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鋅錳電池微利 新華電池掘金動力市場

作為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後起之秀, 廣西正在加快培養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高工鋰電網從“2017鋰電供應鏈好產品動力電池巡迴”——華南廣西站瞭解情況來看, 目前本區已形成動力電池規模生產能力, 同時也有本地整車廠進入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

其實, 廣西政府早在“十三五”規劃已將新能源汽車專案列入其中, 並出臺《廣西新能源汽車發展行動方案》等系列政策。 廣西壯族自治區工信委副主任侯剛表示:“到2020年, 全區形成新能源整車年生產能力40萬輛, 新能源動力總成年生產能力突破5萬套, 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年產值300億元;新增新能源汽車充電站104座,

新增充電樁26215個。 ”

在此大背景下, 作為廣西自治區鋅錳電池領軍企業, 廣西梧州新華電池股份有限公司成為當地政府重點扶持的轉型對象。 據瞭解, 新華電池是廣西鐵路投資集團、廣西大錳集團直屬國有企業, 在鋅錳電池領域已深耕80年, “新華牌”電池早已是當地的一張知名名片。

據新華電池副總經理兼技術總監陳澤平透露, 鋅錳電池行業由於發展歷史悠久, 競爭激烈, 電池企業已進入“微利時代”。 轉型之路勢在必行。

其實, 早在2015年, 新華電池經鐵投集團、大錳集團批准, 投入5億元建設第一條動力電池及PACK生產線。 這條生產線於2016年7月正式投入生產, 生產速度在12ppm, 產能可達到4.5億瓦時。 今年, 新華電池計畫將產能提升至9億瓦時, 目前正在投建第二條生產線。

由於2016年受騙補調查、電池企業白名單等新能源汽車政策大幅調整影響, 新華電池尚未能大批量導入客戶。 但陳澤平介紹, 公司技術團隊早於2005年就開始研發三元動力電池,

尤其對軟包電池材料體系特性、配方、工藝難點等都非常瞭解。 公司三元和磷酸鐵鋰系單體電芯都已通過天津汽研中心測試, 系統測試還在測試過程中, 預計今年5月初可以拿到報告。

除了技術儲備, 高工鋰電網瞭解到, 鐵投集團、大錳集團豐富的資金、土地等資源, 老牌國企優良的企業文化, 國內外馳名的“新華牌”商標, 充足的流動資金, 這些都成為新華電池積極切入動力電池領域的雄厚基礎和獨特優勢。

近日, 高工鋰電網走進新華電池, 圍繞企業轉型、動力市場佈局及未來規劃、動力電池技術路線、新能源汽車政策等主題與陳澤平進行深度交談, 對話實錄如下:

高工鋰電:2016年新華電池整體發展情況如何?公司在動力電池領域的產能以及規劃產能分別是多少?

陳澤平:今年公司預計完成動力電池4.5億元銷售目標。 根據我們前期送樣情況來看, 問題不大。 公司計畫建設2條為12PPM的生產線, 年產能9億瓦時, 去年已經完成一條生產線的建設, 正在對第二條生產線進行規劃。 目前與崇左市政府簽了200畝地, 規劃建設4條線。 集團公司在新能源動力電池的總體規劃是在2020年前, 分別在梧州、柳州、貴港再完成9條生產線的建設, 形成產能50億瓦時, 並有意在行業內進行一些兼併重組, 使集團形成90億瓦時設想。

高工鋰電:在產能佈局上, 新華電池也在積極進行佈局。 據瞭解, 去年投資5億元在廣西梧州建設的動力電池項目已經竣工。 請問該專案具體生產情況如何?為何會考慮在廣西梧州佈局?該項目在新華電池整體戰略發展中將會扮演怎樣的角色?

陳澤平:目前這條生產線已經能夠批量生產220wh/kg軟包動力電池。 選址前, 其實我們在崇左、賀州、梧州、南寧都考察過。

最終選定梧州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是離珠三角近, 物流方便。 我們所有配套的設備、硬體、電芯材料, 包括PACK材料, 都是從廣東輸送過來;第二是梧州新華作為80年的資深電池廠, 擁有一大批忠誠管理人員和員工, 是梧州一家享有口碑的好企業, 可以較好解決用工問題;第三是“新華牌”是在梧州註冊, 是老品牌。 以後公司在其他地方建設電池基地也會沿用這個品牌, 讓這個品牌發揚光大是國有企業的責任;第四梧州市是國內最早使用純動力電池計程車的城市, 有較好的動力電池試運營的基礎。

新華電池未來規劃是,就近配套廣西本地車廠。預計在南寧、柳州各建2條線,柳州前期以PACK生產線為主,後期也會考慮建電芯生產基地。招商局在貴港新建了一個動力電池產業園,我們也會在該地區建廠。梧州是我們的試驗第一線,也是今後各電池基地人才輸出和培訓基地,前沿規劃中,梧州產能規劃不會很大,總部還是會考慮設在南寧。

高工鋰電:根據各家規劃,今年動力電池產能將會迎來集中釋放。請問您如何看待2017年動力電池市場的發展趨勢?新華電池將如何突顯競爭優勢?

陳澤平:從最新的補貼政策到電池行業規範條件意見稿等國家政策的變化,新能源動力電池已經開始向大規模、高技術含量、低成本方向發展。發展較早、已經有較大規模的企業加快的擴張步伐,總產能已經遠遠大過汽車動力市場的需求,現在電池行業已經進入了資源重整、行業調整階段。

新華電池起步較晚,剛建成生產線就面臨行業洗牌的大環境,壓力較大。但是新華電池作為國有企業之一,是廣西僅有的大容量動力電池生產企業,本區域動力電池需求量巨大,自治區人民政府、鐵投集團、大錳集團都非常支持公司的動力電池專案。並且大錳集團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三元材料生產線,為後期材料保證、降成本打下基礎。

另外,集團已經開始在南寧建立新能源研究院,將在動力電池材料研究、BMS研究和PACK工藝等方面展開研發,為新華電池提供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

高工鋰電:在動力電池技術路線的選擇上,國內正在形成圓柱、軟包、方形三足鼎立的局面,包括LG化學、萬向、多氟多、國能、天勁等企業都採用軟包電池的路線。您如何看待軟包電池作為動力電池所體現的優勢?

陳澤平:動力電池材料體系和技術路線一直都是行業激烈討論的焦點。軟包電池相對於圓柱和方形來說,最大的優勢是安全性能。

國內在圓柱蓋帽和方形電池蓋板上,防爆閥的設計比較弱,當電池出現內部短路或其他BMS不能控制的失控時,內部熱量急劇上升,非常容易導致電池爆炸。軟包電池採用熱封邊工藝,封邊強調一般只能承受2-3Kg的力,超過後封邊會鼓開,壓力外泄,最極限情況是起火燃燒,但不會造成爆炸。

其次,軟包電池一般比較薄,表面積比較大,電池散熱性能好,圓柱電池採用的是捲繞工藝,並且單體容量小,極耳小,組裝複雜,捲繞電池中心的熱量較難匯出,方形鋁殼電池一般都比較厚,容量大,中間層的熱量也難以匯出。

高工鋰電:剛才提到不少電池企業選擇軟包路線,這其實為鋁塑膜提供一個巨大的需求市場。請問貴公司目前動力電池使用的鋁塑膜是進口還是國外產品?目前鋁塑膜市場價位處於什麼水準?請您從電池企業角度談談,國產鋁塑膜與進口鋁塑膜的差距在哪?

陳澤平:這幾年電池材料國產化非常明顯,現在我們的主要材料只有鋁塑膜是採用進口的。鋁塑膜價格波動不是很大,一般都在30元/平米左右,主要是韓國和日本壟斷。目前國內也有幾家廠商在生產鋁塑膜,但在關鍵的技術環節和國外還是有很大差距。如衝壓深度、耐電解液性能、分層問題等。

高工鋰電:今年對電池企業是難熬的一年。面對上下游的雙重擠壓,提高自動化生產效率成為降成本的必選項。請問貴公司自動化程度如何?採用設備主要是進口還是國產?

陳澤平:新華電池正因為起步較晚,在設備選型上正好導入當時行業內國產最好設備。我們現在從極片成型到疊片、焊接、封裝已經實現全自動連線生產,自動投料系統、注液、化成、抽真空封裝等工序實現工序自動化生產。

這幾年國產設備進步非常大,已經實現很多自動化、智慧化生產。在生產過程中,我們還配置面密度測試儀、CCD極片檢測、CCD定位疊片、線上Hi-Pot測試、自動稱重、短路測試等線上監控設備,保證生產過程品質。

高工鋰電:四部委《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中提出“到2020年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超過300瓦時/公斤,系統比能量力爭達到260瓦時/公斤”,新華電池如何看待這一目標?在新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佈局上,新華電池有哪些技術儲備和進展?

陳澤平:動力電池技術突破肯定是發展的方向,目前行業平均水準距離這一目標還有差距。新華電池目前主要走三元體系工藝路線,在能量密度方面比磷酸鐵鋰有優勢。我們現在可以量產220Wh/kg單體電芯。根據公司技術路線圖,計畫在今年突破250Wh/kg,後面2年達到300Wh/kg的目標。

高工鋰電:自去年年底補貼政策調整及重審推薦目錄以來,電池企業都在忙於提升能量密度和過強檢。請問新華目前電池強檢情況如何?如此大的政策波動對你們來說,最大的痛感是什麼?新華電池如何應對這種政策的密集調整呢?

陳澤平:目前我們單體電池三元和磷酸鐵鋰體系都已經通過天津汽研中心測試,系統測試目前正在測試過程中,預計5月初可以拿到報告。

對於我們來說,政策的變化一是增加電池企業巨大的測試費用,造成成本上升;二是漫長的測試週期,造成市場開拓緩慢;三是政策的不確定性依然是企業的最大痛楚。針對於此,新華電池會積極應對,積極通過國家要求的所有測試,滿足政策要求,並和車廠先建立技術聯繫,做前期技術對接、樣板測試工作,加速市場導入。

有較好的動力電池試運營的基礎。

新華電池未來規劃是,就近配套廣西本地車廠。預計在南寧、柳州各建2條線,柳州前期以PACK生產線為主,後期也會考慮建電芯生產基地。招商局在貴港新建了一個動力電池產業園,我們也會在該地區建廠。梧州是我們的試驗第一線,也是今後各電池基地人才輸出和培訓基地,前沿規劃中,梧州產能規劃不會很大,總部還是會考慮設在南寧。

高工鋰電:根據各家規劃,今年動力電池產能將會迎來集中釋放。請問您如何看待2017年動力電池市場的發展趨勢?新華電池將如何突顯競爭優勢?

陳澤平:從最新的補貼政策到電池行業規範條件意見稿等國家政策的變化,新能源動力電池已經開始向大規模、高技術含量、低成本方向發展。發展較早、已經有較大規模的企業加快的擴張步伐,總產能已經遠遠大過汽車動力市場的需求,現在電池行業已經進入了資源重整、行業調整階段。

新華電池起步較晚,剛建成生產線就面臨行業洗牌的大環境,壓力較大。但是新華電池作為國有企業之一,是廣西僅有的大容量動力電池生產企業,本區域動力電池需求量巨大,自治區人民政府、鐵投集團、大錳集團都非常支持公司的動力電池專案。並且大錳集團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三元材料生產線,為後期材料保證、降成本打下基礎。

另外,集團已經開始在南寧建立新能源研究院,將在動力電池材料研究、BMS研究和PACK工藝等方面展開研發,為新華電池提供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

高工鋰電:在動力電池技術路線的選擇上,國內正在形成圓柱、軟包、方形三足鼎立的局面,包括LG化學、萬向、多氟多、國能、天勁等企業都採用軟包電池的路線。您如何看待軟包電池作為動力電池所體現的優勢?

陳澤平:動力電池材料體系和技術路線一直都是行業激烈討論的焦點。軟包電池相對於圓柱和方形來說,最大的優勢是安全性能。

國內在圓柱蓋帽和方形電池蓋板上,防爆閥的設計比較弱,當電池出現內部短路或其他BMS不能控制的失控時,內部熱量急劇上升,非常容易導致電池爆炸。軟包電池採用熱封邊工藝,封邊強調一般只能承受2-3Kg的力,超過後封邊會鼓開,壓力外泄,最極限情況是起火燃燒,但不會造成爆炸。

其次,軟包電池一般比較薄,表面積比較大,電池散熱性能好,圓柱電池採用的是捲繞工藝,並且單體容量小,極耳小,組裝複雜,捲繞電池中心的熱量較難匯出,方形鋁殼電池一般都比較厚,容量大,中間層的熱量也難以匯出。

高工鋰電:剛才提到不少電池企業選擇軟包路線,這其實為鋁塑膜提供一個巨大的需求市場。請問貴公司目前動力電池使用的鋁塑膜是進口還是國外產品?目前鋁塑膜市場價位處於什麼水準?請您從電池企業角度談談,國產鋁塑膜與進口鋁塑膜的差距在哪?

陳澤平:這幾年電池材料國產化非常明顯,現在我們的主要材料只有鋁塑膜是採用進口的。鋁塑膜價格波動不是很大,一般都在30元/平米左右,主要是韓國和日本壟斷。目前國內也有幾家廠商在生產鋁塑膜,但在關鍵的技術環節和國外還是有很大差距。如衝壓深度、耐電解液性能、分層問題等。

高工鋰電:今年對電池企業是難熬的一年。面對上下游的雙重擠壓,提高自動化生產效率成為降成本的必選項。請問貴公司自動化程度如何?採用設備主要是進口還是國產?

陳澤平:新華電池正因為起步較晚,在設備選型上正好導入當時行業內國產最好設備。我們現在從極片成型到疊片、焊接、封裝已經實現全自動連線生產,自動投料系統、注液、化成、抽真空封裝等工序實現工序自動化生產。

這幾年國產設備進步非常大,已經實現很多自動化、智慧化生產。在生產過程中,我們還配置面密度測試儀、CCD極片檢測、CCD定位疊片、線上Hi-Pot測試、自動稱重、短路測試等線上監控設備,保證生產過程品質。

高工鋰電:四部委《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中提出“到2020年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超過300瓦時/公斤,系統比能量力爭達到260瓦時/公斤”,新華電池如何看待這一目標?在新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佈局上,新華電池有哪些技術儲備和進展?

陳澤平:動力電池技術突破肯定是發展的方向,目前行業平均水準距離這一目標還有差距。新華電池目前主要走三元體系工藝路線,在能量密度方面比磷酸鐵鋰有優勢。我們現在可以量產220Wh/kg單體電芯。根據公司技術路線圖,計畫在今年突破250Wh/kg,後面2年達到300Wh/kg的目標。

高工鋰電:自去年年底補貼政策調整及重審推薦目錄以來,電池企業都在忙於提升能量密度和過強檢。請問新華目前電池強檢情況如何?如此大的政策波動對你們來說,最大的痛感是什麼?新華電池如何應對這種政策的密集調整呢?

陳澤平:目前我們單體電池三元和磷酸鐵鋰體系都已經通過天津汽研中心測試,系統測試目前正在測試過程中,預計5月初可以拿到報告。

對於我們來說,政策的變化一是增加電池企業巨大的測試費用,造成成本上升;二是漫長的測試週期,造成市場開拓緩慢;三是政策的不確定性依然是企業的最大痛楚。針對於此,新華電池會積極應對,積極通過國家要求的所有測試,滿足政策要求,並和車廠先建立技術聯繫,做前期技術對接、樣板測試工作,加速市場導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