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定勢的“穩”與動態的“穩”,你都掌握了嗎?

在沉穩中求進

在行進中求穩

太極拳是高雅藝術, 是富含民族文化哲理和東方人特有智慧的體育運動形式。 太極拳儒雅高尚的演繹方式,

表現的內在含意深邃而又豐富, 其中, “沉穩”即為重要的內容與風格之一。

太極拳的“沉穩”是指在習練太極拳的過程中, 應表現出安舒文靜、坦然自若的神情, 能在穩當自然的動態中顯示和藹飽滿的氣韻, 給人以肅然、親和、踏實而又可靠的感覺。 這種太極拳所特有的沉穩, 表現在定勢和動勢兩種形態當中。

定勢的“穩”

先來談談定勢的穩。 如果把定勢的沉穩簡單地理解成就是相對的“靜止不動”是不夠全面和不夠準確的。 因為太極拳定勢時的“沉穩”本身就有著很高很嚴格的要求, 表現在每勢每式, 上下肢的擺放位置、軀幹前後的含展、各個關節之間的連接角度、重心虛實的分配, 氣息意念的歸位等等都是有明確要求的。

這些要求, 對某個具體動作來講可能是個異化的, 而就整個太極拳套路動作來講, 又是有共性的規律可循的。 概括而言就是:肢體要八面支撐、神情要安舒內斂、意氣要各有所歸、身體的不同部位要虛實分清等等……同時, 所有這些要求都要通過習練者恰如其分的把控和適時適度地運動才能表現出來。

所以說這些要求還是很高、很難做到的, 還得需要我們不斷地多看、多想、多悟、多練, 多在反復練習的實踐中漸次領悟慢慢掌握。

動態的“穩”

什麼是動態的“穩”呢?簡明道來, 就是在太極拳動作的運作過程中, 不論何時何式, 也不論雙腿單腳, 架高式低, 都要始終把控住自身的重心, 要能在穩態中行拳。 可見動態的穩要求更高, 也更難把控、更難表現。 在這裡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 凡是練拳時出現諸如僵硬、晃動、搖擺等這樣那樣的問題和不足, 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不能很好的穩控住重心、不能在穩住重心的前提下把控動態的準確表現才導致的。

太極拳是動態的運動,

太極拳的運動是要求在沉穩中進行的。 怎樣的表現才是符合太極拳要求的穩健的動呢?我們先來簡單說說太極拳的動。 打太極拳, 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 叫做“一動無有不動”。 什麼意思?就是說在練習太極拳時, 一旦動作起來, 那麼體內體外、上上下下、四肢百骸都要能夠動作起來。

所以, 把“一動無有不動”理解成“一動無有不能動”、“一動無有不會動”似乎更加明白和貼切。 只不過也不能把“一動無有不動”簡單地理解成“一動俱動, 一動就一起都在那裡動”, 或“一停俱停, 一停就全部都停下來”。 這樣的想法和理解難免偏頗。 因為太極拳的動是有嚴格的層次要求的, 哪裡先動、哪兒後動都有時間和秩序的講究, 同時還有動作幅度與大小的區別。

動者絕不是上也動, 下也動, 左也動, 右也動, 前也動, 後也動, 好像各方面一齊動, 就算是一動無有不動了, 這種理解是片面的。 正確的運動方法, 應是先要將全身上下內內外外都放鬆, 使周身內外做到一致了, 而後以心、神、意念命令著腰身脊樑即中樞脊柱緩緩行動, 使意念氣血的運行帶動四肢胳膊腿腳運動, 作出如江河之水勢整個的動盪的樣子。 要絲毫的不自動, 不零亂動, 不局部動, 不多動, 不妄動, 不冒失動, 或不動, 凡是無原則的快慢不勻的動, 都要及時加以糾正。

——李雅軒

我們今天討論的是有關太極拳的穩, 這個太極拳所特指的“穩”是要在行拳的過程中來表現的。 這樣的狀態還可以用其他的詞彙語言來表述嗎?有, 這個字就是“靜”字。楊澄甫先生闡述“太極拳十個要”中的“動中求靜”的“靜”就是這個意思,這個“靜”和“穩”的含義相通的。

練拳時,要穩靜安舒,心神泰然。返聽觀內以審身心之合,這才是練太極拳功夫的態度,否則隨表面看似在練太極拳,實則非太極拳之功夫也。

一切都要在穩靜的基礎上動作,切不可有慌張冒失的現象。雖是靜,但靜中藏動機。雖是動,但動中存靜意。

——李雅軒

由此可見,在穩態中習練太極拳,其意義實在是非常重大的,不僅有助於我們調控重心,消除無用功,提高靈敏的感知能力,直至練得“蚊蟲不能落,寸草不能粘”,而且有助於放鬆肌體,合理鬆弛,練得一身柔軟、百折無骨,氣血運行暢通無阻;有助於腳下的松沉穩固,培養腰腿部堅韌又富有彈性的力量;有助於鍛煉小腹丹田的蓄放,培養出小腹丹田的鼓蕩與折疊收放的能力。

實踐中

練習沉穩需注意

1. “腳下求點不求面”。有的拳友在講到腳下的要求時,主張放鬆踝關節,讓整個腳面都鬆弛地踩在地上。對於這樣的說法,本人並不認同,踝關節固然要松,要使整個腳掌有向下踩踏的感覺。但在腳掌與地面的接觸中,還要能使腳心涵空,使五個腳趾和腳後跟成為接觸點,讓足心部分能夠虛空,這就叫著“腳下求點不求面”。在這裡,還可以展開討論有關足心涵空在太極拳行拳過程中的意念問題。“足心不空、其勢難成”,遇到提腳離地的動作時,務必要用意念將五趾收攏,使足心內凹涵空。否則一旦出現腳踝鬆懈無意無念的狀況時,勢必會導致下盤的鬆散和襠部的疲軟。各位同仁可以在實踐中加以驗證,看看是不是這個道理。

2. “松腰沉胯降重心”。定勢時要格外注意使腰背處的肌肉放鬆,使髖關節處能夠下沉,並儘量使重心降於足下;動形時要穩住重心,移動身形時要呈平弧、下弧狀運行,移動過程中務必放鬆腰部的肌肉,需要時能適時做出胯部開合的動作來。

3. “身形求掛不求吊”。所謂“掛”,指往下的意思,好像有往下拽的感覺。“吊”是往上拉起的意思,有向上提拉的含義。吊掛時的呼吸狀態是“吊吸掛吐”。“求掛不求吊”要求在吸氣時儘量做到“輕、松、緩”,讓氣貼著背慢慢進入,有能將手上的物件提得起粘的住的感覺,要努力克服因胸式呼吸產生的氣急氣促的弊病。吐氣時,則努力使全身皮肉隨之放鬆,氣息下沉,氣入丹田、意念腳跟,多用心體會吐氣時全身放鬆、如衣掛架的意境,以求身上極度靈敏、衣服、皮膚都有分量、以至蠅羽不落的高度敏感境界。

最後對太極拳所要求的“沉穩”作一些歸納。在太極拳的習練過程中首先要能穩住重心,練習的方法是先在定型時多下工夫,從一個定型動作過度到另一個定型動作。儘量減少和消除運動過程中的搖擺、晃動,逐漸過渡到每一個過度點都是沉穩的。在運動的過程中穩住重心,在穩住重心的前提下運動。運動過程中的每一時間段、每一個瞬間都不能忽視、更不能放棄對重心的控制。通俗地講,就是拳架不能散,氣勢不可泄。散拳架不能散,把控重心,把控拳勢,不急不躁,漸次而動,在沉穩中求進、在行進中求穩,體現出太極拳從容大方、雍容大度的神韻。

這個字就是“靜”字。楊澄甫先生闡述“太極拳十個要”中的“動中求靜”的“靜”就是這個意思,這個“靜”和“穩”的含義相通的。

練拳時,要穩靜安舒,心神泰然。返聽觀內以審身心之合,這才是練太極拳功夫的態度,否則隨表面看似在練太極拳,實則非太極拳之功夫也。

一切都要在穩靜的基礎上動作,切不可有慌張冒失的現象。雖是靜,但靜中藏動機。雖是動,但動中存靜意。

——李雅軒

由此可見,在穩態中習練太極拳,其意義實在是非常重大的,不僅有助於我們調控重心,消除無用功,提高靈敏的感知能力,直至練得“蚊蟲不能落,寸草不能粘”,而且有助於放鬆肌體,合理鬆弛,練得一身柔軟、百折無骨,氣血運行暢通無阻;有助於腳下的松沉穩固,培養腰腿部堅韌又富有彈性的力量;有助於鍛煉小腹丹田的蓄放,培養出小腹丹田的鼓蕩與折疊收放的能力。

實踐中

練習沉穩需注意

1. “腳下求點不求面”。有的拳友在講到腳下的要求時,主張放鬆踝關節,讓整個腳面都鬆弛地踩在地上。對於這樣的說法,本人並不認同,踝關節固然要松,要使整個腳掌有向下踩踏的感覺。但在腳掌與地面的接觸中,還要能使腳心涵空,使五個腳趾和腳後跟成為接觸點,讓足心部分能夠虛空,這就叫著“腳下求點不求面”。在這裡,還可以展開討論有關足心涵空在太極拳行拳過程中的意念問題。“足心不空、其勢難成”,遇到提腳離地的動作時,務必要用意念將五趾收攏,使足心內凹涵空。否則一旦出現腳踝鬆懈無意無念的狀況時,勢必會導致下盤的鬆散和襠部的疲軟。各位同仁可以在實踐中加以驗證,看看是不是這個道理。

2. “松腰沉胯降重心”。定勢時要格外注意使腰背處的肌肉放鬆,使髖關節處能夠下沉,並儘量使重心降於足下;動形時要穩住重心,移動身形時要呈平弧、下弧狀運行,移動過程中務必放鬆腰部的肌肉,需要時能適時做出胯部開合的動作來。

3. “身形求掛不求吊”。所謂“掛”,指往下的意思,好像有往下拽的感覺。“吊”是往上拉起的意思,有向上提拉的含義。吊掛時的呼吸狀態是“吊吸掛吐”。“求掛不求吊”要求在吸氣時儘量做到“輕、松、緩”,讓氣貼著背慢慢進入,有能將手上的物件提得起粘的住的感覺,要努力克服因胸式呼吸產生的氣急氣促的弊病。吐氣時,則努力使全身皮肉隨之放鬆,氣息下沉,氣入丹田、意念腳跟,多用心體會吐氣時全身放鬆、如衣掛架的意境,以求身上極度靈敏、衣服、皮膚都有分量、以至蠅羽不落的高度敏感境界。

最後對太極拳所要求的“沉穩”作一些歸納。在太極拳的習練過程中首先要能穩住重心,練習的方法是先在定型時多下工夫,從一個定型動作過度到另一個定型動作。儘量減少和消除運動過程中的搖擺、晃動,逐漸過渡到每一個過度點都是沉穩的。在運動的過程中穩住重心,在穩住重心的前提下運動。運動過程中的每一時間段、每一個瞬間都不能忽視、更不能放棄對重心的控制。通俗地講,就是拳架不能散,氣勢不可泄。散拳架不能散,把控重心,把控拳勢,不急不躁,漸次而動,在沉穩中求進、在行進中求穩,體現出太極拳從容大方、雍容大度的神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