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順風耳千里眼王諍的簡歷 王諍的子女有什麼成就

王諍 簡歷

王諍是我國老一輩革命家, 他沒有持槍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奮勇殺敵, 但他在革命事業的無線電通信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成為我國人民軍隊無線電技術的的重要奠基人。 王諍簡歷中與一般的革命先烈並不相同, 沒有了血場拼殺的驚心動魄, 但在無線電的技術較量中讓人看得拍案叫絕。

王諍舊照

看過王諍簡歷的人都知道, 王諍的原名叫吳人鑒, 出生於一九零九年江蘇的一個小農村裡, 一九二八年, 十九歲的王諍考入黃埔軍校進修無線電專業。 第一次反圍剿中被共產黨俘虜, 後來加入工農紅軍, 改命王諍, 不再使用吳人鑒這個名字。 隨後王諍參加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和第五次反圍剿戰爭, 在反圍剿中截獲敵人的電報, 幫助紅軍走出包圍, 並跟隨紅軍開始了二萬五千里長征。 王諍在無線電上的突出成就直接影響了戰鬥的勝敗。

在抗日戰爭中王諍的帶領眾人研究日軍所用電報密碼, 最後成功破獲, 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如此的屢建奇功使得王諍在無線電事業成為當仁不讓的領導人。

王諍的子女

王諍原名吳人鑒, 他是我國無線電通訊事業的創建者, 也是新中國電子工業的先驅。 王諍有如此之高的成就, 那麼王諍的子女又有什麼突出的地方呢?

王諍將軍舊照

王蘇民是王諍的長子, 畢業于清華大學的無線電子系, 精通雷達專業。 身為王諍的子女, 王蘇民繼承了王諍的衣缽, 從學校畢業後, 利用學習的無線電專業為我國做出了突出貢獻。

王蘇民講述自己的父親王諍自1928年離開家鄉後, 到去世那天都沒有回過洛陽老家的村莊, 由此可以想像到, 王諍老先生光鮮的背後那一段曲折而令人落淚的一面。 在王蘇民的印象中, 家鄉的概念既模糊又清晰。 王蘇民將軍很少回到家鄉, 一心投身于無線電雷達事業, 一生的拼搏創下了無數輝煌, 王蘇民歷任總參某部副部長、中央警衛局副局長、解放軍防化指揮工程學院副院長等職位;被授予少將軍銜,

無愧於王諍的子女身份。

有一次在記者採訪之前, 雙方約定好採訪地點, 時間快要到了, 記者到門口迎接;在下樓的時後, 發現了一位老人, 身材敦實、衣著樸素, 打眼看去跟普通的退休老人並無區別, 所以記者並未認出來, 在幾乎擦肩而過的同時, 記者手中響起了來自那位元退休老人的電話, 誰也沒想到這位平凡的退休老人竟然就是王蘇民, 曾歷任中央警衛局副局長、解放軍防化指揮工程學院副院長的王蘇民少將。

王諍故居

王諍, 我國無線電通訊事業的創始人, 也是新中國成立後電子工業的重要奠基人領導人。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出生於一九零九年的王諍參與了革命事業中的諸多大事, 如第二、三、四、五次的反圍剿, 紅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 這其中王諍的無線電技術發揮了重大作用。 因此王諍也被稱為軍隊的順風耳千里眼, 一九七八年王諍在北京逝世。 王諍故居也因此長久時失修, 房屋老化。 2008年人們對王諍故居進行原地翻修, 並建立王諍紀念館以此緬懷王諍。

王諍故居

王諍故居坐落在江蘇常州的武進區洛陽鎮,王諍故居是其祖父在清末置辦的房產。重新翻修後,王諍故居基本還原了固有的建築格局。就連木漆顏色,日常的工具,王諍幼年時使用的桌椅等都保持原有的風貌。並于同年,王諍故居被列為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說起王諍故居,就不得不說一下王諍的生平事蹟,抗日戰爭期間王諍數次破獲日軍電報密碼,屢立奇功,幫助我國人民軍隊在戰場上掌握了主動權,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同時也在提醒我國關注無線電事業的重要性。一九四零年,王諍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無線電廣播站,及時發佈消息,讓廣大民眾第一時間接聽到舉國振奮的消息。

雖然王諍老前輩在一九七八年就去世了,但王諍故居還在,我國的無線電事業還在,英雄永遠活在廣大人民的心中。

王諍故居

王諍故居坐落在江蘇常州的武進區洛陽鎮,王諍故居是其祖父在清末置辦的房產。重新翻修後,王諍故居基本還原了固有的建築格局。就連木漆顏色,日常的工具,王諍幼年時使用的桌椅等都保持原有的風貌。並于同年,王諍故居被列為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說起王諍故居,就不得不說一下王諍的生平事蹟,抗日戰爭期間王諍數次破獲日軍電報密碼,屢立奇功,幫助我國人民軍隊在戰場上掌握了主動權,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同時也在提醒我國關注無線電事業的重要性。一九四零年,王諍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無線電廣播站,及時發佈消息,讓廣大民眾第一時間接聽到舉國振奮的消息。

雖然王諍老前輩在一九七八年就去世了,但王諍故居還在,我國的無線電事業還在,英雄永遠活在廣大人民的心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