說的,資訊化跟智慧化它有一個什麼問題。資訊化它有一個資料的問題,剛才談到數位化的問題,一個能不能把我們現有的東西數位化,數位化怎麼能夠採集這些資料,資料怎麼處理,然後去執行,執行就是這麼一步步過來的,所以怎麼讓電腦代替我們的大腦,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這個資料處理要準確,要清楚,謝謝!

主持人:好,我們今天的會議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敬請關注蓋世汽車“第十屆全球汽車產業峰會”直播專題:

提示:“本文根據發言整理,未經嘉賓審核!”如需轉載,請聯繫尤女士:15121021076

作者:蓋世汽車綜合

我們的週期,我們的成本相對來說還比較高的。

第二,整個3D列印的技術。

那這裡談的技術不是說我能不能把東西列印出來,而是我能列印多大的東西。就像我們講3D列印,很有可能我們能打一個50釐米左右的物體。但是如果我要打整輛車的框架,可能我需要2米、3米,甚至於更大的列印設備。這樣的話,我們的投資成本可能會很高。

所以,我還是理解成,第一能不能把成本降低,第二大規模批量列印能不能進行提高。但是我還是很看好3D這樣一個前景,因為昨天在飛機上面,我還跟坐在我邊上的幾個其他行業裡面的人在聊3D技術,我不知道其他專家怎麼想。

李奉珠:張總你剛才說的非常對,我覺得這裡面提到成本的問題,另外一個是所謂的效率的問題。可能目前的話,無論是整車也好,或者是零部件製造也好,還是批量化的生產,還是按照節拍來生產,有一個GPH的要求,目前來看3D列印,要完全放到大批量生產的角度來看的話,它的效率還是比較慢的。它列印一個零件,或者花的時間跟我們真正在生產線上幾十秒做一個零件,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技術有一些地方還是需要進一步的提升,是不是某一天技術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後,成本可以降下來,速度也可以提上去。

張喆:我覺得是可以這樣來做的,還有另外一個資訊我也願意分享給大家。我從漢諾威裡面拿到一個資訊,就是S開頭的某個軟體服務商,隨後我們在溝通的時候,他也說他們有提供這樣的服務,直接可以把卡地亞裡面的數模直接轉成3D,隨後來進行列印。如果你要開一個軟模,你重新來做你的週期是多少。我直接用3D列印的話,它告訴我們同樣一個零件,可能只需要將近幾個小時就可以把它做完。所以,在一些非標件上面還是有很多優勢的。

徐俊:談一點我對於3D列印的看法。現在講的增材製造和減材製造,我覺得談的更多是減材製造,3D列印是增材製造,而且是這幾年發展的,發展很快。其實3D列印做的最好是在醫療,在醫學上做人工關節和牙齒的補牙。因為要數學建模,數學建模都是一對一的,一對一在醫學上又用的最好。在醫學上有很多國外做假牙的,數學建模過來以後在中國做,然後再郵過去,這個做得非常好。

3D列印本身是增材製造,現在來看其實什麼也能做。也就是李總跟張總說的,效率和成分問題。實際上還有一個在精益上,大批量生產還有一個它的品質問題,我們要求它的品質。3D列印作為實際最大的價值,我們也不是沒打過,就是雙發的發動機的眼鏡框。之前都是上萬噸的壓力機衝壓出來的,衝壓以後再加工,它生產的材料利用率只有3%-5%,大部分都在加工過程中被浪費掉了。用3D列印的眼鏡框我們已經做出來了,已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所以,3D列印有一些技術不是我們不能做,是我們在實際當中怎麼用。我覺得我們是搞工程的,搞科學的,搞科學就是研究在什麼情況下用什麼工藝,在什麼情況下用什麼,這是我們更多工程人員考慮的,也是企業家要考慮的。我就說這麼多,謝謝。

提問:各位嘉賓,你們好。我們現在做ERP系統,EMS等系統的狀態是智慧化嗎?我覺得可能它應該是資訊化的一個過程。智慧化如何解決把人的決策力變為資料化的決策力,不知道各位嘉賓有什麼好的方案和解決手段。

徐俊:還是從我最底層的IT角度看,我覺得智慧化離不開我們前面說的基礎工作。我覺得所有資料的採集,或者是準確性對我們最終智慧化的決定都是重要的。所以,通過IT層面去更加關注這一層的互聯互通,然後研究怎麼讓它的資料更精准。這個是我的觀點,可能張總,或者李院長這邊的想法會更好一些。

王遠力:我同意這種觀點,剛才你說的,比如ERP,這些都是工具,它確實是智慧化的一環。資料獲取和資料準確性非常重要,這是一個基礎吧。

張喆:我還是拿案例來說一下。我還是拿保時捷來舉例子,有關我們談的資訊化跟智慧化。可能對於消費者來說,保時捷是一個訂單華的生產,完全是按照訂單的。我們去保時捷的總裝裡看到,除了Boxster跟911,其它所有車都是在總裝裡面做的,而且全部是混線在做的。作為消費者所看到的,跟京東一樣,我們可以即時跟蹤到這輛車現在哪,我什麼時候可以拿到,隨後我的狀態是什麼樣的,包括你去4S店維修,你看到我的鑰匙裡面是一把智慧鑰匙,裡面連了很多車輛的系統。所以,消費者覺得這是智慧化的。

但是對於企業來說,可能我們要經過一系列MS系統,經過一系列ERP,其實我是這樣理解的,資訊化跟智慧化,是你看的角度不一樣,決定了它是資訊化還是智慧化。智慧化可能範圍更大,資訊化是它裡面的一環,就像ERP。

目前情況下面,可能智慧化裡面包含了ERP,包含了EMS。如果我們真的把IOT,把大資料給做起來了,某一天我們可以把這個工具給替代掉,我們的EMS、ERP只是一個工具,智慧化是一個系統,這是我的一個理解。

李奉珠:我完全同意張總的解釋。

提問:張總是這樣的,我覺得資訊化的話,其實它是把資料轉化為一種資訊給人看,然後讓人去做判斷。我要理解的話,智慧化應該是把人的技能變為資料,然後通過資料來執行人的判斷決策。但是人做判斷的時候,是有錯誤的,它不能夠解決你錯誤的問題。

張喆: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再舉另外一個例子,就假設我們一條線上要生產兩個產品,那所謂的智慧化,就是當A產品過來的時候,我的機器人自動的識別出來用A程式來做,B車型過來的時候,就用B程式來做,這是我們講的一個智慧化,或者講的一個資料化,但是呢,為什麼我們會把資訊化給放進去。

首先第一個,我們得有硬體,RFID,或者其他一些模式,我們用來識別它是A還是B,第二個從我們機器人或者是PRC控制策略裡面,也得預先程式設計好A,B兩個程式,通過我的RFID讀取識別它來做A或者是B。

所以,這是我理解的一個資訊化跟智慧化的一個情況。

提問:謝謝!

韓鐳:其實我想說的,資訊化跟智慧化它有一個什麼問題。資訊化它有一個資料的問題,剛才談到數位化的問題,一個能不能把我們現有的東西數位化,數位化怎麼能夠採集這些資料,資料怎麼處理,然後去執行,執行就是這麼一步步過來的,所以怎麼讓電腦代替我們的大腦,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這個資料處理要準確,要清楚,謝謝!

主持人:好,我們今天的會議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敬請關注蓋世汽車“第十屆全球汽車產業峰會”直播專題:

提示:“本文根據發言整理,未經嘉賓審核!”如需轉載,請聯繫尤女士:15121021076

作者:蓋世汽車綜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