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國務院重拳降藥價,抗癌藥實行集中採購、醫保准入談判

作者: 巴根

導讀

國家衛健委表示, 對已納入醫保的抗癌藥將實施政府集中談價和採購, 鼓勵形成全國統一採購價, 而對未納入醫保的抗癌藥實行醫保准入談判。 而醫保目錄要建立一套嚴謹的規則, 考慮基金總量的平衡, 臨床的需要以及價值的導向, 同時還要避免發生尋租, 避免不當競爭, 尤其是避免劣幣淘汰良幣。

全文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 如果本文對您有任何啟發, 歡迎點擊文末評論。

4月28日上午, 國新辦專門召開新聞發佈會, 對近期發佈的降低抗癌藥品費用相關政策做瞭解讀。

在此前一天,

財政部發佈關於抗癌藥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 通知稱自2018年5月1日起, 對進口抗癌藥品, 減按3%徵收進口環節增值稅。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生產銷售和批發、零售抗癌藥品, 可選擇按照簡易辦法依照3%徵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

約兩周前即4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 進口抗癌藥實行零關稅。 4月23日,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佈公告, 自今年5月1日起, 以暫定稅率方式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鹼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為零。

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指出, 對已納入醫保的抗癌藥將實施政府集中談價和採購, 鼓勵形成全國統一採購價, 而對未納入醫保的抗癌藥實行醫保准入談判。

降價已為患者減負60多億元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藥政司司長于競進介紹說, 2016年7月1日和2017年10月1日起, 各地分兩批將談判藥品在省級藥品集中採購平臺上公開掛網, 醫療機構網上集中採購。 截至今年4月18日, 兩批談判的17種抗癌藥品因降價節約資金41.7億元, 加上納入醫保目錄後報銷的部分, 共為患者減輕藥費負擔62.4億元。

目前, 我國已上市抗癌藥品138種, 2017年總費用約1300億元。 近兩年通過國家藥品價格談判和國家醫保目錄談判, 39個談判品種平均降價50%以上, 其中就包含上述17個抗癌藥品。

可見, 除去關稅、增值稅外, 抗癌藥價格還與是否納入醫保、醫保定價機制密切相關。

那麼, 是什麼使得抗癌藥價格居高不下?

於競進指出, 抗癌藥品費用高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研發投入大。 近年來, 各方加大抗癌藥前期研發投入, 新產品研發成功率不到2%, 平均成本超過7億美金, 企業需通過高定價收回前期投入。

二是保障能力有限。 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籌資標準目前人均不到700元, 大病保險報銷後,

部分患者自負費用負擔仍然很重, 補充保險、商業保險、慈善救助等發揮作用不夠。

三是帶瘤生存期不斷延長。 隨著癌症防治技術進步和新藥上市速度加快, 2014年確診的、生存期超過5年的腫瘤患者比例超過40%, 客觀上進一步推高了抗癌藥品費用。

對抗癌藥實行集中採購、醫保准入談判

圍繞減輕癌症患者藥費負擔, 曾益新在發佈會上提出將從三方面發力。 零關稅是其一, 而另外兩項舉措都與醫保有關。 一項是對納入醫保的抗癌藥實施政府集中談價和採購, 將鼓勵形成全國統一採購價。 三家以上企業生產的藥品, 擬開展專項集中招標;生產企業不滿三家的, 採用談判、撮合等方式。

對於還未在醫保目錄種的抗癌藥,

將實行醫保准入談判, 擬由醫保部門組織專家評審並開展准入談判。 將符合條件藥品納入醫保藥品目錄範圍, 醫療機構按照談判價格網上採購。 醫保談判能使藥物降價的幅度更大。 以肺癌小分子靶向藥鹽酸厄洛替尼片、鹽酸埃克替尼片為例, 鹽酸厄洛替尼片原每個月治療費用約19800元, 國產創新藥鹽酸埃克替尼片為12000元。 經過醫保目錄談判後, 晚期肺癌患者單月自費支出為鹽酸埃克替尼片6000元, 鹽酸厄洛替尼片7000元。

“目前的藥品目錄基本上能滿足需求, 但也有進一步擴大支付範圍和提高用藥水平的需要”,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醫療保險司司長陳金甫表示, 人社部已經做了專項部署, 會儘快啟動建立藥品的動態調整機制, 盡可能把更多臨床價值高、治療急需的藥品納入支付範圍,既有效提高患者用藥水平,又通過談判方式把價格降下來,減輕患者的負擔。

“中國這麼大的市場,進入目錄以後必然對企業發展有巨大的促進,企業對價格也應該體現巨大的誠意,這樣才能真正確保患者既用得上藥,又用得起藥,醫保基金也能夠承受”,陳金甫說,在准入上體現市場競爭、合規合法,在價格上體現雙方的利益平衡,真正把價格降下來,以量換價。

“不可能市場上所有的品種都會納入目錄,但年內會給社會一個結果”,在被問及納入醫保的時間表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醫療保險司司長陳金甫表示。他認為,這需要建立一套嚴謹的規則,考慮基金總量的平衡,臨床的需要以及價值的導向,同時還要避免發生尋租,避免不當競爭,尤其是避免劣幣淘汰良幣。

此前健康點曾報導,已經進入醫保目錄的抗癌藥,在醫院卻不一定買得到。來自國內某製藥企業的人士稱,藥品進醫院是個比較複雜的過程,在各省招標掛網以後,醫院自行採購,通過科室申請、藥事委員會討論、院長簽字等流程,且醫院進行總數控制,進一個藥,要出一個藥,難度大,週期長。

另一位來自藥企的高層領導人士也稱,醫院面臨醫保控費的壓力,設立了醫保報銷額度,由此造成了醫院對藥品採購“唯低價是取”,這造成了定價較高的抗癌藥經過了醫保准入後,還面臨著“醫院准入”難。

上述藥企高層表示,各省醫院雖然取消了藥品加成、藥品返點,但總有藥變相加價,公立醫院社會化託管的藥房,要求返點的現象仍然存在,招標完成後要求進行“二次議價”的情況也未根絕。

盡可能把更多臨床價值高、治療急需的藥品納入支付範圍,既有效提高患者用藥水平,又通過談判方式把價格降下來,減輕患者的負擔。

“中國這麼大的市場,進入目錄以後必然對企業發展有巨大的促進,企業對價格也應該體現巨大的誠意,這樣才能真正確保患者既用得上藥,又用得起藥,醫保基金也能夠承受”,陳金甫說,在准入上體現市場競爭、合規合法,在價格上體現雙方的利益平衡,真正把價格降下來,以量換價。

“不可能市場上所有的品種都會納入目錄,但年內會給社會一個結果”,在被問及納入醫保的時間表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醫療保險司司長陳金甫表示。他認為,這需要建立一套嚴謹的規則,考慮基金總量的平衡,臨床的需要以及價值的導向,同時還要避免發生尋租,避免不當競爭,尤其是避免劣幣淘汰良幣。

此前健康點曾報導,已經進入醫保目錄的抗癌藥,在醫院卻不一定買得到。來自國內某製藥企業的人士稱,藥品進醫院是個比較複雜的過程,在各省招標掛網以後,醫院自行採購,通過科室申請、藥事委員會討論、院長簽字等流程,且醫院進行總數控制,進一個藥,要出一個藥,難度大,週期長。

另一位來自藥企的高層領導人士也稱,醫院面臨醫保控費的壓力,設立了醫保報銷額度,由此造成了醫院對藥品採購“唯低價是取”,這造成了定價較高的抗癌藥經過了醫保准入後,還面臨著“醫院准入”難。

上述藥企高層表示,各省醫院雖然取消了藥品加成、藥品返點,但總有藥變相加價,公立醫院社會化託管的藥房,要求返點的現象仍然存在,招標完成後要求進行“二次議價”的情況也未根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