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生不喝黃片,熟不喝茶頭!這句話你瞭解多少?

有人說:“生不喝黃片, 熟不喝茶頭!”借著今天郭老師也泡黃片的熱度, 水一貼, 順便想為黃片茶頭申個冤。

從有記憶就在喝茶的我,

從來沒聽過黃片不能喝這種謬論。

到底為何說生不喝黃片呢?首先我們先瞭解什麼是黃片——所謂黃片其實也屬於鮮葉, 屬於採摘時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之外的第三葉或第四葉;因揉撚時卷不起來, 不成型, 條索鬆散影響美觀而在後期被挑選出來的葉片。

建國初期茶葉還很廉價的時候, 挑出來的黃片基本都當廢品處理了, 而誰會棄本就廉價的嫩葉而擇當垃圾倒掉的廢品?關於氟, 粗老葉片是氟的主要積累部位, 葉及梗越老, 含氟就越高, 黃片作為採摘時的三葉及四葉, 很顯然黃片並非嚴格意義上的粗老葉片, 三葉都不能喝, 二葉還能喝嗎?很多人混淆了概念, 加之生不喝黃片的說法, 以訛傳訛, 便給黃片扣了頂大歪帽, 事實上由於黃片咖啡鹼及茶多酚含量比嫩葉低, 對胃的刺激性反而更小, 含糖量的增加也讓茶湯更為甜滑。

再言茶頭——茶頭是渥堆發酵過程中, 處於最下層、茶膠含量往往最高、翻堆不容易翻到而自然形成的。 在發酵潑水過程中, 灰塵和各種雜質會隨著水往下浸, 所以最底部的這些茶頭也就成了發酵堆裡的糟粕, 一個字:髒!

在過去, 黃片與茶頭都是屬於扔掉的垃圾, 故而有了生不喝黃片, 熟不喝茶頭的說法。

茶頭因為膠質含量高, 口感柔順, 一度也被大肆炒作, 個人認為, 衛生條件達標的情況, 茶頭更醇厚的口感, 也是不錯的選擇。 對於近年瘋炒的茶化石, 不瞭解, 不作評論。

因為自己存了不少黃片, 當看到好多人擠兌黃片, 真怕有啥傷身體的超標元素, 故而查閱了很多資料而得以上結論。 發出來跟大家分享下, 不足、不對之處請多指教, 互相學習。 祝水貼愉快, 謝謝大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