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人心不足蛇吞象”到底講的是什麼故事呢?

由於加了“人心不足”四個字, 所以“蛇吞象”就變成了癡心妄想、不自量力的意思!

其實關於蛇吞象可以有兩層意思:

一層是字面意思, 這個典故是出自《山海經·海內南經》:

“巴蛇食象, 三歲而出其骨。 ”

還有一句是出自戰國楚·屈原《天問》:

“一蛇吞象, 厥大何如?”

這兩個典故的含義其實是相反的, 《山海經》中的蛇, 叫巴蛇, 身長有800尺, 它是可以吞的下大象的, 但是大象的骨頭要三年後才能吐出來……

《天問》中的蛇屯象, 就成了不自量力的意思, 一條蛇再大, 怎麼可能吞的下大象呢?

當然, 還有第三個延伸的意思, 這就是一個傳說了:

這個“象”其實指的是一個人, 你可以理解成這個人的名字叫“象”, 也可以理解成這個“象”字寫錯了, 應該是“相”, 宰相的意思, 故事是這樣的:

一個叫“象”的人, 某天去采藥, 發現了一條受傷的蛇, 他本來也是一個醫生, 於是就幫蛇療傷, 把它帶回了家……

這條蛇呢,

其實並不是凡蛇, 而是龍蛇, 後來傷養好了以後, 蛇也吃的越來越大, 於是“象”就帶著蛇到發現它的地方, 把它放生了, 並且商量好, 跺腳三聲當作暗號聯繫。

後來“象”也去找過這條蛇幾次, 關係不錯。

再後來, “象”某天去城裡賣藥, 看到了一張惶榜, 說的是公主生病了, 求治療, 必須蛇肝才能救命, 這個“象”想了想, 就去找蛇了, 蛇答應給他一點肝!

於是“象”就割了一塊蛇肝高高興興的給公主治病去了, 治好了病, 皇上也大悅, 封了他為大官!

結果沒多久, 皇帝的寵妃又病了, 還是同樣的病, 皇帝跟“象”說, 如果你能再次治好寵妃的病, 就升你為“宰相”!

“象”想了想, 就又去找蛇了, 蛇再次答應了他的請求, 結果他在蛇的肚子裡狠狠的割下了一大塊蛇肝, 把這條蛇活活的疼死了, 而這個“象”也就沒能再出來, 隨從救出來時, 他已經死了……

所以, 這就是整個“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 這個“象”即是人名, 又是代指“宰相”, 表明人心的貪婪!

這句話放到現在的意思更廣了:

諷刺人的貪婪, 比如你的公司只能接下小工程, 你偏偏利用各種關係接了大工程, 最後爛尾了……

就跟得寸進尺的意思是一樣一樣的……

我叫楊角風, 更多精彩請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