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期限利差與信用利差回歸常態 資管新規實現金融業態重塑

金融監管本身是制度, 金融創新帶來了挑戰, 也使得金融制度發生改變, 有些制度可以維持很長一段時間, 但並不適用於金融監管制度。 隨著金融市場的變化, 所對應的金融監管制度需要不斷進行更新反覆運算, 而資管新規的落地將重塑整個金融業態, 這也將成為金融強監管進程中的里程碑。

對於未來資管新規會如何影響債市, 業內人士也提到, 債券中的期限利差與信用利差均回歸常態, 流動性管理訴求上升, 資管新規公佈後, 理財也會用類貨幣進行試水。 以資金池為特徵的銀行理財和券商資管模式在過去一年時間內並沒有得到落實, 正規投資于短期限高等級債券的貨幣基金模式呈一枝獨秀。

2015年以前, 中國公募債構成實質違約達25例, 違約公募債發行人的存量債餘額約占我國信用債規模的0.3%, 違約原因主要是行業低迷、政策變化、控制權變更、控制人問題等。

當前, 中國債券市場違約信用風險特徵是違約企業性質的變化, 從民企擴大到了央企, 違約企業從傳統的鋼鐵、煤炭等行業, 也擴大到其他更多領域, 債券性質則由私募債擴大到了公募債。

隨著資管新規的出臺, 期限利差與信用利差也將會在新規的作用下回歸常態, 在金融強監管下, 債市得以正常化發展。 未來, 資管新規也將進一步促進金融行業發展, 實現金融行業重塑。

更多金融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民富集團頭條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