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秀山苗寨刺繡名揚天下

穿在身上的史書, 苗嶺山寨的風采, 秀山苗寨刺繡名揚天下

——政協委員重視苗繡技藝開發放異彩

今年4月在重慶巾幗園舉行的“重慶市‘指尖話語’秀山專場手工作品展”活動中, 老區脫貧巾幗標兵、“三•八”紅旗手苗族姑娘楊秀燕大顯身手, 用靈巧的雙手, 巧奪天工, 現場演示牡丹花雙面異繡和雙面雙色繡, 讓重慶市民嘖嘖讚歎。

曾經瀕臨失傳的革命老區非遺項目, 在重慶市、縣政協、婦聯的關注支持下, 如今重新煥發勃勃生機。

秀山“苗繡”: 藏在深閨無人識

秀山“苗繡”, 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 用心、腦、智慧, 用金絲銀線編織而成的服裝、服飾、床上用品等,

不可多得的工藝美術品。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苗家特有手工刺繡。 一直藏在深閨無人識, 以手工編織服飾和裙兜為主。

秀山民族村, 是重慶市唯一具有苗族語言文化、本民族風俗習慣、服裝服飾、兒童雙語教學苗族村寨。

寨裡民風純樸、風光旖旎。 這裡的苗家姑娘手工刺繡堪稱一絕, 家家都有苗族服裝、服飾、床上用品等刺繡用品, 尤其是思蘭卡普(注:苗家刺繡花鋪蓋), 更是苗家姑娘出嫁的隨嫁珍品。

苗族同胞創造了不同樣式、風格的服飾。 有便裝與盛裝之分,

平日著便裝, 節日或姑娘出嫁時著盛裝。 服裝和頭飾, 工藝複雜, 做工精細;題材豐富、固定, 有飛龍、飛鳥、魚蝦、銅鼓、花卉、蝴蝶、反映苗族歷史的畫面;技法有平繡、挑花、鎖繡、貼布繡、堆繡、打籽繡、破線繡、辮繡、纏繡、馬尾繡、錫繡、蠶絲繡、釘線繡、縐繡等;針法有:鎖繡有雙針鎖和單針鎖;破線繡有破粗線和破細線;手法:平繡、給練、辯繡、纏繡、破線繡、鎖繡、絞繡、馬尾繡等多種。

繡娘們憑著對大自然觀察感受, 信手繡出;有的在布面上畫好圖案再繡;有的用剪紙粘貼再刺繡。 刺繡紋樣有誇張得體、風格獨特的飛禽走獸、花鳥魚蟲等。 其中以龍、魚、蝴蝶、蜈蚣、蝙蝠等居多。

苗族刺繡不同於湘繡、蜀繡、蘇繡, 它是以其濃郁的民族風味、構圖美觀和誇張、造型獨特和豐富色彩而聞名於世。 在秀山苗族山寨, 姑娘未出嫁前, 要親手繡一套嫁妝。 一般要用3~5年的時間, 每一件繡品的完成, 都滲透著姑娘的心血, 也博得人們的幾多贊許、愛慕和追求。

秀山苗族地區有一傳說:“眾人以為苗繡圖案裡的靈物,活過來了,連忙跪拜,呼喊著顯靈了!”這是因為苗繡手工藝術精湛,活靈活現把靈物繡上布,讓人誤認為是鮮活的。

苗族的歷史、文化、宗教、藝術與情感等等,多年來都通過苗族婦女的智慧、靈巧的雙手,“刻”印在各種不同的服飾上,子子孫孫就通過刺繡,傳承祖先遺留下來的歷史文化及刺繡技藝。苗族刺繡當屬最豐富、最原始、最富內涵、最能再現苗族歷史、文化、宗教、藝術、情感及審美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有型載體。

政協委員:關注非遺展新顏

多年來,民族村手工刺繡雖然美麗動人,深受人們喜愛,但是一直是鬆散結構,自生自滅,有的手藝甚至後繼乏人。

重慶市政協以及秀山縣政協、婦聯,把民族村作為重點幫扶村,支持“苗繡”發展。2010年以來,重慶市政協多次對該村民族、經濟、文化、旅遊等方面發展,給予傾斜投入;2010年5月,原市政協主席邢元敏,率市政協經濟、科技顧問團、市級部門負責人、企業家,赴民族村,針對基礎設施差,傳統農業不足,協調捐款、捐物200萬元,用於公路硬化、人畜飲水、發展“苗繡”。

2012年10月,市政協副主席孫甚林率市政協民宗委等單位,開展“兩項實踐活動”,到民族村調研手工刺繡,助推發展。組織村裡阿爸阿媽、姑娘後生,到主城解放碑、朝天門、紅岩村、磁器口等地參觀遊覽,感受大都市文化氛圍。

多年來,秀山縣政協主席周傳明、副主席張亞萍、陳慧、楊波以及縣婦聯黨組書記、主席、政協委員宋利紅,十分關注民族村刺繡工藝發展,經常組織委員現場調研苗繡開發;在多種場合呼籲:要發揚光大民族工藝,重視苗繡發展創新。

他們協助民族村建立合作社,按照機構、人員、經費、場地、制度、工作“六到位”的標準,建立了“一站式”服務制度;產、供、銷服務“一條龍”機制;聘請獲全國刺繡金獎的湖南“繡娘”吳金榮,為合作社的“繡娘”傳授刺繡技藝。現場培訓刺繡設計、生產、銷售及與其配套的電腦印花、花線、木工工藝等技術。架起資訊溝通的橋樑,以刺繡產業為品牌,提升民族村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實現夢想:苗嶺飛出金鳳凰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我們要攜起手來帶著我們的技藝,帶著我們的夢想,扎實苦幹,開拓創新。”秀山民族村苗族姑娘楊秀燕說。

在政協委員、婦聯的關注支持下,繡娘們不懈努力,金珠苗繡工業品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利用“一館兩基地”平臺,大力開展創業技能培訓。

到今年4月,已有繡娘100余人;培訓貧困婦女500余人;帶動300多戶貧困戶增收。

重慶市非遺傳承人、金珠苗繡繼承人楊秀燕說:“我從6歲起就跟母親學苗繡,擅長雙面異繡和雙面雙色繡。苗繡的美不可言喻,把生活中所見所感,生動描繡在畫布上,很逼真、傳神。”她對苗繡圍巾、旗袍、工藝品等愛不釋手。

據悉:目前,金珠苗繡工業品合作社,主要產品有旗袍、手包、屏風等50多種,產品遠銷韓國、英國、尼泊爾等國家。其代表作品《臥虎》香港拍賣148萬元成交;《牛角國衣》在英國禮服展覽會以3600英鎊出售;《牛春圖系列》收藏於北京中國科學院。金珠苗繡合作社基地,被授予“重慶市巾幗家庭農場示範點”;苗族姑娘楊秀燕,榮獲2017年度“中國老區脫貧巾幗標兵”、“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秀山苗族地區有一傳說:“眾人以為苗繡圖案裡的靈物,活過來了,連忙跪拜,呼喊著顯靈了!”這是因為苗繡手工藝術精湛,活靈活現把靈物繡上布,讓人誤認為是鮮活的。

苗族的歷史、文化、宗教、藝術與情感等等,多年來都通過苗族婦女的智慧、靈巧的雙手,“刻”印在各種不同的服飾上,子子孫孫就通過刺繡,傳承祖先遺留下來的歷史文化及刺繡技藝。苗族刺繡當屬最豐富、最原始、最富內涵、最能再現苗族歷史、文化、宗教、藝術、情感及審美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有型載體。

政協委員:關注非遺展新顏

多年來,民族村手工刺繡雖然美麗動人,深受人們喜愛,但是一直是鬆散結構,自生自滅,有的手藝甚至後繼乏人。

重慶市政協以及秀山縣政協、婦聯,把民族村作為重點幫扶村,支持“苗繡”發展。2010年以來,重慶市政協多次對該村民族、經濟、文化、旅遊等方面發展,給予傾斜投入;2010年5月,原市政協主席邢元敏,率市政協經濟、科技顧問團、市級部門負責人、企業家,赴民族村,針對基礎設施差,傳統農業不足,協調捐款、捐物200萬元,用於公路硬化、人畜飲水、發展“苗繡”。

2012年10月,市政協副主席孫甚林率市政協民宗委等單位,開展“兩項實踐活動”,到民族村調研手工刺繡,助推發展。組織村裡阿爸阿媽、姑娘後生,到主城解放碑、朝天門、紅岩村、磁器口等地參觀遊覽,感受大都市文化氛圍。

多年來,秀山縣政協主席周傳明、副主席張亞萍、陳慧、楊波以及縣婦聯黨組書記、主席、政協委員宋利紅,十分關注民族村刺繡工藝發展,經常組織委員現場調研苗繡開發;在多種場合呼籲:要發揚光大民族工藝,重視苗繡發展創新。

他們協助民族村建立合作社,按照機構、人員、經費、場地、制度、工作“六到位”的標準,建立了“一站式”服務制度;產、供、銷服務“一條龍”機制;聘請獲全國刺繡金獎的湖南“繡娘”吳金榮,為合作社的“繡娘”傳授刺繡技藝。現場培訓刺繡設計、生產、銷售及與其配套的電腦印花、花線、木工工藝等技術。架起資訊溝通的橋樑,以刺繡產業為品牌,提升民族村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實現夢想:苗嶺飛出金鳳凰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我們要攜起手來帶著我們的技藝,帶著我們的夢想,扎實苦幹,開拓創新。”秀山民族村苗族姑娘楊秀燕說。

在政協委員、婦聯的關注支持下,繡娘們不懈努力,金珠苗繡工業品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利用“一館兩基地”平臺,大力開展創業技能培訓。

到今年4月,已有繡娘100余人;培訓貧困婦女500余人;帶動300多戶貧困戶增收。

重慶市非遺傳承人、金珠苗繡繼承人楊秀燕說:“我從6歲起就跟母親學苗繡,擅長雙面異繡和雙面雙色繡。苗繡的美不可言喻,把生活中所見所感,生動描繡在畫布上,很逼真、傳神。”她對苗繡圍巾、旗袍、工藝品等愛不釋手。

據悉:目前,金珠苗繡工業品合作社,主要產品有旗袍、手包、屏風等50多種,產品遠銷韓國、英國、尼泊爾等國家。其代表作品《臥虎》香港拍賣148萬元成交;《牛角國衣》在英國禮服展覽會以3600英鎊出售;《牛春圖系列》收藏於北京中國科學院。金珠苗繡合作社基地,被授予“重慶市巾幗家庭農場示範點”;苗族姑娘楊秀燕,榮獲2017年度“中國老區脫貧巾幗標兵”、“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