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去年廈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6% 新增就業18.64萬人

市統計局副局長彭勇解讀2017年廈門經濟運行情況

去年廈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6%

黃勁超 圖

海西晨報訊(記者 莊雅君)去年, 廈門社會經濟發展如何?老百姓的收入如何?昨日,

市統計局副局長彭勇做客廈門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線上訪談, 為市民解讀日前發佈的《廈門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的內容。

廈門經濟穩步向好

2017年, 廈門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51.18億元, 增長7.6%, 增幅比全國平均水準高0.7個百分點。 彭勇表示, 廈門經濟增長步伐穩, 全市經濟呈現穩步向好態勢, 共有12項經濟指標增幅好於2016年。 廈門的就業形勢持續向好, 2017年, 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8.64萬人, 比2016年增加1.62萬人, 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廈門經濟發展的效益更好。 2017年, 全市地方級財政收入696億元, 增長11%, 增幅位居十五個副省級城市第5。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340億元, 增長20.4%;工業利稅總額增長15.4%;規上服務業盈利能力提升,

規上重點服務業在全省九地市中規模和增幅均居首位。

此外, 廈門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更強。 2017年, 全年完成基礎設施投資909.80億元, 增長14.8%, 占全部投資的38.2%;廈門改革的動力更足了, 廈門去年取消47項涉企收費項目, 為企業減負超過250億元。

經濟發展品質較高

廈門經濟總量雖然較小, 但經濟發展品質較高。 彭勇介紹, 在副省級城市中, 廈門的發展還是有優勢的。

一是經濟密度高, 經濟密度即單位面積產出GDP, 是衡量城市經濟產出效率的一個重要指標。 與副省級城市相比, 廈門經濟密度居前。 2017年, 廈門經濟密度在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3位, 為2.56億元/平方公里, 在副省級城市中具有明顯優勢。

二是財政收入品質高。

財稅效益名列前茅, 全市每平方公里地方級一般預算收入0.41億元, 居副省級城市第2位;財政自給率高, 財政自給率即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與預算支出的比值, 2017年, 廈門財政自給率在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4位, 達85.8%。 廈門地方財政“造血能力”較強, 對中央財政轉移性支付的依賴程度較低。

經濟結構調整成效顯著

彭勇介紹, 廈門市經濟結構調整成效還是比較顯著的, 並且產業結構、需求結構等都在不斷優化。

從產業結構看, 服務業已成為全市經濟增長主引擎。 2017年, 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57.7%, 增長7.9%, 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近六成。 從需求結構看, 經濟增長主要由內需拉動。 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3%,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7%, 外貿出口增長5.2%,

內需增幅明顯高於外需, 經濟增長由內需拉動的特徵進一步凸顯。 此外, 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居副省級城市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 廈門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 去年, 廈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萬元, 居副省級城市第6位,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萬元, 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0.97萬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